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妙毕备

zhòng miào bì bèi [zhong miao bi bei]

词语释义

各种声音都摹仿得极像的意思。

汉字详情

zhòng [zhong]
部首: 220
笔画: 6
五笔: WWWU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OO
四角: 8088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众”从三人。“三”表示众多。“众”表示众人站立。“衆”,甲骨文字形。象许多人在烈日下劳动。本义:众人、大家)

(2) 同本义

人三为众。——《国语·周语》

坤为众。——《易·说卦》

大师之礼用众也,大均之礼恤众也,大田之礼简众也,大役之礼任众也,大封之礼合众也。——《周礼·大宗伯》

安土重居,谓之众庶。——《后汉书·杨终传》

庸众而野。——《荀子·脩身》。注:“众,众人也。”

众恶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

众怒难犯。——《左传·襄公十年》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此教我先威众耳。——《史记·陈涉世家》

群疑满服,众难塞胸。——诸葛亮《后出师表》

激众愤。——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吾村之众。——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

众皆感奋。

(4) 又

率众袭之。

(5) 又如:众喙(众人的闲言碎语);众口嚣嚣(众人吵吵嚷嚷);众怨之的(大家怨恨的目标);众力(众人之力);众口(众人的言论);众夫(众人;一般人);众兆(众人);众目(众人的眼睛);众心(众人之心);听众;观众;群众;会众(到会的人);当众(当着大家);民众(人民大众);公众(社会上大多数的人);万众(大众)

(6) 指诸事,万事

政事失其施,加于身而错于前,凡众之动失其宜。——《礼记·仲尼燕居》

(7) 又如:众名(万物之名);众有(万物);众念(万念);众物(万物;诸物);众圣(诸圣人)

(8) 指百官;群臣

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礼记》

(9) 又如:众士(贵臣以外诸臣。古代泛指诸侯臣僚,各级官吏);众臣(贵臣身份以外之臣。即众士)

(10) 兵;军队。亦指丁壮可为兵者

率数万之众。(众指军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11) 又如:众力(特指兵力);众卒(一般兵士)

(12) 殷、周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或管理奴隶的人

格!尔众庶,悉听朕言。——《书·汤誓》

(13) 佛家语。用以指教徒人数

一行三众,辞别高老及众亲友,投西而去。——《西游记》

(14) 又如:众性(佛教语。众生);众生(泛指人和一切动物;指人以外的各种动物)

(15) 姓

形容词

(1) 众多,与“寡”、“少”相对

今寇众我寡,难以持久。——《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师克在和,不在众。——《左传·桓公十一年》

树成荫而众鸟息焉。——《荀子·劝学》

贼能且众。——明· 魏禧《大铁椎传》

(2) 又

众贼环而进。

众宾团坐。——《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

众妙毕备。

(4) 又如:众峰(许多山峰);众工(许多工匠);众支(众多的支系);众小(众多小国);众卉(百草);众口纷纭(人多嘴杂,论论纷纷);众毛飞骨(众多的众物能掀起重物);众巧(众多的巧匠);众矢之的(许多箭射的靶子。比喻众人攻击的目标)

(5) 各种 。如:众艺(各种技艺,艺术);众虑(各种杂念;各方面的考念);众管(各种管乐器);众伪(种种假象);众群(各种邪恶);众善(各种善举)

(6) 广泛;普遍

是非容貌之患也,闻见之不众,议论之卑尔。——《荀子》。杨倞注:“闻见不广,议论不高。”

(7) 又如:众妙(一切深奥玄妙的的道理);众医(一般医生;庸医)

英文翻译

multitude, crowd; masses, public

方言集汇

◎ 粤语:zung3
◎ 潮州话:zêng3 [揭阳]zong3

宋本广韵

miào [miao]
部首: 323
笔画: 7
五笔: VIT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VFH
四角: 4942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兼形声。从女,从少,少亦声。美妙少女。本义:美,好)

(2) 同本义

尽所历妙。——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3) 又如:天镜之句为妙;妙巧(美妙奇巧);妙香(特好的香气);妙丽(容貌美好);妙观(美妙的观察);妙引(佳美的文辞);妙色(庄严或美丽的色彩)

(4) 神妙

其当是其妙处不传。——《世说新语·文学》

(5) 又如:妙理(神妙的道理);妙略(夺谋,妙计);妙契(神妙的契合);妙用(神妙的作用);妙笔(神妙之笔。指书画或文字的高手)

(6) 精妙;精微

常无欲以观其妙。——《老子》。王注:“妙者,微之极也。”

所知者妙矣。——《吕氏春秋·审分》

虽妙必效情。——《史记·律书》。注:“妙,谓微妙之性也。”

妙尽琁机之正。(琁机:玉饰的测天仪器。正:则,译为原理)。——《后汉书·张衡传》

(7) 又如:妙旨(精微幽深的旨意);妙言要道(精到的言论,中肯的道理);妙绪(精妙的思绪,思想);妙思(精妙的构思);妙演(精妙的阐述);妙说(意旨精微的言论)

