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

cóng shī [ cong shi]
繁体 從師
注音 ㄘㄨㄥˊ ㄕ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从师 cóngshī

(1) 跟随师傅学习技艺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韩愈《师说》
从师习艺
acknowledge sb. as one's master (or teacher)

词语解释

  1. 跟老师学习。

    《东观汉记·郭丹传》:“ 丹 从师 长安 。” 唐 柳宗元 《师友箴》:“吾欲从师,可从者谁?”《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至今两 川 风俗,女人自小从师上学,与男人一般读书。”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芸 既长,嫻女红,三口仰其十指供给, 克昌 从师,脩脯无缺。”

引证解释

⒈ 跟老师学习。

《东观汉记·郭丹传》:“丹从师长安。”
唐柳宗元《师友箴》:“吾欲从师,可从者谁?”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至今两川风俗,女人自小从师上学,与男人一般读书。”
清沉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芸既长,嫻女红,三口仰其十指供给, 克昌从师,脩脯无缺。”

从师的国语词典

跟随老师学习。

从师的网络释义

从师

  • 从师,拼音cóngshī,汉语词汇,解释为从,跟随,跟从,跟随师傅学习技艺。
  • 出自《东观汉记·郭丹传》。
  • 从师造句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从师德的内涵和外延等角度,分析了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此时,电磁波从师电磁干扰分队发出,像犀利的“无影剑”朝发射阵地袭来。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自从师尊从‘云海小亭’回来后,剑术大成,却不再居住天峨峰,而是云游四海去了。
    奔了片刻,傅翔忽然感到和师父相牵的手心中有一丝极为微弱的气息,从师父手中传了过来。
    我虽然从小受教于邓尔雅先生,但平生疏懒散漫,没有严格遵从师训,所以白首无成,徒嗟追悔之晚。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古砦仫佬族乡的父老乡亲以他们所理解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情怀,尽己所能激励孩子不远千里、负箧从师。
    我生长在行伍,不曾从师学问,未知治天下之道,文武官有益国利民的方术,可以写出来告诉。
    负笈千里,苏章从师之殷;立雪程门,游杨敬师之至。
    自从师兄走后,谷中无人与我切蹉,这武功就此搁下了,今日一见,不觉技痒,想与师兄教量一番。
    立学校须从小学始,尤须先从师范始。
    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我国传统的为师之道强调身教,即教师应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学生的从师之道也强调择善而从,度德而师。
    环保局的王亚力,自幼酷爱书法、篆刻艺术,从师于著名书法家杨再春先生,遍临传统名帖,兼长真草隶篆诸体,作品多次获奖并在媒体上发表或被博物馆收藏。
    少笃学,从师遍通《五经》,尤精《三礼》、《三传》。
    假如我是刚从师范毕业的一位新教师,上班的第一天,我会精神抖搂地踏出家门走进学校。
    息钱勿教子;护短莫从师;须知孺子可教;勿谓童子何知。
    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汉字详情

    cóng [cong]
    部首: 220
    笔画: 4
    五笔: W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O
    四角: 880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2) 同本义

    従,随行也。——《说文》

    客从拜辱于朝。——《周礼·司仪》

    或从王事。——《易·坤》

    啬人不从。——《易·夏小正》

    从以孙子。——《诗·邶风·击鼓》

    禽兽可羁而从之。——《淮南子·泛论》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从龙(随从帝王创业开国);从学(跟随受学);从骑(骑马随从的人);从嫁(陪嫁的侍婢);从井救人(跟着跳下井去营救落井者)

    (4) 顺从;依从

    不昭不从。——《左传·昭公十一年》

    妇人从人者也。——《礼记·郊特牲》

    从祀先公。——《左传·定公八年》

    (5) 》

    (6) 又如:从权(依从权宜之计);从时(顺合时宜);从允(答应,允许);从服(归附,顺从)

    (7) 参与其事

    故从事于道者。——《老子》。注:“为也。”

    (8) 又如:从戎(参军);从事(官名。汉以后三公和州郡长官都自设僚属,大多数为“从事”)

    (9) 听从,取法 。如:从法(遵守法令);从听(听从);从谏(听从谏言);从教(听从教导)

