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擢

yōu zhuó [ you zhuo]
繁体 優擢
注音 一ㄡ ㄓㄨㄛˊ

词语释义

提升官职。

词语解释

  1. 提升官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刘 刁 礼吏而宠荣, 景纯 文敏而优擢。”《宋史·选举志六》:“用知制誥 高锡 奏:‘请许人訐告,得实,则有官者优擢,非仕宦者授以官。’”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列朝二·嘉靖初议大礼》:“继之者为致仕训导 陈云章 ,革退儒士 张少连 、教諭 王价 ,亦不闻优擢;后惟 云章 为 霍韜 所荐,起陞国子博士。”

引证解释

⒈ 提升官职。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刘刁礼吏而宠荣, 景纯文敏而优擢。”
《宋史·选举志六》:“用知制誥高锡奏:‘请许人訐告,得实,则有官者优擢,非仕宦者授以官。’”
明沉德符《野获编·列朝二·嘉靖初议大礼》:“继之者为致仕训导陈云章,革退儒士张少连 、教諭王价,亦不闻优擢;后惟云章为霍韜所荐,起陞国子博士。”

优擢的网络释义

优擢

  • 优擢是汉语词语,拼音yōu zhuó,意思是提升官职。
  • 汉字详情

    yōu [you]
    部首: 221
    笔画: 6
    五笔: WDN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IKU
    四角: 23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人,尤声。本义:古代表演乐舞、杂戏的艺人。宋元以后,亦泛称戏曲艺人、演员)

    (2) 同本义

    优,饶也。一曰倡也。——《说文》。按,倡者本训,饶者假借。

    陈氏鲍氏之圉人为优。——《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公之优曰施。——《国语·晋语》

    信谗喜优。——《国语·越语》

    优笑在前。——《国语·齐语》。注:“倡俳也。”

    优孟。——《史记·滑稽列传》

    所爱倡优巧匠之属。——《汉书·灌夫传》。注:“谐戏者也。”

    优施曰:“…我优也,言无邮。”——《国语》

    (3) 又如:优人杂剧(乐舞戏曲);优孤(专演老年男子的优人);优唱(艺人的说唱);优语(优在演戏中戏谑嘲讽的话);优歌(优人唱的歌曲)

    (4) 姓

    形容词

    (1) 充足,富裕

    优,饶也。——《说文》

    优,多也。——《小尔雅》

    优,渥也。——《广雅》

    维其优矣。——《诗·大雅·瞻夘》

    汙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荀子》

    (2) 又如:优稳(优裕安逸);优饶(富裕,充裕);优佚(富裕,安逸);优实(富裕);优足(富足);优渥(丰足;优厚);优产(丰富的财产)

    (3) 雨水充沛

    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诗·小雅·信南山》

    (4) 优良;美好;优越。跟“劣”相对

    优劣得所。——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优差美缺(美差肥缺;好的职位);优行生(品学兼优的生员);优劣(优和劣。指强弱、大小、好坏、工拙等);优绌(优劣);优壮(优美遒劲)

    (6) 宽厚;宽容

    上以宣名儒,优容之。——《汉书·鲍宣传》

    (7) 又如:优宽(宽厚,宽和);优薄(宽厚和浇薄);优慎(宽容谨慎);优纵(宽容放任)

    (8) 安闲,悠闲,安逸

    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诗·大雅·卷阿》

    (9) 又如:优游(闲暇自得的样子);优逸(安闲);优容(安闲自得貌);优悠(悠闲舒适);优犹(优游。优裕;宽裕);优游自若(从容不迫,不变常态);优游自得(悠闲如意);优游自适(悠闲适意);优豫(从容安祥);优游卒岁(悠闲度日);优游岁月(悠闲舒适地过日子)

    (10) 优厚

    益之以霢霂,既优既渥。——《诗·小雅·信南山》

    布施优裕。——《国语·周语》

    优诏奖瑞。——清· 张廷玉《明史》

    (11) 又如:优恤重典(朝廷对官员表示优厚抚恤的隆重典礼);优保(优厚的保举提拔);优赐(优厚的赏赐);优缛(优厚,丰厚);优恤(优厚)

    (12) 柔弱,少决断

    人君唯优与不敏为不可。——《管子·小匡》

    动词

    (1) 优待,给予好的待遇,厚待

    今区寓宁晏,庶绩咸熙,念勤简能,宜加优奖。——《南齐书·武帝纪》

    (2) 又如:优渥(深厚);优叙(按大功给予奖励);优恤(从优抚恤);优擢(从优提拔);优与(从优给予)

    (3) 协调;调和

    其德优天地而和阴阳。——《淮南子·原道》

    (4) 开玩笑;戏谑

    宋华弱与 乐辔少相狎,长相优,又相谤也。(长:长大;成年。)——《左传·襄公六年》

    (5) 嘉奖 。如:优制(优诏,嘉奖的诏书);优诏(褒美嘉奖的诏书);优劳(嘉奖慰劳);优言(褒美之言);优升(荣升,升职)

    英文翻译

    superior, excellent; actor

    方言集汇

    ◎ 粤语:jau1

    宋本广韵

    zhuó [zhuo]
    部首: 330
    笔画: 17
    五笔: RNWY
    仓颉: QSMG
    四角: 57015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翟( )声。本义:抽引,拉拔)

    (2) 同本义

    擢,引也。——《说文》

    擢,拔也。——《方言二》

    拔根曰擢。——《小尔雅》

    擢贾之发,以赎 贾之罪,尚未足。——《史记·范雎列传》

    夫十围之木,始生如蘖,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拔。——枚乘《上书谏吴王》

    卓齿之用 齐也,擢 湣王之筋,悬之庙梁。——《韩非子·奸劫弑臣》

    蔚鹅城之南麓,擢仙李之芳根。——宋· 苏轼《惠州李氏潜珍阁铭》

    车上御驰马,蓬中擢舟船。——汉· 王符《潜夫论》

    风起,风起,擢入白擢花里。——明· 刘基《如梦令·题画》

    (3) 又如:擢筋剥肤(擢筋割骨。犹言抽筋剥皮。比喻剥削深重残酷);擢发(拔下头发)

    (4) 选拔

    擢,今俗凡迁官曰擢。擢,犹升也,进也。——《正字通》

    (5) 又如:擢佐(选拔辅佐人才);擢奇(选拔奇才);擢举(选拔荐举)

    (6) 拔官,提升官职

    程乌、 李育以有才干,皆擢用之。——《后汉书·公孙述传》

    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梁启超《谭嗣同传》

    时瑞已擢 嘉兴通判。——《明史》

    (7) 又

    擢瑞户薄主事。

    (8) 又如:擢引(提拔);擢任(提拔任用);擢拔(提拔);擢拜(提拔授官);擢进(提拔进用);擢叙,擢序(提拔叙用);擢授(提升);擢登(犹擢升)

    (9) 耸出

    擢干方数尺,幽姿已苍然。——韦应物《郡斋移杉》诗

    (10) 又如:擢本(高耸的样子);擢拔(犹耸出,耸拔);擢削(耸立突出的样子);擢干(谓树干挺生、耸拔)

    (11) 登,及 。如:擢科(登第);擢冠(登第夺魁);擢桂(犹折桂。指科举及第)

    英文翻译

    pull up, draw up; select

    方言集汇

    ◎ 粤语:zaak6 zok6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og6 [宝安腔] cok8 [客英字典] cok8 [台湾四县腔] cok8 [梅县腔] cok7 [海陆丰腔] cok8
    ◎ 潮州话:di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四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直角入聲開口二等druk/deokɖʰɔ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