(8) 巧妙,高明

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皆服其妙。——《后汉书·张衡传》

(9) 又如:以为妙绝;妙着(高明的棋着;好办法);妙品(精巧美妙的物品);妙远(高妙深远);妙迹(指佳妙的书法作品);妙旨(好的意见,计谋)

(10) 通“眇”。细微,幼小,年少

所知者妙矣。——《吕氏春秋·审分》

终军以妙年使越,欲得长缨占其王。——曹植《求自试表》

(11) 又如:妙人(年少风流的男子);妙年(指少壮之年);妙身(指幼年之身)

英文翻译

mysterious, subtle; exquisite

方言集汇

◎ 粤语:miu6
◎ 客家话:[梅县腔] miau3 [海陆丰腔] miau3 miau5 miau6 [客语拼音字汇] meu4 miau4 [陆丰腔] miau3 [客英字典] miau3 miau5 [东莞腔] miau3 [沙头角腔] miau3 [宝安腔] miau3 [台湾四县腔] miau3 mieu5 me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五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彌笑宵A去聲開口三等宵Amĭɛumjeuh/miew
[bi]
部首: 402
笔画: 6
五笔: XXF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PPJ
四角: 224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端象网形,下端是柄,古时用以捕捉鸟兽、老鼠之类的器具。金文又在上面加个“田”,意思是田猎所用的网。本义:打猎用的有长柄的网)

(2) 同本义

畢,田网也。——《说文》

田守毕弋。——《国语·齐语》。注:“掩雉兔之网。”

其余荷垂天之毕。——《汉书·扬雄传》

耒遭民田之毕。——《论衡·偶会》

(3) 又如:毕戈(毕为捕兽所用之网,戈为射鸟所用的系绳之箭。泛指打猎活动)

(4) 毕宿。星名。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五宿,有星八颗。以其形状像毕网得名

(5) 姓

动词

(1) 用毕猎取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诗·小雅·鸳鸯》

(2) 完毕,结束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舞剑。——《史记·项羽本纪》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老人语未毕。——清· 周容《芋老人传》

公阅毕。——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礼毕;毕婚(完婚);毕世(终其一生);毕老(终其天年);毕事(完事,了事)

(4) 全部使出

吾与汝毕力平险。——《列子·汤问》

(5) 又如:毕气(气数完尽);毕辞(尽所欲言)

副词

(1) 全部,都,统统

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责(债)毕收。——《战国策·齐策》

莫不毕集。——清· 侯方域《壮悔堂集》

(2) 又如:毕备(全都具备;完备);毕恭毕敬(非常恭敬)

英文翻译

end, finish, conclude; completed

方言集汇

◎ 粤语:bat1
◎ 潮州话:波因8 [揭阳]波嫣8 ,big8(pîk) [揭阳]biag8(piâk)

宋本广韵

bèi [bei]
部首: 343
笔画: 8
五笔: TL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EW
四角: 2760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人,備( bèi)声。本义:谨慎、警惕)

(2) 同本义

事戒不虞曰知备。——《大戴礼记·小辨》

备者,国之重也。——《墨子·七患》

且夫备有未至而设之。——《国语·周语》

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汉书·史丹传》

(3) 又如:傥荡不备(行为无拘无束,不谨慎)

(4) 完备;齐备

备,具也。——《广雅·释诂三》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易·系辞》

前人之述备矣。——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请备述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5) 又如:德才兼备;完备(齐备)

(6) 通“惫”。疲乏;困顿

修容而以言,耻食以上交,以避农战,外交以备,国之危也。——《商君书·靳令》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尝食,藜羹不糁,宰予备矣。——《吕氏春秋·慎人》

动词

(1) 准备;预备

宗人举兽尾告备。——《仪礼·特牲馈食礼》

备物以将形。——《庄子·庚桑楚》

犹得备晨炊。——唐· 杜甫《石壕吏》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又如:备马;备他充饥;备办;备课

(3) 防备;戒备

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孙子·虚实》

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记》

(4) 又如:守备(防守戒备);备水(防备水患);备灾;备患(防备祸患)

(5) 储备

而设法备贮弹药。——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备料;备藏(收藏)

(7) 提供或装备

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

(8) 又如:所需各种农业机械无一不备;备榜(张榜;出榜)

(9) 凑数;充数

吾尝备位将相。——《汉书·萧望之传》

(10) 又如:备位(居官的自谦之词);备员(凑数,充数)

(11) 守备 。如:备伍;备守(守备之器用);备边;备卫

名词

(1) 设备;设施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韩非子·五蠹》

(2) 又

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3) 又如:军备;装备

副词

全部;完全;尽

农事备收。——《礼记·月令》

诸侯备闻此言。——《左传·成公十三年》

备极欢洽。——《广东军务记》

备极护爱。——《聊斋志异·促织》

英文翻译

prepare, ready, perfect

方言集汇

◎ 粤语:bei6
◎ 潮州话:bi6

宋本广韵

众妙毕备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