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壶

zhēn hú [ zhen hu]
繁体 偵壺
注音 ㄓㄣ ㄏㄨˊ

词语释义

谓置壶瓶之器于坑中,于器中侦听敌方动静。

词语解释

  1. 谓置赤瓶之器于坑中,于器中侦听敌方动静。

    《文选·潘岳<马汧督诔>》:“子命穴浚壍,寘壶镭瓶甒以侦之。” 李善 注引《墨子》曰:“若城外穿地来攻者,宜於城内掘井以薄城,幕甖内井,使聪耳者伏罌而听,审知穴处,凿内迎之。”

引证解释

⒈ 谓置赤瓶之器于坑中,于器中侦听敌方动静。

《文选·潘岳<马汧督诔>》:“子命穴浚壍,寘壶镭瓶甒以侦之。”
李善注引《墨子》曰:“若城外穿地来攻者,宜於城内掘井以薄城,幕甖内井,使聪耳者伏罌而听,审知穴处,凿内迎之。”

侦壶的网络释义

侦壶

  • zhēn hú ㄓㄣ ㄏㄨˊ
  • 侦壶(侦壶)
  • 谓置赤瓶之器于坑中,于器中侦听敌方动静。《文选·潘岳<马汧督诔>》:“子命穴浚壍,寘壶镭瓶甒以侦之。” 李善 注引《墨子》曰:“若城外穿地来攻者,宜於城内掘井以薄城,幕甖内井,使聪耳者伏罂而听,审知穴处,凿内迎之。”
  • 汉字详情

    zhēn [zhen]
    部首: 221
    笔画: 8
    五笔: WHM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YBO
    四角: 212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贞声。本义:探伺,暗中察看)

    (2) 同本义

    外令兄弟求其纤过,内使御者侦伺得失。——《字汇》

    (3) 又如:侦知(探知;暗中查明);侦伺(窥探,伺望);侦者(侦探敌情的人)

    (4) 问,卜问。凭借占卜来寻求预言

    《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恒其德侦,妇人吉,夫子凶。”——《礼记》

    (5) 又如:侦问(探问)

    (6) 侦察

    侦谍不敢东窥,驼马不敢南牧。——《文选·沈约·齐故字陆昭王碑文》

    (7) 又如:侦谍(从事侦察的密探);侦巡(侦察巡逻);侦哨(侦察岗);侦候(侦察,侦探)

    名词

    探子;间谍

    生疑为宋人之侦,姑伪应之。——《聊斋志异》

    英文翻译

    spy, reconnoiter; detective

    方言集汇

    ◎ 粤语:zing1

    宋本广韵

    [hu]
    部首: 329
    笔画: 10
    五笔: FPO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GBTC
    四角: 401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壶形。本义:古代盛器)

    (2) 同本义 。深腹,敛口,多为圆形,也有方形、椭圆等形制

    壶,昆吾圆器也。——《说文》

    国子执壶浆。——《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注:“礼器,腹方口圆曰壶,反之曰方壶,有爵饰。”

    八壶设于西序。——《仪礼·聘礼》

    引壶觞。——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箪食壶浆。——《三国志·诸葛亮传》

    一片冰心在玉壶。——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炉上有壶。——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壶瓶(盛酒器);壶滥(又名壶鉴。器皿的名称);壶尊(古代盛酒器);壶芦(指茶壶或酒壶)

    (4) 古代滴水计时的器具

    狄人出壶。——《礼记·丧大记》。注:“漏水之器也。

    (5) 又如:壶漏(古代计时器的一种);壶郎(掌管刻漏计时的官员);壶人(管理刻漏掌报时的人)

    (6) 古代宴饮时投壶的用具

    投壶。壶脰脩七寸,口径二寸半,壶高尺二寸,受豆斗五升,壶腹脩五寸。——《大戴礼记》

    (7) 又如:壶矢(壶与矢为投壶用具,因以称投壶);壶飧(用壶盛水泡饭)

    (8) 通“瓠”。瓠瓜,也叫葫芦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诗·豳风·七月》

    尝抱壶而度水者,抱而蒙火。——《淮南子·说林》

    中流失船,一壶千金。——《鹖冠子·学问》

    (9) 又如:壶庐(瓠、匏、蒲芦等瓜类的总称)

    英文翻译

    jar, pot, jug, vas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wu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