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毛换髓

fá máo huàn suǐ [ fa mao huan sui]
繁体 伐毛換髓
注音 ㄈㄚˊ ㄇㄠˊ ㄏㄨㄢˋ ㄙㄨㄟˇ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削去旧的毛发,换去旧的骨髓。比喻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明·梅鼎祚《昆仑奴》第四折:“你此去伐毛换髓,变姓逃形,我何处会得你着。”

成语用法

伐毛换髓作谓语、定语;指改变面貌。

引证解释

⒈ 削去旧的毛发,换去旧的骨髓。比喻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参见“伐毛洗髓”。

明梅禹金《昆仑奴》第四折:“你此去伐毛换髓,变姓逃形,我何处会得你着。”

伐毛换髓的网络释义

伐毛换髓

  • 成语,削去旧的毛发,换去旧的骨髓。比喻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
  • 汉字详情

    [fa]
    部首: 221
    笔画: 6
    五笔: WAT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I
    四角: 2325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人,从戈。甲骨文字形,像用戈砍人的头。本义:砍杀)

    (2) 同本义

    伐,击也。——《说文》

    伐,杀也。——《广雅》

    为酒醴,伐豚羔,舞长袖。——宋· 苏辙《太白山祈雨词》

    (3) 又如:伐祭(砍头祭天);伐杀(杀戮)

    (4) 砍伐

    伐竹取道。——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坎坎伐檀兮。——《诗·魏风·伐檀》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伐薪烧炭南山中。 ——白居易《卖炭翁》

    (5) 又如:伐取(砍伐取得);伐炭(伐木烧炭);伐薪(砍柴)

    (6) 讨伐,进攻

    齐师伐我。——《左传·庄公十年》

    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其后秦伐 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季氏将伐 颛臾。——《论语·季氏》

    (7) 又如:口诛笔伐;伐叛(讨伐叛逆);伐罪吊民(讨伐有罪的君主,抚慰受难的百姓)

    (8) 自吹自擂,夸耀自己

    愿无伐善,无施劳。——《论语·公冶长》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不伐己功,不矜己能。——《史记·淮阴侯列传》

    (9) 又如:伐智(夸耀自己的才智);伐善(夸耀自己的长处);伐功矜能(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伐德(自夸其德)

    (10) 败坏,损伤

    重被猛术。国本必伐。——宋· 秦观《治势下》

    (11) 又如:伐性(危害身心);伐命(残害性命);伐生(残害生命)

    (12) 打破、挫败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孙子·谋攻》

    (13) 敲击

    征人伐鼓。——《诗·小雅·采芑》

    (14) 又如:伐鼓(敲鼓);伐梆(敲打梆子)

    (15) 引申为开凿

    乃伐山石,刻之日月。——唐· 韩愈《汴州东西水门记》

    (16) 批评,责备

    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礼。—— 王充《论衡·问孔》

    (17) 又如:口诛笔伐

    名词

    (1) 通“阀”。功劳,功业

    晋侯使 却至献 楚捷于 周,与 单襄公语,骤称其伐。——《左传·成公十六年》。 杜预注:伐,功也。

    千秋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汉书·车千秋传》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史记·项羽本纪》

    北救赵而西却 秦,此五霸之伐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2) 如:伐阅(功绩和资历)

    (3) 畎上高土

    匠人为沟洫,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畎。——《周礼》

    英文翻译

    cut down, subjugate, attack

    方言集汇

    ◎ 粤语:fat6
    ◎ 客家话:[梅县腔] fat8 [陆丰腔] fat8 [客英字典] fat8 [宝安腔] fat8 [海陆丰腔] fat8 [客语拼音字汇] fad6 [台湾四县腔] fat8 [东莞腔] fa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房越月合入聲合口三等byat/bvatbʰĭwɐt
    máo [mao]
    部首: 419
    笔画: 4
    五笔: TFN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HQU
    四角: 207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毛”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毛”的字多与皮毛有关。本义:眉毛、头发、兽毛)

    (2) 同本义

    毛,眉发之属及兽毛也。——《说文》

    不获二毛。——《礼记·檀弓》。注:“二毛,鬓发斑白。”

