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兵满营

shāng bīng mǎn yíng [shang bing man ying]

词语释义

伤兵,战斗、工作中身体受伤害的士兵;满,全部充满;营,军队驻扎的地方,借指按编制集体生活的地方。伤兵满营,伤兵太多,整个营地充满伤兵。

汉字详情

shāng [shang]
部首: 221
笔画: 6
五笔: WTLN
五行:
仓颉: OOKS
四角: 28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人,塲( shāng)省声。本义:皮肉破损处;创伤)

(2) 同本义

伤,创也。——《说文》

命理瞻伤。——《礼记·月令》。注:“创之浅者曰伤。”

以杙抉其伤。——《左传·襄公十七年》

无面伤。——《左传·哀公元年》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斵之,尽垩而鼻不伤。——《庄子·徐无鬼》

咶其叶,则口烂而受伤。——《庄子·人间世》

则援剑戟而逐之,不避死伤。——《荀子·正论》

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清· 方苞《狱中杂记》

城中死伤日积,巷哭声相闻。——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枪伤;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负伤;轻伤;重伤;遍体鳞伤;死伤;刀伤;烧伤,灼伤;烫伤;冻伤

(4) 丧事;丧祭

是故明君饰食饮吊伤之礼。——《管子·君臣下》

(5) 又如:伤辞 (古时为相识者死亡而作的哀辞)

(6) 损失

天下得其地,则其利少;攻其国,则其伤大。——《韩非子·五蠹》

(7) 受伤的人

虏救死扶伤不给 。——司马迁《报任安书》

动词

(1) 损伤;伤害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国语·周语》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史记·高祖本纪》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诸葛亮《出师表》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楚辞·屈原·涉江》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论语·先进》

(2) 又如:伤化(损害教化);无伤大雅;伤沴(受伤害而不流通);伤情(伤感);伤暑(为暑气所伤);伤勇(损害勇气);伤脸(损了别人的面子);伤夷折衄(遭受创伤,导致挫败);伤命(伤害天子的诏命);伤幸(出口伤人);伤阂(伤害阻隔);伤废(受伤残废的人);伤毁(损坏);伤廉(伤害廉洁);伤生(伤害生命)

(3) 受伤;负伤

左骖殪兮右刃伤。——屈原《国殇》

矢人惟恐不伤人。——《孟子·公孙丑上》

一人予二十金,骨微伤,病间月。——方苞《狱中杂记》

(4) 诋毁;中伤

伤,诽也。——《广雅》

伤之于昭公。——《吕氏春秋·察微

人伤尧以不慈之名。——《吕氏春秋·举难》

(5) 又如:伤诋(中伤诋毁)

(6) 触冒;冲犯 。如:伤屈(冒犯);伤犯(冒犯,触犯);伤味(懊恼);伤触(冒犯)

(7) 死亡。通“丧”

生命寿长,终其年而不夭伤。——《战国策》

(8) 哀伤;悲伤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 柳永《雨霖铃》

(9) 又如:伤今(忧思今日);伤暮(哀叹年老而无成);伤乖(因离别而悲伤);伤沮(沮丧);伤秋(悲秋,对秋景而伤感);伤恫(哀痛);伤惜(哀伤惋惜)

(10) 以…产生厌烦 。如:吃红薯吃伤了;这几年在外面跑伤了;这孩子吃糖吃伤了

英文翻译

wound, injury; fall ill from

方言集汇

◎ 粤语:soeng1

宋本广韵

bīng [bing]
部首: 201
笔画: 7
五笔: RGW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MC
四角: 728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 gǒng,双手),象双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

(2) 同本义

兵,械也。——《说文》

掌五兵。——《周礼·司兵》。司农注:“戈、殳、戟、酋矛、夷矛也。”

陈五兵。——《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注:“矛、戟、钺、楯、弓矢也。”

谓五方之兵,东矛、南弩、西戈、北铩、中央剑也。”——《匡谬正俗》

离为戈兵。——《易·说卦》

修尔车马,弓矢戎兵。——《诗·大雅·抑》

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荀子·议兵》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

