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衿

cù jīn [ cu jin]
注音 ㄘㄨˋ ㄐ一ㄣ

词语释义

紧身的衣襟。

词语解释

  1. 紧身的衣襟。

    南朝 宋 谢灵运 《晚出西射堂》诗:“抚镜华緇鬢,揽带缓促衿。”

引证解释

⒈ 紧身的衣襟。

南朝宋谢灵运《晚出西射堂》诗:“抚镜华緇鬢,揽带缓促衿。”

促衿的网络释义

促衿

  • cù jīn ㄘㄨˋ ㄐㄧㄣ
  • 促衿
  • 紧身的衣襟。 南朝 宋 谢灵运 《晚出西射堂》诗:“抚镜华缁鬓,揽带缓促衿。”
  • 汉字详情

    [cu]
    部首: 221
    笔画: 9
    五笔: WKHY
    五行:
    仓颉: ORYO
    四角: 2628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人,足声。本义:紧迫。又指急促,赶快)

    (2) 同本义

    促,速也。——《广韵》

    促,速也。——《汉书·高帝纪》注

    长来觉日月益促。——唐· 柳宗元《与萧俛书》

    (3) 又如:促柱(急切的絃音);促装(急忙整治行装);促速(急速);促病(急病)

    (4) 小,狭窄 。如:促中(心胸褊狭,气量狭窄);促狭(气量狭窄,性情急躁);促鳞(小鱼)

    (5) 短。时间、距离拉得不长的

    可命促而意长。——晋· 陆机《吊魏武帝文》

    (6) 又如:促节(乐曲快板短促);促死(立刻死去);促生(短促的生命);促促(短短的)

    动词

    (1) 使加快,催

    公屡促之,必如约。——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2) 又如:月色促归人

    (3) 靠近,靠拢

    合樽促席。——晋· 左思《蜀都赋》

    (4) 又如:促席(坐席很挨近);促眉(蹙眉,皱眉);促边(紧靠边沿)

    (5) 缩减 。如:促寿(短命);促轸(调整弦纽)

    英文翻译

    urge, press, hurry; close

    方言集汇

    ◎ 粤语:cuk1
    ◎ 客家话:[梅县腔] cuk7 [海陆丰腔] cuk7 [客英字典] cuk7 [东莞腔] cuk7 [客语拼音字汇] cug5 [宝安腔] cuk7 [台湾四县腔] c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七玉入聲開口三等sĭwokchyuk/civk
    jīn [jin]
    部首: 525
    笔画: 9
    五笔: PUW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LOIN
    四角: 38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衣,今声。本义:古代衣服的交领)

    (2) 同本义

    泣下沾衿。——《汉书·李广苏建传》

    落衿袖间。——《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青衿(青领);衿喉(衣领和咽喉。比喻险要之地);衿褵(衿襘。施衿结褵。古代女子出嫁时,由母亲将佩巾系上女儿领衿的一种礼节)

    (4) 衣下两旁掩裳际处 。如:衿带(衣带。比喻形势险要之地);衿肘(衣襟与袖子);衿袖(衿与袖相连,用以比喻亲密的友谊)

    (5) 胸怀 。如:衿曲(心怀,衷曲);衿抱(怀抱);衿契(情意相投的朋友)

    (6) 专指古代读书人穿的衣服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郑风》。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

    (7) 秀才

    合城绅衿都来吊唁。——《儒林外史》

    动词

    (1) 结上带子,以带束衣

    皆衿甲面缚。——《左传》

    (2) 又如:衿甲(穿着盔甲)

    英文翻译

    collar or lapel of gar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gam1 kam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m1 gim 1 [宝安腔] kim1 gim1 [台湾四县腔] kim1 gim 1 [客英字典] kim1 [客语拼音字汇] gim1 [梅县腔] k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吟侵B平聲開口三等侵Bkĭĕmkim/k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