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朴

jiǎn pǔ [jian po]
繁体 儉樸
注音 ㄐ一ㄢˇ ㄆㄨˇ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俭朴 jiǎnpǔ

(1) 俭省朴实

既俭朴又大方
be thrifty and simple

词语解释

  1. 亦作“ 俭朴 ”。节俭朴实。

    唐 白居易 《策林一·黄老术》:“夫欲使人情俭朴,时俗清和,莫先於体 黄老 之道也。” 明 张时彻 《明开国诚意伯刘公神道碑铭》:“俗尚俭朴,有 唐 风之遗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恒王置产》:“﹝ 恒王 ﹞幼袭父爵,性严重俭朴。” 茅盾 《幻灭》八:“ 黄医生 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俭朴,耐劳,又正直。”

  2. 见“ 俭朴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俭朴”。节俭朴实。见“俭朴”。

唐白居易《策林一·黄老术》:“夫欲使人情俭朴,时俗清和,莫先於体黄老之道也。”
明张时彻《明开国诚意伯刘公神道碑铭》:“俗尚俭朴,有唐风之遗焉。”
清昭槤《啸亭杂录·恒王置产》:“﹝恒王﹞幼袭父爵,性严重俭朴。”
茅盾《幻灭》八:“黄医生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俭朴,耐劳,又正直。”

俭朴的国语词典

生活起居俭省朴实。

如:「生活俭朴」。

俭朴的网络释义

俭朴

  • 俭朴, : 俭 (俭) jiǎn 节省,不浪费:俭省。俭朴。勤俭。克勤克俭。 : 朴 (朴) pǔ 没有细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饰:朴素。朴实。朴厚。俭朴就指俭省朴实。如:既俭朴又大方。
  • 俭朴造句

    先生一生俭朴,尽管有人讥笑他寒酸,他也毫不理会。
    他虽然身居高位,但一生节俭躬行,生活十分俭朴。
    他把钱捐给希望工程,自己过着俭朴的生活。
    生活富起来的人们往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却忽略了俭朴的传统美德。
    他一贯生活俭朴,居不重席,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敬重。
    我们的生活要俭朴一点。
    他个人生活非常俭朴,能随遇而安,在野外工作,从不计较条件好坏。
    多年来,父亲养成了俭朴的习惯。
    他生活俭朴,布衣蔬食,倒也自在。
    崇敬他们甘于俭朴,仰慕他们博大胸怀。
    中华民族具有勤劳俭朴、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
    老人的生活一直很俭朴。
    李伯伯的生活过得很俭朴。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
    君子以俭德辟难。大意: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
    沟通勿泄密,工作尽心做,育人甘为梯,享受思俭朴。
    生活俭朴,与群众同甘共苦。
    居身务期俭朴,教子要有义方。
    这位老人是位德高望重,勤劳俭朴的人,他对周围的邻居影响很大。
    龙妈一生俭朴,不肯穿金戴银,更不愿养尊处优,成龙送的贵重礼物多成为压箱之物。

    汉字详情

    jiǎn [jian]
    部首: 221
    笔画: 9
    五笔: WWG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OMM
    四角: 28219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人,佥( qiān)声。本义:自我约束,不放纵)

    (2) 同本义

    俭,约也。——《说文》

    君子以俭德避难。——《易·否象传》

    俭德之共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严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恭俭下人。——司马迁《报任安书》

    (3) 又如:俭貌(态度谦逊);俭退(俭约谦让);俭然(自谦的样子)

    (4) 节俭,节省

    俭于财用,节于衣食。——《韩非子·难二》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今先君俭而君侈,令德替矣。——《国语·鲁语上》

    俭素为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以俭为美。

    以俭相诟病。

    由俭入奢易。

    (5) 又如:俭克(勤俭而能克制);俭礼(俭约的礼仪);俭德(俭约的品德);俭戚(俭约而悲伤)

    (6) 贫乏;贫苦

    时岁荒民俭。——《后汉书》

    (7) 又如: 俭贫(贫乏);俭乏(贫乏,生活困难);俭腹(腹中空虚。喻指知识贫乏)

