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容

yí róng [ yi rong]
繁体 儀容
注音 一ˊ ㄖㄨㄥ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仪容 yíróng

(1) 人的外貌,尤指动人的或健康的外貌

appearance;bearing;looks

词语解释

  1. 仪表;容貌。

    《东观汉记·明帝纪》:“臣望颜色仪容,类似先帝。”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二折:“这孩儿仪容儿清秀,模样儿英杰。” 清 孙枝蔚 《览古》诗之二:“君子贵立身,仪容安足夸。” 赵树理 《三里湾·写作前后》:“从从容容描绘出 三里湾 全景, 旗杆院 的气派和 玉梅 这个人的风度仪容。”

引证解释

⒈ 仪表;容貌。

《东观汉记·明帝纪》:“臣望颜色仪容,类似先帝。”
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二折:“这孩儿仪容儿清秀,模样儿英杰。”
清孙枝蔚《览古》诗之二:“君子贵立身,仪容安足夸。”
赵树理《三里湾·写作前后》:“从从容容描绘出三里湾全景, 旗杆院的气派和玉梅这个人的风度仪容。”

仪容的国语词典

仪表容貌。

仪容的网络释义

仪容

  • 仪容,指人的外貌,尤指动人的或健康的外貌,仪表、容貌。
  • 仪容造句

    仪容整洁和个人卫生的讲究已经行之有年了。
    还是老子克扣了你们的火食费?给你们一个小时的时间整理你们的内务,仪容仪表。
    清节之业,着于仪容,发于德行;未用而章,其道顺而有化。
    她是一个农家女孩,仪容俊秀,举止大方。
    何进吩咐管家把来人带到书房等候,唤来了使女整理好仪容穿戴,这才安步当车走向书房。
    平坦的石板刚刚跪下去还没什么,可是时间久了膝盖又酸又疼,宫门口有官员负责察视文武百官仪容,杨凌现在是罪臣,不敢轻举妄动再授人口实,只得强自忍耐。
    她是一位仪容庄重而动人的女人。
    大夫人真个是仪态万方,仪容大气,她款款走上前说“大官人一路车马劳顿,辛苦了!妾身有失远迎,赎罪!”。
    非也,世间但凡成大器者无不经历坎坷,夫人走路目不斜视,仪容得体,将来必定扬名四海。
    第一天的训练是整仪容,站队列,培养铁一般的军风,钢一般的军纪。
    佘耀青淡笑着摇摇头,用不容置辩的语气接道“不行,只要是饭店的员工,不管你在什么部门,都必须遵守规章,注重个人的仪容仪表。
    此外,还分别有一名裁缝、制帽师和理发师专门负责他的外表仪容。另有一名扫烟囱工人和送煤工人负责为他照看炉火。
    居于主位的是一位四十出头的中年官员,白面黑须,仪容端正儒雅,身穿二品袍服,自然就是那位久闻大名的武德之了。
    牙齿是健康的护卫哨卡,慢嚼细咽。是美靓容颜的装扮,点缀仪容。是品味美食的天使,尝滋品味。是口腔的亲密朋友,相互依托。全国爱牙日,愿你强齿洁牙,吃出健康快乐!
    舒雅罗话音还未落突然冲人群中出来个人姿志风雅,仪容俊秀。
    在佛陀十大弟子中,阿难记忆最强,仪容俊秀庄严,令见者心生欢喜。
    今江门五邑“美女”“潮女”缤纷,不只身材仪容靓丽,更有“雍容淡定,不骄不馁”的气质,具备“勤劳睿智,贤慧宽容”的品格。
    懒龙心思有计,登时把衣中来穿戴了,袖中拿出火种,吹起烛煤,点了行灯,提在手里,装着老张指挥声音步履,仪容气度,无一不像。
    三个人在底楼大厅里的军容镜面前整理好仪容,雷郎才才带着岳飞云和李俊两个“怂兵”。
    他仪容整洁,穿戴漂亮,就是人长得不好看。

    汉字详情

    [yi]
    部首: 221
    笔画: 5
    五笔: WYQ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IK
    四角: 242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人,义声。本义:容止仪表)

    (2) 同本义

    令仪令色,小心翼翼。——《诗·大雅》。郑玄笺:“善威仪,善颜色。”

    心质平理,其仪安闲。——《人物志》

    (3) 又如:仪状(容貌形状);仪观(容貌威仪);仪宇(仪容;器量);仪缀(威仪,外观);仪止(仪表举止);仪采(仪表风采);仪相(仪表容貌);仪形(仪容;形体);仪状(仪容形状);仪望(仪容;外表);仪干(仪容体格);仪操(仪容节操);仪举(仪容举止)

    (4) 法度;礼法

    仪,度也。——《说文》。徐锴系传:“度,法度也。”

    置此以为法,立此以为仪,将以量度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与不仁,譬之犹分黑白也。——《墨子》

    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轨仪也。——《国语》

    (5) 又如:仪刑(法式,作为模范);仪令(法令);仪准(法度标准);仪则(法则);仪司(泛称地方司法机构)

    (6) 典范;表率

    望三五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楚辞》

    上者,下之仪也。——《荀子》

    (7) 又如:仪范(作为典范);仪象(以为模式);仪形(典范;楷模);仪型(楷模,典范)

    (8) 礼仪。仪式;礼节

    礼仪卒度。——《诗·小雅·楚茨》

    肄仪为位。——《周礼·春官·小宗伯》

    十六知礼仪。——《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礼仪(礼节和仪式);仪部(礼部);仪文(礼仪的形式);仪位(礼仪、爵位);仪检(礼仪法式);仪台(行礼仪的高台);仪序(礼仪的秩序);仪制(礼仪制度及其具体规定)

