侥滥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贪得无厌不守法度。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四:“且如内侍 蓝訢 、医官 周道隆 、乐官 孟子书 ,俱为平昔侥滥渠魁。”
引证解释
⒈ 贪得无厌不守法度。
引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四:“且如内侍蓝訢 、医官周道隆 、乐官孟子书,俱为平昔侥滥渠魁。”
侥滥的网络释义
侥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jiǎo
形容词
(1) (形声。从人,尧声。(
) 本义: 僬侥( ): 古代传说中的矮人)(2) 贪求不止
不敢复有侥冀。——《资治通鉴》
(3) 又如:侥速(贪求速度);侥滥(贪得无厌不守法度);侥望(对财利的非分奢望)
(4) 引申指希求意外成功或幸免
此以人之国侥倖也。——《庄子·在宥》
(5) 又如:侥天之幸(极其侥幸);侥利(侥幸所得之利);侥会(侥幸遇合)
(6) 侥薄,即浇薄。指民俗浮薄
不修廉隅以侥名当世。——王安石《答龚深父书》
(7) 另见
yáo
(2) ——“僬侥”(
)南方有焦侥人,长三尺,短之极,从人,尧声。——《说文》
从中州以东,四十万里,得僬侥国。——《列子·汤问》
有小人,名曰焦侥之国。几姓,嘉谷是食。——《山海经·大荒南经》
焦侥国在二首东。——《山海经·海外南经》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何妖1(枭)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监声。本义:浮起,浮现)
(2) 同本义
滥,泛也。——《说文》
江出于 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荀子·子道》
滥泉正出。——《尔雅·释水》
滥水之潘为渊。——《列子·黄帝》
(3) 大水漫出,泛滥
大水泛滥郡国十五有余。——《汉书·谷永传》
其水阳焊不耗,阴霖不滥。——《水经注·湿水》
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孟子·滕文公》
(4) 又如:泛滥(江河湖泊的水溢出);滥泉(从地下向上涌出的泉水);滥汜(泛滥,浮沉)
(5) 浸渍,泡在水里
滥车之水。——《管子·地图》
(6) 蔓延;波及 。如:滥炎(蔓延的火);祸滥及平人
因怒而滥刑。——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7) 又如:滥漫(任意,随便);滥杀(胡乱杀戳无罪的人);滥浊(过度混乱);滥用职权;滥冗(过多);滥刑(过量的刑罚;任意判罪或施刑)
(8) 通“欿”。贪欲;卑污
虞公滥于宝于马。——《吕氏春秋》
(9) 又如:滥官(贪官);滥墨(指官吏贪财好贿者);滥溢(胡作非为)
(10) 通“敛”。收聚
至刑不滥。——《淮南子·汜论》
形容词
(1) 过度;超过限度;漫无准则
生穑省用,不滥其度。——《周书·程典》
小人究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2) 虚妄不实
不僭不滥。——《诗·商颂·殷武》
(3) 又如:滥言(虚妄不实的言词);滥词(虚妄不实的话);滥套(指文章中完全抄袭前人,毫无创新之见)
(4) 谦词。才不胜任 。如:滥膺(滥竽充数。谦词);滥膺阃外(滥竽充数受命统兵在外)
(5) 用同“烂”
(6) 破碎,松软。如:滥泥(烂泥,稀泥)
(7) 程度深。如:滥熟(极熟悉、熟练)
副词
任意地;肆意地
不许滥诛骨肉。——《资治通鉴》
名词
假借为“鉴”。浴盆
夫灵公有妻三人,同滥而浴。——《庄子·则阳》
钟鼎壶濫。——《吕氏春秋·节丧》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nam6 [澄海]nang6 [潮州、饶平]lam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