侜佞

zhōu nìng [ zhou ning]
注音 ㄓㄡ ㄋ一ㄥˋ

词语释义

黍神名。

词语解释

  1. 黍神名。

    《太平御览》卷八四二引《春秋佐助期》:“黍神名 侜佞 兰郝 。”

引证解释

⒈ 黍神名。

《太平御览》卷八四二引《春秋佐助期》:“黍神名侜佞兰郝。”

汉字详情

zhōu [zhou]
部首: 221
笔画: 8
五笔: WTEY
仓颉: OHBY
四角: 272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欺骗

侜,有痈蔽也。从人,舟声。——《说文》。字亦作倜。

谁侜予美?——《诗·陈风·防有鹊巢》。传:侜张,诳也。《尔雅》释训:侜张,诳也;释文或作倜,按侜张双声连语。《书·无逸》、诪张为幻,作诪张,亦同。《论语》,朱张柳下惠少连,郑本作侏张。按,和光同尘,轻世肆志之意,即 孔子所谓降志辱身, 孟子所谓不恭。

(2) 又如:侜张为幻(欺诳作伪)

英文翻译

lies

方言集汇

◎ 粤语:zau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hiu1 [台湾四县腔] zu1 [梅县腔] zhu1 zhiu1 [海陆丰腔] zhi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張流平聲開口三等triu/tiouţĭəu
nìng [ning]
部首: 221
笔画: 7
五笔: WFVG
五行:
仓颉: OMMV
四角: 2124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女,信省。本义:用花言巧语谄媚) 同本义

佞,巧谄高材也。——《说文》

佞,巧也。——《广雅》

佞,谄也。——《韩诗外传》

佞之见佞,果丧其田。——《国语·晋语》

为人佞巧。——《史记·周本纪》

以邪导人谓之佞。——《盐铁论·刺议》

焉用佞。——《论语·公冶长》

非佞折狱,惟良折狱。——《书·吕刑》

非佞誉诬谀之徒。——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2) 又如:佞王(奸佞);佞巧(谄佞巧诈);佞感(谄佞,媚惑);佞道(谄佞邪恶之术);佞兑(谄谀取悦);佞禄(以谄谀取媚而获得利禄);佞色(谄媚的表情);佞恶(谄媚邪恶);佞口(谗佞人之口;利口;巧嘴);佞舌(巧嘴;巧舌);佞言(逢迎讨好的话);佞给(巧言善辩);佞慧(善于阿谀奉承而又狡黠)

名词

(1) 巧言谄媚的人

全望陛下亲贤远佞,以调天和,以安黎庶。——《英烈传》

(2) 又如:奸佞

形容词

(1) 有才智

寡人不佞。——《左传·成公十三年》

(2) 又如:不佞(没有才智,多用为谦词)

(3) 伪善的

佞哀诈立,实非本怀。——《北史》

英文翻译

flattery; glib

方言集汇

◎ 粤语:ning6
◎ 客家话:[梅县腔] nin5 [东莞腔] len2 [客英字典] nin5 [宝安腔] lin5 [海陆丰腔] nin6 [陆丰腔] nin5 [台湾四县腔] nin5 [客语拼音字汇] nin4
◎ 潮州话:罗英6(令)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六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乃定青開去聲開口四等nengh/nenqnie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