债主

zhài zhǔ [ zhai zhu]
繁体 債主
注音 ㄓㄞˋ ㄓㄨ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债主 zhàizhǔ

(1) 把钱借给别人收取利息的人;放债的人

creditor

词语解释

  1. 泛指借给别人钱财的人。一般多收取利息。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桓宣武 少家贫,戏大输,债主敦求甚切,思自振之方,莫知所出。”《红楼梦》第五十回:“这会子老祖宗的债主儿已去了,不用躲着了。” 冰心 《分》:“小朋友的父亲却因为除夕自己出去躲债,怕他母亲回去被债主包围,也不叫她离院。”

引证解释

⒈ 泛指借给别人钱财的人。一般多收取利息。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桓宣武少家贫,戏大输,债主敦求甚切,思自振之方,莫知所出。”
《红楼梦》第五十回:“这会子老祖宗的债主儿已去了,不用躲着了。”
冰心《分》:“小朋友的父亲却因为除夕自己出去躲债,怕他母亲回去被债主包围,也不叫她离院。”

债主的国语词典

借钱给他人并收取利息的人。

债主的网络释义

债主 (汉语词汇)

  • 债主是把钱借给别人收取利息的人,也就是放债的人。
  • 债主造句

    他和债主巧遇在途中,欲避不能,真是显亲扬名了。
    知道他的饭馆倒闭后,几个债主也趁火打劫,抬高利息。
    她丈夫终因久病不治,丢下她们母女俩走上了黄泉路。债主趁火打劫,要抓她们去抵债。
    他因经商失败,被债主逼得走投无路。
    一切唯心造,你希望是什么,就是什么了。做好事不容易,阻碍大,要做坏事,你的冤亲债主肯定是巴不得,一路绿灯,所以很多时候认为好的不灵坏的灵,就是这个道理。
    债主天天催逼,愁得他无路可走,只得挖耳当招,去借一笔高利贷来还债。
    债主天天催逼,愁得他无路可走,只得剜肉补疮,去借高利贷来还债。
    穆尔瓦作出的这个给债主和股东分钱的决定,不见得就会扫平石油开采业。
    然而仅仅两年前,吴女士还在疲于应付逼迫她以跳楼价卖掉公司的债主们。
    冤有冤头,债有债主!请其他人先到一边。
    有的人得了一些酒肉朋友、冤家债主,失去了道义之交、有情有义之友;如此得失,也甚感不值。
    遇到“官欠民债”,商户最好的办法就是拿起法律武器,到法院起诉债主,要求偿还债务并赔偿利息。
    去年秋收固然还好,可是地主,债主,正税,杂捐,一层一层地剥削来,早就完了。
    本来出自好心,没想到扶起了一个“债主”,如果肇事司机不自首,还不知最后如何收场,真是好心得不到好报。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愿以此功德,回向弟子历代先祖、冤亲债主,离苦得乐。
    这可怜的文具商被他的债主们捏在了手心。
    冤头债主,你现在就算是杀了他我也不拦你一下,但是这个小女孩,绝对不许!
    希腊这个“杨白劳”对债主的态度变得强硬,不接受审查、不寻求延长救助协议,与重要债权国德国的谈判停滞不前。
    由于他债台高筑,各方债主经常到他家去逼他还债,让他既惊恐又担心,于是他渐渐地变得非常绝望,不知如何是好,最后,他决定采取一个计划。
    “我是你的债主,这天下只有我才有权取你性命,不许让其他人伤你!”“我答应你,除了你,任何人都不能伤到我!”。

    汉字详情

    zhài [zhai]
    部首: 221
    笔画: 10
    五笔: WGMY
    五行:
    仓颉: OQMO
    四角: 252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人,责声。本作“责”,“债”为后起字。本义:欠别人的钱财)

    (2) 同本义

    债,债负也。——《说文新附》

    于是有买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汉书·论贵粟疏》

    (3) 又如:债壳子(负了一身债的穷官);债赖(债权人否认借债给他人);债累(负债;债务);债桩(比喻被债务包围的人);内债(国家向本国公民借的债);外债(国家向外国借的债);公债(国家向公民或向外国借的债);举债(借债);背债(欠债)

    (4) 喻指应兑现的事情或所造成的损失 。如:血债(残杀人民的罪行);几年没写书,对读者欠了一笔债

    动词

    (1) 借贷

    债车受载。——《穆天子传》

    (2) 讨债

    往有商人,贷他半钱,久不得偿,即更往债。——《百喻经》

    (3) 租赁

    债车受载。——《穆天子传》

    英文翻译

    debt, loan, liabilities

    方言集汇

    ◎ 粤语:zaai3
    ◎ 潮州话:zê3

    宋本广韵

    zhǔ [zhu]
    部首: 108
    笔画: 5
    五笔: YG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G
    四角: 00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点燃的火把。下面是木材。“主”是“炷”的本字。小篆字形从上往下依次为:火焰、油盏、灯台、灯座。本义:灯心)