兵者,凶器也。——《国语·越语》

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兵者,国之爪也。——《墨子·七患》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汉· 贾谊《过秦论》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动刀兵;坚甲利兵;兵革(兵器甲胄的总称。引申指战争);兵解(古代方士以为学道者死于兵刃,供兵刃解脱躯壳以成仙,称为兵解);兵戈(干戈。借以指战争)

(4) 士兵的群体,即整个军队

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於胜败哉?——《列子·虚实》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战国策·赵策四》

举兵伐徐,遂灭之。——《韩非子·五蠹》

赵亦盛设兵待 秦, 秦不敢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兵果败。—— 汉· 刘向《列女传》

(5) 如:兵柄(军权);兵备道(明代的官名。分巡道的首长,兼管军务,负责管区内的治安);兵房(县衙中六房之一,掌兵事);兵马制置(即制置使。唐大中五年始置,负责边防军务。宋初不常设,后为对金作战,设置渐多)

(6) 士卒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资治通鉴》

瑜得精兵五万。——《资治通鉴》

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 晋兵。——《资治通鉴》

(7) 又如:雄兵百万;草木皆兵;当兵;兵来将敌水来土堰(不管对方使用何种策略,都自有对付的办法)

(8) 军事;武力;战争

兵者,国之大事。——《孙子兵法·计篇》

夫兵,犹火也。——《左传·隐公四年》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礼记·礼运》

(9) 又如:兵交(交战);兵端(战争的发端);兵燹(因战火引起的焚烧毁坏);兵栏(军营周围的栅栏);兵纪(军事要事);兵冲(军事要冲)

(10) 用兵策略,战略

故士兵伐谋,其次伐交。——《孙子·谋攻》

故兵无常势。——《孙子·虚实》

(11) 牌戏名

(12) 国际象棋16个棋子中价值最小的棋子

(13) 中国象棋中红方的价值最小的五个棋子之一——蓝方相应的为“卒”

动词

(1) 用兵器攻击,刺杀

左右欲兵之。——《史记·伯夷列传》

(2) 又如:兵诛(用兵器诛杀)

(3) 伤害

反以自兵。——《吕氏春秋·侈乐》

(4) 又如:兵荒(战争造成的饥荒及其他灾祸);兵寇(乱兵或乱兵的侵扰)

英文翻译

soldier, troops

方言集汇

◎ 粤语:bi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in1 [客英字典] bin1 [海陆丰腔] bin1 [梅县腔] bin1 [陆丰腔] bin1 [客语拼音字汇] bin1 [宝安腔] bin1 [沙头角腔] bin1 [东莞腔] bin1
◎ 潮州话:bian1 (pia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甫明庚三開平聲開口三等pĭɐŋpieng/pyang
mǎn [man]
部首: 331
笔画: 13
五笔: IAGW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TMB
四角: 34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填满,布满)

(2) 同本义

满,盈溢也。——《说文》

无几何而往,则户外之屦满矣。——《庄子·列御寇》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墨子·公输》

奸邪满侧。——《韩非子·扬权》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 许浑《咸阳城东楼》

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黄四娘家花满溪。——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蒌蒿满地。——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初闻涕泪满衣裳。——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 又如:满口胡柴(满口胡说);满坑满谷(形容积聚得特多);满面生花(满面笑容);满天星(指眼里冒出许多金星);满眼(充满视野);满堂(充满堂上);满衍(布满平野,遍野);满肚子(满肚皮。充满肚皮;充满心中);满实(充盈);满怀信心(心中充满自信心);满脸春色(满脸春风。比喻满脸充满喜悦的笑容);满听(满耳);满溢(太多而漫出);满生生(很满的样子);满心(心中充满某种情绪或意愿);满礼(满理。充足的理由);满顶(不留余地);满饮(斟满而饮)

(4) 足够,达到一定限度

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李白《与韩荆州书》

(5) 又如:满散(功德圆满时的散斋;为祈祷、祝寿等开设道场,期满结束);满日(做工做到规定的年龄期限);满服(服丧期满);满破(最多;大不了);满话(没有回旋余地的话);拉满弓(又叫满把)

(6) 通“懑”。烦闷

…欢欣愤满以送之。——《说苑·善说》

故烦满而囊缩。——《素问·热论》

形容词

(1) 饱满;丰满

穗阅而青零,多秕而不满。——《吕氏春秋·审时》

(2) 郁闷,闷塞不畅

必至下胀而上满。——《老残游记》

(3) 全,整个

满坐寂然。——《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满坐宾客。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满目萧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

