佯动

yáng dòng [ yang dong]
注音 一ㄤˊ ㄉㄨㄥˋ

词语释义

佯动 yángdòng

(1) 战时军队对敌人所实施的一种欺骗性行动

feigned activity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feigned activity] 战时军队对敌人所实施的一种欺骗性行动 中国古代兵书《孙子兵法》中就有“动敌”、“佯北”等论述。其后的兵书中还有“疑兵”、“佯渡”、“佯应”等论述。汉刘邦元年(公元前 206),韩信在楚汉相争时,以佯装修复栈道的手段迷惑对方,暗中从故道迂回陈仓(今陕西宝鸡境),打败雍王章邯,占领了关中。

佯动的网络释义

佯动

  • 貌似行动,实则干打雷不下雨,犹言应酬、周旋。中国古代兵书《孙子兵法》中就有“动敌”、“佯北”等论述。其后的兵书中还有“疑兵”、“佯渡”、“佯应”等论述。汉刘邦元年(公元前 206),韩信在楚汉相争时,以佯装修复栈道的手段迷惑对方,暗中从故道迂回陈仓(今陕西宝鸡境),打败雍王章邯,占领了关中。
  • 佯动造句

    十五个营中,十个营被调到北门外,准备主攻,其余五个营佯动。
    即便用宜阳秦兵佯动,牵制赵魏留守新城,但是魏兵大营的兵力差不多过了七万。
    曹军在延津佯动,使袁绍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对策。
    动,此指军事上的正面佯攻、佯动等迷惑敌方的军事行动。
    如果朕没有料错,明军玩的是声东击西的诡计,这次东门突围只是佯动,所以我军主力绝不可轻举妄动。
    大队昨天从警卫排和火力连抽调了部分兵力准备配合佯动,张鹏马上意识到李叶的任务是什么。
    指挥官要用最简练明确的方式指挥军团协同作战,并利用一切办法,制造佯动,并保证部队始终在进行着无声无息的运动,将部队源源不断的投入进攻。

    汉字详情

    yáng [yang]
    部首: 221
    笔画: 8
    五笔: WUDH
    五行:
    仓颉: OTQ
    四角: 2825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羊声。本义:假装) 同本义

    张仪佯去秦。——《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佯为予赵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乡民佯败。——《广东军务记》

    (2) 又如:佯讶(假装吃惊);佯推死(装死);佯打耳睁(装聋作哑,心不在焉);佯佯不睬(故作轻慢,不予理睬);佯长(扬长。大模大样);佯常(佯长);佯呆(假装麻木迟钝;假装痴笨); 佯北(假装败退);佯败(诈败, 假装失败)

    英文翻译

    pretend, feign; false, deceitful

    方言集汇

    ◎ 粤语:jeoi4 joeng4
    ◎ 客家话:[梅县腔] jong2 [台湾四县腔] jong5 [客英字典] jong2 [客语拼音字汇] yong2 [海陆丰腔] rong2 [宝安腔] jong2
    ◎ 潮州话:央5(掦)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與章陽開平聲開口三等jĭaŋjang
    dòng [dong]
    部首: 217
    笔画: 6
    五笔: FCL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IKS
    四角: 147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2) 同本义

    动,作也。——《说文》

    动而健。——《易·彖传》。虞注:“震也。”

    效天下之动者也。——《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

    将终岁勤动。——《孟子》。注:“作也。”

    度义而后动。——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寨中人蜷伏不少动。——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按兵不动;动着(开始下棋);动止(行动和静止;训练调度);动烦(爆发战乱);动转(行动,活动)

    (4) 摇动,震动,移动。与“静”相对

    风移影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秋风之动容兮。——《楚辞·抽思》

    物莫之能动。——《吕氏春秋·论威》

    夜间,大鱼动。——《韩非子·内储说上》

    (5) 又如:动耽(动弹);动履(走动);动展(伸展;活动);动息(动静;消息);动惮(动静);动程(动身;起程);风吹草动;别动人家的东西;振动;活动;动起(方言。动不动);动移(移动);动步(迈步前行);动不得;不能动

    (6) 动摇;震撼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风雨不动安如山。——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 触动感应;感动

    明则动。——《礼记·中庸》。注:“动,动人心也。”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动性(动心);动心(遇事而心志动摇;感动人心)

    (9) 萌动

    春气动,鲜不疫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做;操作;劳作

    (11) 又如:动作(劳动;耕作);动乖(动不动就违反);动事(兴办事业;日常应用的器具)

    (12) 使用 。如:大动干戈;动支(动用支取);动使(动事。用具;器皿);动筷子;动文

    (13) 改变 。如:动色(脸色改变);动意(改变意向);动一两个字

    (14) 〈方〉∶吃 。如:她向来不动鱼虾;动啖(吃东西)

    副词

    动不动,常常

    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资治通鉴》

    英文翻译

    move, happen; movement, a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dung6
    ◎ 潮州话:dong6 (tǒng)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