    (2) 同本义 。油灯上用来点火的灯草、纱、线等。后作“炷”

    主,镫中火主也。——《说文》

    (3) 君主 。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书·仲虺之诰》

    今世之主。——《吕氏春秋·察今》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唐· 温庭筠《经五丈原》

    畔主背亲。

    (4) 又

    欲斗两主。

    共事之主。——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主驾(君主的车驾);主道(君主治国之道);主术(君主控制臣下的权术);主胙(帝业);主相(君主和相);主长(君上);主君(对一国之主的称呼);主位(君主的权位)

    (6) 指立国一方的国君。旧史家以正统为帝,偏安为主 。如朱熹《资治通鉴纲目》以蜀为正统,故称“蜀”为“帝”,魏、吴为主

    凡人主必审分。——《吕氏春秋·审分》

    (7) 又如:主君(诸侯互相聘问的主国之君)

    (8) 公主的简称

    主( 平阳公主)见所侍美人,上弗悦。——《史记》

    主家山第接云开,天子春游动地来。——唐· 李峤《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9) 又如:主第(公主的住宅);主国(公主的侯国);主傅(教导公主的女官)

    (10) 主人;东道主

    遂举觞对语,宾主无愧色。——《世说新语·方正》

    主不能守。——《三国志·诸葛亮传》

    (11) 又如:宾主;客随主便;主队;主婆(主人婆);主翁(犹主人);主客(主人与宾客);主党(主人一方的亲族);主父(婢妾、仆役对男主人之称);主人家(主人;特指店主人);主人婆(主人之妻)

    (12) 控制者,支配者,财产或权力的所有者

    场主积薪。——《聊斋志异·促织》

    山塞中只有这个主。先除了此人,小喽另外何足为虑。——《水浒传》

    (13) 又如:企业主;房主;车主

    (14) 长官;首脑,首长

    何时见府主,长跪向之啼。——唐· 元结《贫妇词》

    若乘边守险,足为一方之主。——《世说新语·识鉴》

    (15) 家长;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内有主也。——《太玄》

    (16) 又如:主伯(古代指家长和长子);一家之主

    (17) 事主,指当事人

    凡被举擢官,于诰命署举主姓名,他日不如举状,则连坐之。——《宋史·选举志》

    武大扯住 郓哥道:“还我主来!”——《水浒传》

    (18) 又如:买主;卖主;失主;盟主

    (19) 事物的根本

    天下为主。——清· 黄宗羲《原君》

    (20) 又

    以君为主。

    以刚为主。——《明史》

    不主故常。——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1) 死人的牌位

    上司批准下来,制主入祠,门首建坛。——《儒林外史》

    (22) 上帝

    有人从墓里把主移走了,我们不知道他们把他放在那里!——《圣经》

    (23) 真主 。伊斯兰教教徒对其所信仰的主神的称呼

    (24) 姓

    动词

    (1) 主持;掌管

    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苹蘩。——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有劫贼杀财主,主者捕之。——《世说新语·政事》

    轩辕之时,史有仓颉,主文之职。——《文心雕龙·史传》

    主缚者亦然,不如何欲,缚时既先折筋骨。——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主苹蘩(指妻子主持家政);主闱(科举考试的主试官);主簿(主管文书);主藏(主管库藏财物);主业(主管产业);主章(古代掌管木材的官吏);主书(主管文书的官吏)

    (3) 支持,提倡,主张

    前所主唱。——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 又如:力主(极力主张);主坐(主使的人);主莫(主谋;力求);主画(主意;谋划)

    (5) 寄住在

    或谓孔子于 卫主痈疽,于 齐主侍人瘠环。——《孟子》

    (6) 又如:主人家(旅馆;客店)

    (7) 注重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论语》

    (8) 保持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文选·宋玉·招魂》

    (9) 主持婚约

    主王姬者,必自公门出。——《谷梁传》

    (10) 预示

    齐王问大臣:“铜铁鸣,主何吉凶?——《三国志平话》

    (11) 存心;萌生

    我力斗二将不过,看看输与他。宋江收了军马,不知主何意。——《水浒传》

    形容词

    (1) 主要的 。如:主楼;主量子数;主潮(主要潮流);主客(主要的客人);主故(主顾);主的(主要目标);主因(主要的原因);主回路

    英文翻译

    master, chief owner; host; lord

    方言集汇

    ◎ 粤语:zyu2
    ◎ 客家话:[宝安腔] zu3 [梅县腔] zhu3 [台湾四县腔] zu3 [客英字典] zhu3 [东莞腔] zu3 [海陆丰腔] zhu3 [客语拼音字汇] zu3 [沙头角腔] zu3 [陆丰腔] zhu3
    ◎ 潮州话:zu2(tsú)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之庾上聲合口三等tɕĭucjyox/tj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