    (10) 仪仗

    仪马之设,自汉始也。——《事物纪原》

    (11) 又如:仪马(仪仗队的马);仪刀(皇帝仪仗中所用的刀);仪剑(仪卫所持之剑);仪卫(仪仗与卫士的统称);仪驾(皇太后、皇后的仪仗)

    (12) 礼物,馈赠给某人或单位的钱或物

    且出此间,备些祭仪。——《古今小说》

    (13) 又如:寿仪;谢仪

    (14) 测量和记录观察量现时值的装置 。如:爆燃仪;应变仪;子午仪

    (15) 姓

    动词

    (1) 取法;效法

    仪肖曹之指挥,羡张陈之奇画。——《抱朴子》

    (2) 又如:仪式(取法)

    (3) 拟想;推测;忖度

    皆心仪霍将军女。——《汉书·外戚孝宣许皇后传》

    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国语》

    (4) 又如:仪图(揣想,忖度)

    (5) 匹配

    我仪图之。——《诗·大雅·庶民》。笺:“仪,匹也。”

    丹朱凭身以仪之。——《国语·周语上》。韦昭注:“仪,匹也。”

    帝体丽明,仪表作贰。——《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

    (6) 又如:仪比(比拟;比匹)

    (7) 测度 。如:仪天(测候天体);仪衡(测度衡量)

    英文翻译

    ceremony, rites gifts; admire

    方言集汇

    ◎ 粤语:ji4

    宋本广韵

    róng [rong]
    部首: 322
    笔画: 10
    五笔: PWW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COR
    四角: 30608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小 徐本“从宀,谷( )。”大 徐本看作会意。“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容纳)

    (2) 同本义

    容,盛也。——《说文》

    君子以容民畜众。——《易·师》

    言宽大包容。——《汉书·五行志》

    故曰心容。——《荀子·解蔽》

    广则容奸。——《史记·乐书》

    可容一人居。——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3) 又如:容隐(包庇,隐瞒);容足(仅容立足);容接(容纳接待);容盛(覆载,容纳);容民(容纳民众);容民畜众(容纳畜养民众);容畜(容纳养育);容受(容纳接受);容放(容纳置放)

    (4) 宽容

    则今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又如:容庶(宽容饶恕);容物(度量宽大,能够容人);容谅(宽容原谅);容借(宽容);容宽(宽容,宽恕);容覆(宽容涵纳);容纵(宽容放纵)

    (6) 允许,许可

    胡乱容他买碗吃罢。——《水浒传》

    (7) 又如:容耐(容忍);一首不容轻易解释的诗;容止(允许栖止);详情容后函告;此事不容耽搁

    (8) 收留

    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左传》

    (9) 打扮;装饰 。如:容饰(装饰,打扮)

    (10) 悦,欢喜 。如:容溺(溺爱)

    (11) 应当

    然则建巳之月为纯阳,不容都无复阴也。——《词诠引》

    (12) 等待,待

    容移时,有小黄头奴至。——《宣和遗事》

    (13) 需要

    齐卫之间不容数日行。——《韩非子》

    (14) 假借为“用”。使用

    兵无所容其刃。——《老子·五十章》

    名词

    (1) 仪容;容貌,容颜(容貌神色)

    物有其容。——《左传·昭公九年》

    孔德之容。——《老子》

    然自执政以来,忧勤国事,休休有容,有足多者。——《明史·海瑞传》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整容;遗容;音容;容颜(脸色);笑容可掬;愁容;怒容;病容;容冶(容貌美艳);容华(容貌,容颜);容辉(仪容风采);容质(容仪与资质);容表(仪表,风采);容妆(容貌妆饰)

    (3) 可容纳的空间;容纳气体、液体或固体的度量;所容纳的量 。如:库容;电容

    (4) 模式,样式

    凡为甲,必先为容。——《周礼·考工记·匠人》

    (5) 法则,规律

    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导之,因随物之容。——《韩非子》

    (6) 礼仪;礼法

    容台振而掩覆。——《淮南子·览冥》

    (7) 又如:容典(礼容之法则);容则(容典);容台(行礼之台)

    (8) 一种佩饰用的刀

    佩刀,在佩旁之刀也,或曰容刀。——《释名》

    (9) 古州名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邻接广东省。汉属合浦县,晋初置荡昌县,属合浦郡,梁改为阴石县,并置阴石郡,陈改为奉化县,隋改为普宁县,宋为容州,元为容州路,后降为州,明改为容县,属梧州府

    (10) 通“榕”。常绿乔木

    种木胥容,榆桃柳楝。——《管子·地员》

    (11) 姓

    形容词

    (1) 从容 。如:容裕(从容大度)

    (2) 适宜,合宜

    因势合变,遇时之容。——《文选 》

    副词

    (1) 或许;大概;也许 。如:容或

    (2) 表示反问。难道;岂

    苟时未可,容得已乎?——《三国志》

    英文翻译

    looks, appearance; figure, form

    方言集汇

    ◎ 粤语:jung4
    ◎ 客家话:[梅县腔] jung2 [海陆丰腔] rung2 [客语拼音字汇] yung2 [陆丰腔] jung3 [客英字典] jung2 [宝安腔] jung2 [沙头角腔] jung2 [台湾四县腔] jung2 [东莞腔] j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餘封平聲開口三等jĭwoŋjyung/jv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