佁蹷
注音
一ˇ ㄐㄩㄝˊ
词语释义
谓致使双足痿痹。《文选.枚乘》"出舆入辇,命曰蹷痿之机"唐李善注:"《吕氏春秋》:'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曰佁蹷之机。'高诱注:'佁,至也。'"今本《吕氏春秋.本生》作"命之曰招蹷之机。"高诱注:"招,至也。"北齐刘昼《新论.防欲篇》:"身安轝驷,命曰召蹷之机。"案,"佁蹷"﹑"招蹷"﹑"召蹷"义同。清毕沅《吕氏春秋校正》:"蹷者,痿蹷,过佚则血脉不周通,骨干不坚利,故为致蹷之机括。"一说谓双足痿痹不能行。清王念孙《吕氏春秋校本》据《文选》李注改"招"为"佁",谓"佁之言待也﹑止也,故不前谓之佁。佁蹷谓痿蹷不能行之病。"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谓致使双足痿痹。《文选·枚乘〈七发〉》“出舆入輦,命曰蹷痿之机” 唐 李善 注:“《吕氏春秋》:‘出则以车,入则以輦,务以自佚,命曰佁蹷之机。’ 高诱 注:‘佁,至也。’”今本《吕氏春秋·本生》作“命之曰招蹷之机”。 高诱 注:“招,至也。” 北齐 刘昼 《新论·防欲篇》:“身安轝駟,命曰召蹷之机。”案,“佁蹷”、“招蹷”、“召蹷”义同。 清 毕沅 《吕氏春秋校正》:“蹷者,痿蹷,过佚则血脉不周通,骨干不坚利,故为致蹷之机括。”一说谓双足痿痹不能行。 清 王念孙 《吕氏春秋校本》据《文选》 李 注改“招”为“佁”,谓“佁之言待也、止也,故不前谓之佁。佁蹷谓痿蹷不能行之病。”
引证解释
⒈ 谓致使双足痿痹。一说谓双足痿痹不能行。 清王念孙《吕氏春秋校本》据《文选》李注改“招”为“佁”,谓“佁之言待也、止也,故不前谓之佁。佁蹷谓痿蹷不能行之病。”
引《文选·枚乘〈七发〉》“出舆入輦,命曰蹷痿之机” 唐李善注:“《吕氏春秋》:‘出则以车,入则以輦,务以自佚,命曰佁蹷之机。’ 高诱注:‘佁,至也。’”
今本《吕氏春秋·本生》作“命之曰招蹷之机”。 高诱注:“招,至也。”
北齐刘昼《新论·防欲篇》:“身安轝駟,命曰召蹷之机。”
案,“佁蹷”、“招蹷”、“召蹷”义同。 清毕沅《吕氏春秋校正》:“蹷者,痿蹷,过佚则血脉不周通,骨干不坚利,故为致蹷之机括。”
佁蹷的网络释义
佁蹷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ǎi
形容词
(1) 痴呆的样子
佁,痴貌。从人,台声。——《说文》
佁,痴也。——《广韵》
(2) 危险
复守其母,没身不佁。——《马王堆汉墓帛书》
(3) 静止 。如:佁然
yǐ
形容词
痴呆的样子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以 | 羊己 | 以 | 之 | 上聲 | 紙 | 開口三等 | 止 | 之 | jĭə | jix/ji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