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等

yà děng [ ya deng]
繁体 亞等
注音 一ㄚˋ ㄉㄥˇ

词语释义

谓声誉﹑地位并列,同等。

词语解释

  1. 谓声誉、地位并列,同等。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二折:“那其间青霄独步上天梯,看姓名亚等呼先辈。”

引证解释

⒈ 谓声誉、地位并列,同等。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二折:“那其间青霄独步上天梯,看姓名亚等呼先辈。”

亚等的网络释义

亚等

  • 亚等,读音为yà děng,是一个汉语词语,谓声誉、地位并列,同等。
  • 汉字详情

    [ya]
    部首: 105
    笔画: 6
    五笔: GOG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TC
    四角: 1010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小篆作“亞”。许慎认为像人驼背形。甲骨文一说像花边形。本义:丑)

    (2) 同本义

    夫地有山有泽,有黑有白,有美有亚。——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

    亚,丑也。——《说文》。段玉裁注:“此亚之本义。亚与恶音义皆同…衣驾切。”

    (3) 次;次于。表示时间或空间的先后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亚也。——《易·系辞》荀本

    亚旅。——《书·牧誓》

    侯亚侯旅。——《诗·周颂·载芟》

    为亚卿焉。——《左传·文公六年》

    龟亚之。——《仪礼·士虞礼》

    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亚献(古代祭祀举行三次供物仪式,第二次叫“亚献”);亚元(名列第二);亚父(仅次于父);亚帅(副帅);亚相(官位次于丞相的大臣);亚将(次将,副将);亚饭(古代天子、诸侯第二次进食时奏乐佐食的乐师;古代天子、诸侯的第二次进食);亚圣(道德才智仅次于圣人);亚魁(古代泛指科举考试第二名)

    (5) 低于;低。表示等级的高低

    圭妫之班,亚 宋子而相亲也。——《左传·襄公十九年》。 杜预注:“亚,次之。”

    动词

    (1) 垂;低垂

    松装粉穗临窗亚,水结冰锤簇溜悬。——前蜀· 韦庄《对雪献薛常侍》

    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鲁迅《野草》

    (2) 俯,偃俯

    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唐· 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亚也。——《易·系辞》荀李

    亚旅。——《书·牧誓》

    侯亚侯旅。——《诗·周颂·载芟》

    为亚卿焉。——《左传·文公六年》

    鱼亚之。——《仪礼·士虞礼》

    亚身受取白玉羁,开口衔将紫金勒。——唐· 元稹《望云骓马歌》

    (3) 又如:亚地(俯于地;倒于地)

    (4) 压;低压

    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葫芦,十分疼痛难忍。——《西游记》

    叶重如将青玉亚,花轻疑是红绡挂。——宋· 欧阳修《渔家傲》

    (5) 又如:亚地(满地;遍地);亚腰葫芦(细腰葫芦。亚:压;挤紧)

    (6) 挨着,靠近

    武松在轿上看时,只见亚肩叠背,闹闹嚷嚷,屯街塞巷,都来看迎大虫。——《水浒传》

    (7) 又如:亚肩叠背(压肩叠背)

    (8) 掩,闭

    花笼淡月,重门深亚。——蔡伸《丑奴儿慢》

    (9) 通“压”。垂压

    鬓毛垂领白,花蕊亚枝红。——杜甫《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

    花亚欲移竹,鸟窥新卷帘。——杜甫《入宅三首》

    英文翻译

    Asia; second

    方言集汇

    ◎ 粤语:aa3 ngaa3
    ◎ 潮州话:a1 a3

    宋本广韵

    děng [deng]
    部首: 624
    笔画: 12
    五笔: TFF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GDI
    四角: 8834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竹,寺声。寺官曹之等平也,寺者,简册杂积之地,寺亦声。本义:整齐的简册)

    (2) 同本义

    等,齐简也。——《说文》

    (3) 等级;辈分

    士阶三等。——《吕氏春秋·召类》

    皆陛下故等夷。——《史记·留侯世家》。索隐:“言等辈也。”

    同名同食曰同等。——《大戴礼记·少间》

    请自贬三等。——《三国志·诸葛亮传》

    (4) 又如:优等;等例(等级差别,地位高低的差别);等子(宋代的御林军;标本,样本);等分(等级名分);等外品(质量差,不列入等级的产品);等列(等级品位);等别(等级)

    (5) 台阶

    出降一等。——《论语·乡党》

    (6) 类型;样子

    爻有等。——《易·系辞》。注:“类也”

    呀,真个下雪了,有这等异事。——元· 关汉卿《窦娥冤》

    (7) 又如:此等人;等侪,等俦(同类)

    (8) 戥子 。秤金银和珍贵物品的衡器。如:等子(戥子。小型的秤);等秤(戥子和秤)

    动词

    (1) 等同,使一样

    以等邦国。——《周礼·大宗伯》。注:“犹齐等也。”

    与无法等。——《淮南子·主术》。注:“同也。”

    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资治通鉴》

    (2) 又如:等作(等同;当作);相等;大小不等;等头(齐头,齐等);等伦(同辈;同类的人)

    (3) 等待,等候

    父母年年等驾回。——范成大《州桥诗》

    有个官人请说话,商议些事务,专等,专等。——《水浒传》

    (4) 又如:等车(候车);等人(等候别人);等米下锅(比喻经济拮据而急需)

    (5) 推迟 。如:等几天再看

    (6) 区别等次

    以等其功。——《周礼·司勋》。注:“犹差也。”

    然后立乐等。——《礼记·乐记》。注:“差也。”

    (7) 又如:等列(分等级);等衰,等杀(等差);等务(不同的事务)

    (8) 衡量 。如:等量(衡量;比较)

    形容词

    程度、数量相等

    等,齐也。——《广雅·释诂四》

    示有等威。——《左传·文公十五年》

    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荀子·富国》

    助词

    (1) 用在人称代词或指人的名词后面,表示复数

    臣等不肖,请辞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如:我等;彼等;一干人等

    (3) 列举后煞尾

    与樊哙夏候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等四大河流

    (5) 表示列举未尽(可叠用)

    关羽、 张飞等不悦。——《三国志·诸葛亮传》

    (6) 又如:购置笔、纸等

    副词

    (1) 一样,同样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

    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等。——《淮南子·主术》

    (2) 又如:等夷(等侪。同等地位的人)

    英文翻译

    rank, grade; wait; equal; 'etc.'

    方言集汇

    ◎ 粤语:dang2
    ◎ 客家话:[陆丰腔] den3 [宝安腔] den3 [沙头角腔] dien3 [客英字典] den3 [台湾四县腔] den3 den1 [梅县腔] den3 [海陆丰腔] den3 den1 [东莞腔] den3 [客语拼音字汇] den1 den3 ten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五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多改上聲開口一等taix/to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