俨若

yǎn ruò [ yan ruo]
繁体 儼若
注音 一ㄢˇ ㄖㄨㄛˋ

词语释义

恭敬貌。 宛若,好象。

词语解释

  1. 恭敬貌。语出《礼记·曲礼上》:“毋不敬,儼若思。” 晋 葛洪 《抱朴子·讥惑》:“故儼若冠於《曲礼》,望貌首於五事,出门有见宾之肃,闲居有敬独之戒。” 宋 范仲淹 《君以民为体赋》:“心和则其体儼若,君惠则其民晏如。”

  2. 宛若,好象。

    《西京杂记》卷三:“復铸铜人十二枚,坐皆高三尺,列在一筵上,琴筑笙各有所执,皆缀花采,儼若生人。”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小西天》:“ 石经山 峰峦秀拔,儼若 天竺 ,因谓‘小西天’。” 萧红 《夏夜》:“她依着一株花枝,花枝的影子抹上墙去,那样她俨若睡在荷叶上。”

引证解释

⒈ 恭敬貌。

语出《礼记·曲礼上》:“毋不敬,儼若思。”
晋葛洪《抱朴子·讥惑》:“故儼若冠於《曲礼》,望貌首於五事,出门有见宾之肃,闲居有敬独之戒。”
宋范仲淹《君以民为体赋》:“心和则其体儼若,君惠则其民晏如。”

⒉ 宛若,好象。

《西京杂记》卷三:“復铸铜人十二枚,坐皆高三尺,列在一筵上,琴筑笙各有所执,皆缀花采,儼若生人。”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小西天》:“石经山峰峦秀拔,儼若天竺,因谓‘小西天’。”
萧红《夏夜》:“她依着一株花枝,花枝的影子抹上墙去,那样她俨若睡在荷叶上。”

俨若的网络释义

俨若

  • 一指恭敬貌。语出《礼记·曲礼上》:“毋不敬,俨若思。” 晋 葛洪 《抱朴子·讥惑》:“故俨若冠於《曲礼》,望貌首於五事,出门有见宾之肃,闲居有敬独之戒。” 宋 范仲淹 《君以民为体赋》:“心和则其体俨若,君惠则其民晏如。”二指宛若,好象。《西京杂记》卷三:“复铸铜人十二枚,坐皆高三尺,列在一筵上,琴筑笙各有所执,皆缀花采,俨若生人。”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小西天》:“ 石经山 峰峦秀拔,俨若 天竺 ,因谓‘小西天’。” 萧红 《夏夜》:“她依着一株花枝,花枝的影子抹上墙去,那样她俨若睡在荷叶上。”
  • 汉字详情

    yǎn [yan]
    部首: 221
    笔画: 9
    五笔: WGO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MTH
    四角: 212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人,严声。本义:恭敬;庄重)

    (2) 同本义

    俨,敬也。——《尔雅·释诂》

    俨若思。——《礼记·曲礼》。注:“矜庄貌。”

    望之俨然。——《论语》

    汤禹俨而求合兮。——《离骚》。注:“敬也。”

    仆夫俨其正策兮。——《思元赋》

    俨乎其若思。——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3) 又如:俨束(庄重而不放任);俨重(庄重);俨雅(恭敬庄重);俨格(庄严恭敬);俨俨(庄严貌)

    (4) 美艳

    有美一人,硕大且俨。——《诗·陈风》

    (5) 宛如,十分像

    是那处曾相见?相看俨然。——汤显祖《牡丹亭》

    (6) 又如:俨尔(真切、逼真的样子;宛如)

    动词

    (1) 昂首

    俨,昂头也。——《说文》

    若俨见旒,若俯见冕。——唐· 来鹄《圣政纪颂》

    (2) 整理,使整齐

    惊起俨衣冠,拜舞苍台破。——宋· 王元之《七夕》

    (3) 又如:俨存(很分明地保存、存在)

    英文翻译

    grave, respectful, majestic

    方言集汇

    ◎ 粤语:jim5

    宋本广韵

    部首: 301
    笔画: 11
    五笔: ADKF

    英文翻译

    if, supposing, assuming; simi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