(4) 又如:满不在意(全然不放在心上,不当一回事);满天打油飞(方言。谓到处游荡,没有落脚的地方);满处(到处);满世界(到处);满堂(整个堂上);满岁(一年,整年);满处(犹到处)

(5) 自满

满招损,谦受益。——《书·大禹谟》

克勤于邦,克勤于家,不自满假。——《书·大禹谟》

踌躇满志。——《庄子·养生主》

(6) 又如:满大(自满自大);满招损,谦受益(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益处);满假(自满自大);满望(满足所望)

(7) 特指月圆 。如:月满(月圆);满魄(圆月)

名词

(1) 中国少数民族名。“满族”

(2) 姓

副词

很——表示程度 。如:满对;满高兴

英文翻译

fill; full, satisfied

方言集汇

◎ 粤语:mun5

宋本广韵

yíng [ying]
部首: 301
笔画: 11
五笔: APK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BRR
四角: 4460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宫,荧( yíng)省声。宫,房子,与居住有关。本义:四周垒土而居)

(2) 同本义

营,币居也。——《说文》。段玉裁注:“币居,谓围绕而居。” 桂馥义证:“营谓周垣。”

众目营方。——《五等论》。注:“布居也。”

冬则居营窟。——《礼记·礼运》。按,四围拥土也。

(3) 围绕;缠绕

以朱丝营社。——《公羊传·庄公二十五年》

日中,为大臣欺诬;日且入,为妻妾役使所营。——《汉书》

(4) 又如:营回(萦回,盘旋往复);营合(环绕合拢,形成包围圈);营周(循环);营绕(环绕)

(5) 扎营 。如:营屯(驻军营寨);营军(驻扎军队)

(6) 建造

尝加营葺。——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7) 又如:营作(建造);营宫(营建宫室);营饰(建筑装璜);营筑(建筑;修建);营缮(修缮,修建);营绘(营建绘饰)

(8) 经营

召伯营之。——《诗·小雅·黍苗》

如有营。——《汉书·李广苏建传》

(9) 又如:私营(私人经营);营市(经商)

(10) 测量;度量

营,度也。——《广雅》

圜测九重,孰营度之?——《楚辞·天问》

(11) 谋求

问我得钱何所营。——唐· 白居易《卖炭翁》

百计营谋不能脱。——《聊斋志异》。又如:营活(谋生);营己(谋求自己的利益);营内(为后宫谋利);营谋(谋求);营虑(操心);营图(图谋);营谋(为达某一目的而想方设法)

(12) 供养;救助 。如:营奉(奉养,奉事);营恤(救济,抚恤);营视(看顾,照看);营济(救济);营赡(供养,赡养)

(13) 办理 。如:营干(办理;办理事情);营办(承办;筹办)

(14) 迷惑

精神乱营。——《淮南子·原道》

不足以营其精神。

则目不营于色。——《淮南子·本经》

所以营或耳目。——《汉书·刘向传》

(15) 又如:营勾(勾引;勾搭);营罔(迷惑、欺骗);营信(受迷惑而相信);营众(惑众)

(16) 耕作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杜甫《兵车行》

名词

(1) 军营,营寨

营中之事。——诸葛亮《出师表》

出营立观。——《资治通鉴》

撤兵移营。——《广东军务记》

驰入仆营。——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营防(营防及防御工事);营门(军营之门);营卫(军营的护卫);营壁(营垒)

(3) 军队 。如:营伍(军队的行列);营次(军队驻扎地);营妓(军中的官妓);营制(军队的编制);营帅(军队的统帅)

(4) 军队编制的一级,主要由一个司令部和两个以上的连、炮兵连或类似单位组成

营哨各官。——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又如:营长;营副

(5) 司令部;企业的总部或总店 。如:大本营

(6) 常常远离城市市区的临时性的隐蔽处、住处或驻扎处 。如:夏令营;集中营

英文翻译

encampment, barracks; manage

方言集汇

◎ 粤语:jing4
◎ 潮州话:ian5(iâⁿ) , iong5(iông) [揭阳、潮阳]uêng5(uêng)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