    王燕则诸侯毛。——《周礼·司仪》

    皮毛者,肺之合也。——《素问·欬论》

    其动物宜毛物。——《周礼·大司徒》

    毛马而颁之。——《周礼·校人》

    以启其毛。——《诗·小雅·信南山》

    皮之不存,毛将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

    胚不生毛。——《韩非子·五蠹》

    与旃毛并咽。——《汉书·李广苏建传》

    大小毛角。——唐· 李朝威《柳毅传》

    矢如猬毛。——《资治通鉴·唐纪》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3) 又如:毛女(传说中的仙女,遍体生毛,故名);毛连(用羊毛或其他毛类制成的褡裢);刚毛(人或动物体上长的硬毛);毫毛(人或鸟兽身上的细毛);毛笔(以兽毛制成的笔);毛羽(兽毛和鸟羽);毛戴(寒毛竖立);毛脉(须发与血脉);毛悚(汗毛竖立);毛蓬蓬(须发密而乱貌);毛楂楂(毛发短而硬貌);毛发不爽(犹毫毛不爽);毛耸(毛发竖立)

    (4) 兽类 。如:毛群(兽类);毛挚(猛禽捕食小鸟);毛类(兽类);毛犊(古代传说中兽类之祖);毛鬣(马或野兽的鬃毛)

    (5) 鸟的羽毛

    (6) 又如:毛芥(羽毛和芥子);毛扇(羽毛扇);毛翎(翎毛。借指羽翼);毛质(鸟类的毛羽)

    (7) 亦指带毛的兽皮 。如:毛毛匠(毛皮匠);毛裘(兽皮制作的衣服);毛水(皮毛的表面)

    (8) 通“芼”。草木;五谷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汤问》

    涧溪沼沚之毛。——《左传·隐公三年》。注:“草也。”

    毛泽未尽。——《谷梁传·定公元年》。注:“凡地之所生谓之毛。”

    锡之不毛之地。——《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注:“墝埆不生五谷曰不毛。”

    (9) ∶中国货币单位“角”的俗称,等于一元的十分之一

    (10) 姓

    动词

    (1) 发火;发怒 。如:毛司火性儿(性格又臭又火爆);尽管他脾气毛

    (2) 贬值,兑换率下降 。如:货币毛了

    (3) 发慌

    祁老爷毛了,只得退了堂。——《儒林外史》

    (4) 又如:发毛(发慌);吓毛了;小偷毛了;毛脚鸡(比喻行动慌里慌张)

    英文翻译

    hair, fur, feathers; coarse

    方言集汇

    ◎ 粤语:mou4
    ◎ 客家话:[陆丰腔] mo1 [梅县腔] mau1 [宝安腔] mau1 [东莞腔] mau1 [沙头角腔] mau1 [客语拼音字汇] mau1 mau2 mo1 [海陆丰腔] mo1 mau1 [客英字典] mau1 [台湾四县腔] mo1 mau1
    ◎ 潮州话:mo5 m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袍平聲開口一等mɑumau
    huàn [huan]
    部首: 330
    笔画: 10
    五笔: RQM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QNBK
    四角: 570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奂( huàn)声。本义:互易)

    (2) 同本义

    换,易也。——《说文》

    擅相换易。——《谷梁传·桓公元年》注

    (3) 又如:以帛换酒;换过子(互相调换);换了帖(异姓的人结拜为兄弟时交换写有年龄、籍贯、家世等的帖子)

    (4) 变易,改变

    几移几换。——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5) 又如:换衣服;换手(更换操作的人);换脚手(换鞋、衣服、手套等);换易(调换、更换);换朝(改朝换代)

    英文翻译

    change

    方言集汇

    ◎ 粤语:wun6

    宋本广韵

    suǐ [sui]
    部首: 902
    笔画: 21
    五笔: MEDP
    五行:
    仓颉: BBYKB
    四角: 742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骨,随省声。本义:骨中的凝脂)

    (2) 同本义 。如:髓脑(指脑浆)

    (3) 比喻精华 。如:精髓(精华)

    (4) 植物茎的中心部分,由薄壁的细胞组成 。如:髓结

    英文翻译

    bone marrow; essences, substances

    方言集汇

    ◎ 粤语:seoi5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ui2 [陆丰腔] sui3 [海陆丰腔] sui3 sioi3 tsioi3 sui3 cui3 [客英字典] sioi3 sui3 tsioi3 [宝安腔] sui3 soi3 [东莞腔] sui3 [台湾四县腔] soi3 sioi3 tsioi3 sui3 cui3 [梅县腔] sui3 soi3 sio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委支A合上聲合口三等支Asĭwesyex/sv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