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眉

shēn méi [ shen mei]
注音 ㄕㄣ ㄇㄟˊ

词语释义

伸眉 shēnméi

(1) 扬眉,形容得意、舒畅

伸眉扬气
be all smiles;lift an eyebrow to show satisfaction

词语解释

  1. 舒展眉头。形容得志。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 三国 魏 应瑒 《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良遇不可值,伸眉路何阶?” 宋 陈亮 《与石天民书》:“士人於被召得对,遂可以伸眉吐气,亦丈夫遇合之会也。”

  2. 舒展眉头。谓解脱愁苦。

    宋 梅尧臣 《醉中留别永叔子履》诗:“逡巡 陈子 果亦至,共坐小室聊伸眉。” 宋 文天祥 《提刑节制司与安抚司平寇循环历》:“累月为此忧窘,今纔得伸眉耳。”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总戎佳论》:“归而告妇,相对垂涕,以为无伸眉之日也。”

引证解释

⒈ 舒展眉头。形容得志。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
三国魏应瑒《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良遇不可值,伸眉路何阶?”
宋陈亮《与石天民书》:“士人於被召得对,遂可以伸眉吐气,亦丈夫遇合之会也。”

⒉ 舒展眉头。谓解脱愁苦。

宋梅尧臣《醉中留别永叔子履》诗:“逡巡陈子果亦至,共坐小室聊伸眉。”
宋文天祥《提刑节制司与安抚司平寇循环历》:“累月为此忧窘,今纔得伸眉耳。”
清钮琇《觚賸续编·总戎佳论》:“归而告妇,相对垂涕,以为无伸眉之日也。”

伸眉的国语词典

舒展眉头。比喻开朗得意。

伸眉的网络释义

伸眉

  • 伸眉是汉语词语,
  • 拼音是shēn méi,
  • 意思是扬眉,形容得意、舒畅。
  • 伸眉造句

    说这话时,那少女昂首伸眉,一副高高在上的大小姐的神态。
    听着他们议论纷纷的谈话,顾美月仰首伸眉,仔细将古云凡打量一番,意识到刚进来的青年就是伤了大谷的人。
    他们获得了比赛的胜利,昂首伸眉地回来了。
    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仰首伸眉的日子。
    足球场上他们获得了胜利,每个人都昂首伸眉。
    灵公不禁伸眉鼓掌,仰天长啸曰“何三晋之士既众且忠乎哉?可惜我大秦独少此等忠义之志士也!”。
    孤星纹丝不动,整个人昂首伸眉透露着一股凛然之气,身经百战的他以决定性的气势压倒了穆龙。伸眉造句。
    今天他试卷发下来了,他得了第一名,一副昂首伸眉的姿态。
    零华老辈此时昂首伸眉,没在说话,他虽年老,却自然知道这件事的难度,并非是说的那么简单。
    正仰首伸眉望看,六鬼缠斗判官,判官挥朱笔迎战。
    说道慷慨激昂之处,西非少将仰首伸眉,完全融入其中。

    汉字详情

    shēn [shen]
    部首: 221
    笔画: 7
    五笔: WJH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LWL
    四角: 25206

    详细解释

    动词

    (1) (本作“申”。形声。从人,申声。本义:伸直,伸展)

    (2) 同本义

    伸,不屈也。——《说文》

    伸,展也。——《广雅》

    引而伸之。——《易·系辞上》

    君子欠伸。——《仪礼·士相见礼》。注:“志倦则见,体倦则伸。”

    熊经鸟伸。——《淮南子·精神》。注:“频伸也。”

    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手指不可屈伸。——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伸吭(伸长脖子);伸舒(伸展;舒展);伸不得手(插不上手;施展不开手段);伸长倘脚(方言。伸脚舒腿躺着);伸卷(将卷轴卷起和展开);伸屈(伸直与屈曲);伸歇(舒展肢体休息)

    (4) 申理;洗雪

    小事尚不伸,况大事乎?——《宋史·韩绛传》

    (5) 又如:伸雪(诉说冤情以求昭雪);伸诉(向上级官员说明情由)

    (6) 陈述,表白

    第为上者不能察,使匹夫攘袂群起以伸其愤。——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7) 又如:伸问(亦作“申问”。查问,询问);伸诉(详细说明);伸覆(陈说禀告)

    英文翻译

    extend, stretch out, open up; trust

    方言集汇

    ◎ 粤语:san1
    ◎ 客家话:[陆丰腔] shin1 [梅县腔] shin1 chun1 [宝安腔] sin1 [客英字典] shin1 [台湾四县腔] siin1 cun1 [客语拼音字汇] cun1 sin1 [东莞腔] sin1 [沙头角腔] sin1 [海陆丰腔] shin1 chu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失人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sjinɕĭĕn
    méi [mei]
    部首: 512
    笔画: 9
    五笔: NH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AHBU
    四角: 7726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目上毛形。本义:眉毛)

    (2) 眼上方的弓或嵴,亦指生长在这条嵴上的眉毛

    眉,目上毛也。——《说文》

    螓首蛾眉。——《诗·卫风·硕人》

    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遗悲怀》

    (3) 又如:眉心(双眉之间);眉间广尺(两眉间隔宽有一尺,表示人的相貌奇特);眉泉(眉头);眉寸(双眉之间);眉下添眉(比喻重复、多余);眉弓(额下长眉毛处突出如弓形的部位);眉尖(双眉附近处);眉柳(细长如柳叶的眉);眉脚(眉梢)

    (4) 书页上端的空白 。又泛称上端。如:书眉;眉批

    (5) 借指美女

    眉,媚也,有妩媚也。——《释名》

    下眉近戚。——《仲定碑》

    (6) 又如:眉清目秀,眉目如画(形容容貌俊美清秀,借指美女)

    (7) 古州名 。故地在今四川省眉山县

    形容词

    (1) 形容隆起 。如:眉瑑(古代圭、璋等玉制礼器上下两头都有孔,孔与孔之间有沟,沟缘高出部分叫眉瑑)

    (2) 老

    眉,老也。——《方言一》

    以介眉寿。——《诗·豳风·七月》

    (3) 又如:眉寿(长寿);眉耇(高寿,长寿)

    量词

    多用于称新月。如:一眉新月;眉月(指新月)

    英文翻译

    eyebrows; upper margin of book

    方言集汇

    ◎ 粤语:mei4
    ◎ 客家话:[陆丰腔] mi3 [客英字典] mi2 [海陆丰腔] mi2 [客语拼音字汇] mi2 [台湾四县腔] mi2 [梅县腔] mi2 [沙头角腔] mi2 [东莞腔] mi2 [宝安腔] mi2
    ◎ 潮州话:bha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武悲脂B開平聲開口三等脂Bmimii/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