    (10) 采取某一种办法或原则 。如:从严,一切从简

    介词

    (1) 自,由 ——用作虚词,表示起点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2) 又如:从生(所由产生);从自(自从);从马上猛跌下来

    (3) 〈副〉 素来,一向 。如:从初(当初;先前);从复(重新,再次)

    名词

    (1) 因由

    欲贵其小女,道无从。——《汉书·外戚传》

    (2) 次要的、追随的人或物 。如:从车(次于主车的副车);主从;分别首从

    (3) 堂房亲属

    从祖 从父从母。——《尔雅·释亲》

    (4) 又如:从母(姨母,母亲的姊妹);从女(侄女);从子(侄子);从兄(同祖伯叔的儿子而年长于自己的人)

    形容词

    (1) 言词顺畅的

    贵在于意达言从,理归乎正。——《后汉书》

    (2) 次要 。如:从犯

    英文翻译

    from, by, since, whence, through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4
    ◎ 潮州话:cong5(tshông) zong6(tsŏ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疾容平聲開口三等zyung/dzivngdzʰĭwoŋ
    shī [shi]
    部首: 318
    笔画: 6
    五笔: JGMH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LLMB
    四角: 210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币,从垖。垖( duī)是小土山,帀( )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2) 同本义

    师,二千五百人为师。——《说文》

    王乃犬巡六师。——《书·伪泰誓》

    陈师鞠旅。——《诗·小雅·采芑》

    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周礼·地官·小司徒》

    (3) 师今为隶属于军的单位,下辖若干旅或团

    (4) 泛指军队

    十年春,齐师伐王。——《左传·庄公十年》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汉· 贾谊《过秦论》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 晋人御师必于 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5) 又如:水师(水军);挥师(指挥并带领军队);师旅(军队的通称,亦用来指战争);师船(师舶,兵船,兵舰);师老(军队疲劳,士气低落,战斗力衰弱);师吏(军吏);师令(军令);师干(本指军队的防御力量。后指军队);师禁(军队的禁令)

    (6) 军师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论语·先进》

    (7) 民众,徒众

    溥彼韩城, 燕师所完。——《诗·大雅·韩奕》

    师,众也。——《尔雅》

    师锡帝曰。——《书·尧典》

    天子所都曰京师。地下之众者,莫过于水,地上之众者,莫过于人,京大师众也。

    (8) 又如:师锡(众人的意见;舆论)

    (9) 古代行政区划单位

    八家而为邻,三邻而为朋,三朋而为里,五里而为邑,十邑而为都,十都而为师,州十有二师焉。——《尚书大传》

    (10) 老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 韩愈《师说》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1) 又如:师儒(乡里教人道艺的人);师生关系;师风(老师的风度);师台(对老师的尊称);师保(负责教导贵族子弟的官);师课(由书院负责人主持的对学生进行的月考)

    (12) 对僧、尼、道士的尊称 。如:师太(对年长尼姑的尊称);师丈(对老僧的尊称);师姑堂(尼姑庵);师婆(巫婆);师哥(寺院中伺候客人的小和尚);师娘(巫婆);师巫(巫师);师姥(巫婆);师姨(比丘尼。即女僧)

    (13) 长,首领

    甸师,下士二人。——《周礼》

    (14) 亦以称专司一事的神道或官员

    (15) 首都,京城

    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后汉书·张衡传》

    (16) 擅长某种技术或在某个领域里有特殊技能的人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宋·  苏轼《石钟山记》

    (17) 又如:工程师;医师;厨师;技师;师工(技工。亦指厨师与烧火工人);师家(师傅门下)

    (18) 乐师;乐官

    师旷鼓琴。——《盐铁论·相刺》

    (19) 又如:师工(古称主事制曲奏乐的人。即乐师);师襄(春秋卫国的乐官)

    (20) 学习的榜样 。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1) 姓

    动词

    (1) 效法;学习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唐· 韩愈《师说》

    (2) 又如:师古(效法古代);师仰(师法敬仰);师师(互相效法);师式(学习或效法的典范);师效(效法)

    (3) 出兵征伐,进军

    若国作民而师田行役之事。——《周礼·地官·州长》

    (4) 又如:师祭(古代军队出兵时所行祭祀祈祷之礼);师期(出师的日期)

    英文翻译

    teacher, master, specialist

    方言集汇

    ◎ 粤语:si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