    (8) 歉收

    丰则籴,俭则粜。——房玄龄《晋书》

    荆扬稻收俭薄。——《后汉书·陈忠传》

    (9) 又如:俭年(歉收的年景);俭时(歉收的时日);俭岁(荒年;歉收的年岁)

    (10) 薄;少

    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礼记》

    (11) 又如:俭率(俭薄);俭葬(薄葬);俭薄(犹言微薄)

    (12) 通“险”。险要

    俗险而百姓不一。——《荀子·富国》

    惠而不俭,直而不径。——《大戴礼·曾子立事篇》

    不兴险行以徼幸。——《大戴礼·曾子本孝篇》

    英文翻译

    temperate, frugal, economical

    方言集汇

    ◎ 粤语:gim6

    宋本广韵

    pǔ,pò,pō,piáo [pu,po,piao]
    部首: 420
    笔画: 6
    五笔: SH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Y
    四角: 43900

    详细解释

    piáo

    名词

    (1) 姓(明代有朴素)

    (2) 另见 pō;pò;pǔ

    名词

    (1) (形声。左形,右声。古代二字意义不同。“朴”,本义:树皮。《说文》:“木皮也。” 王褒《洞箫赋》:“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

    (2) 树木的皮,木皮 。如:厚朴

    (3) 榆科,朴属植物的泛称 木名,落叶乔木,高五六丈,叶形椭圆而尖,上部缘边有锯齿,花细小,色淡黄。实为球形小肉果,黄赤色,味甘可食。木材可制器具

    (4) 大木材

    材朴委积兮,莫知余之所有。——《楚辞·屈原·九章》

    (5) 没有晾干的鼠肉

    郑人谓玉未理者璞, 周人谓鼠未腊者朴。——《战国策·秦策三》

    形容词

    (1) 质朴。通“樸”

    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庄子·胠箧》

    (2) 壮大 。如:朴牛(大牛;公牛);朴忠(质朴忠实);朴厚(朴实忠厚);朴茂(朴实优秀)

    (3) 另见 piáo;pō;pǔ

    名词

    (1) (形声。从木,菐声。本义:未加工的木材)

    (2) 同本义

    朴,木素也。——《说文》

    既勤朴斫。——《书·梓材》。马注:“未成器也。”

    朴散则为器。——《老子》

    无刀斧之断者谓之朴。——《论衡·量知》

    (3) 本质;本性

    尚素朴。——张衡《东京赋》。注:“质也。”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

    (4) 货物的成本

    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商君书·垦令》

    动词

    (1) 砍伐整理

    朴桷不斫。——《淮南子·精神》。注:“采也。”

    (2) 又如:朴斫(砍斫,削治)

    (3) 通“扑”。击,打

    举筑朴秦皇帝。——《史记·刺客列传》

    …水衡阎奉朴击卖请。——《史记·酷吏列传》

    形容词

    (1) 淳朴;朴实

    敦兮其若朴。——《老子》

    浇淳散朴。——《汉书·黄霸传》

    民敦而俗朴。——《孔子家语·王言》

    (2) 又如: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质朴(朴实;不矫饰);诚朴(诚恳朴实);俭朴(俭省朴素);朴秀(朴实而秀美);朴质(朴素纯真);朴讷(朴实而口才不好);朴散(本谓纯真之道分离变异。后亦谓淳朴之风消散);朴愚(质朴愚拙);朴鄙(质朴鄙野);朴涩(质朴迟钝);朴辞(质朴而不文饰之辞);朴赡(质朴而丰富);朴木(质朴厚重);朴索(质朴无华);朴野(质朴无华)

    (3) 另见 piáo;pō;pò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simple, unadorned; sincere; surname; a tree

    方言集汇

    ◎ 粤语:piu4 pok3
    ◎ 客家话:[梅县腔] pok7 [宝安腔] pok7 puk7 [客语拼音字汇] pog5 [海陆丰腔] puk7 pok7 [台湾四县腔] puk7 pok7 [客英字典] pok7 [东莞腔] pok7
    ◎ 潮州话:pog4(phok) <姓>piou1(phiou) [饶平、揭阳、潮阳]piao1(phia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四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匹角入聲開口二等phruk/pheokpʰɔk

    俭朴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