佁儗

chì nǐ [ chi ni]
注音 ㄔˋ ㄋ一ˇ

词语释义

1.停滞不前。 2.闲缓貌。 3.犹豫不果决。

词语解释

  1. 停滞不前。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沛艾赳螑仡以佁儗兮,放散畔岸驤以孱颜。” 颜师古 注:“ 张揖 曰:‘佁儗,不前也。’ 师古 曰:‘佁音丑吏反,儗音鱼吏反。佁儗又音态碍。’” 唐 杜甫 《封西岳赋》:“而千乘万骑,已蠖略佁儗,屈矫陆离,惟君所之。” 宋 欧阳修 《谢进士及第启》:“流离末路,佁儗后尘。”

  2. 闲缓貌。

    《文选·马融<长笛赋>》:“或乃植持縼纆,佁儗宽容。” 刘良 注:“佁儗,闲缓貌。谓声或乃立而相持,如绳结之不散,又闲缓而宽容也。”

  3. 犹豫不果决。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五月造我语,知非佁儗人。” 王琦 注引 田汝成 曰:“言人进退不果曰佁儗。” 唐 柳宗元 《梦归赋》:“纷若喜而佁儗兮,心回互以壅塞。” 清 王士禛 《龙门阁》诗:“ 子阳 昔跃马,妖梦成佁儗。”

引证解释

⒈ 停滞不前。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沛艾赳螑仡以佁儗兮,放散畔岸驤以孱颜。”
颜师古注:“张揖曰:‘佁儗,不前也。’ 师古曰:‘佁音丑吏反,儗音鱼吏反。佁儗又音态碍。’”
唐杜甫《封西岳赋》:“而千乘万骑,已蠖略佁儗,屈矫陆离,惟君所之。”
宋欧阳修《谢进士及第启》:“流离末路,佁儗后尘。”

⒉ 闲缓貌。

《文选·马融<长笛赋>》:“或乃植持縼纆,佁儗宽容。”
刘良注:“佁儗,闲缓貌。谓声或乃立而相持,如绳结之不散,又闲缓而宽容也。”

⒊ 犹豫不果决。

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五月造我语,知非佁儗人。”
王琦注引田汝成曰:“言人进退不果曰佁儗。”
唐柳宗元《梦归赋》:“纷若喜而佁儗兮,心回互以壅塞。”
清王士禛《龙门阁》诗:“子阳昔跃马,妖梦成佁儗。”

佁儗的网络释义

佁儗

  • 佁儗,是汉语词汇,出自《汉书·司马相如传下》,解释为停滞不前。
  • 汉字详情

    yǐ,chì [yi,chi]
    部首: 221
    笔画: 7
    五笔: WCKG
    五行:
    仓颉: OIR
    四角: 23260

    详细解释

    ǎi

    形容词

    (1) 痴呆的样子

    佁,痴貌。从人,台声。——《说文》

    佁,痴也。——《广韵》

    (2) 危险

    复守其母,没身不佁。——《马王堆汉墓帛书》

    (3) 静止 。如:佁然

    形容词

    痴呆的样子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羊己上聲開口三等jĭəjix/jiio
    nǐ,yì,ài,yí [ni,yi,ai,yi]
    部首: 221
    笔画: 16
    五笔: WXTH
    仓颉: OPKO
    四角: 27281

    英文翻译

    compare with, draw analogy with

    方言集汇

    ◎ 粤语:hoi3 ji5
    ◎ 客家话:[梅县腔] ngi3 [台湾四县腔] ngi3 [客英字典] ngi3 [海陆丰腔] ngi3
    ◎ 潮州话:ngi2 (ngíⁿ) [揭阳、潮阳]gh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魚紀上聲開口三等ŋĭəngix/ngiio

    佁儗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