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务

shì wù [shi wu]
繁体 事務
注音 ㄕˋ ㄨ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事务 shìwù

(1) 指具体的事情

说她特来叫她的儿媳回家去,因为开春事务忙,而家中只有老的小的,人手不够了。——《祝福》
work

(2) 行政杂务;总务

事务工作
general affairs

词语解释

  1. 要做的或所做的事情。

    《管子·正世》:“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 三国 魏 应璩 《与满公琰书》:“适有事务,须自经营,不获侍坐,良增邑邑。” 元 王仲文 《救孝子》第四折:“﹝你﹞将那小厮杀了,也完了这一桩事务。”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七:“﹝ 和珅 ﹞管理吏、户、刑三部,将户部事务一人把持。” 徐兴业 《金瓯缺》第一章:“由于 马政 等人办理外交事务的结果,不久朝廷将用兵 河 北。”

  2. 世事,社会情况。

    《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他又住在这山旮旯子里,外间事务,一概不知。” 清 朱焘 《北窗呓语》:“以吾少读《诗》、《书》,不知事务耶!”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三幕:“你简直是一个不知事务的小孩子,哪里知道人情世故的曲折。”

  3. 总务,机关单位中的行政杂务。

    丁玲 《在医院中》:“她以为不管到什么机关去,总得先同这些事务工作人员弄好。”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 裘学良 ﹞起先是担任事务主任的工作,最近升了副厂长。”

  4. 指单纯而琐碎的具体工作。

    陈登科 《风雷》第七章:“叫我整天陷在这个事务的圈子里,长久下去,怎么得了。”参见“ 事务主义 ”。

引证解释

⒈ 要做的或所做的事情。

《管子·正世》:“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
三国魏应璩《与满公琰书》:“适有事务,须自经营,不获侍坐,良增邑邑。”
元王仲文《救孝子》第四折:“﹝你﹞将那小厮杀了,也完了这一桩事务。”
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七:“﹝和珅﹞管理吏、户、刑三部,将户部事务一人把持。”
徐兴业《金瓯缺》第一章:“由于马政等人办理外交事务的结果,不久朝廷将用兵河北。”

⒉ 世事,社会情况。

《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他又住在这山旮旯子里,外间事务,一概不知。”
清朱焘《北窗呓语》:“以吾少读《诗》、《书》,不知事务耶!”
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三幕:“你简直是一个不知事务的小孩子,哪里知道人情世故的曲折。”

⒊ 总务,机关单位中的行政杂务。

丁玲《在医院中》:“她以为不管到什么机关去,总得先同这些事务工作人员弄好。”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裘学良﹞起先是担任事务主任的工作,最近升了副厂长。”

⒋ 指单纯而琐碎的具体工作。参见“事务主义”。

陈登科《风雷》第七章:“叫我整天陷在这个事务的圈子里,长久下去,怎么得了。”

事务的国语词典

事情、杂务。

事务的网络释义

事务 (计算机术语)

  • 事务(Transaction),一般是指要做的或所做的事情。在计算机术语中是指访问并可能更新数据库中各种数据项的一个程序执行单元(unit)。事务通常由高级数据库操纵语言或编程语言(如SQL,C++或Java)书写的用户程序的执行所引起,并用形如begin transactionend transaction语句(或函数调用)来界定。事务由事务开始(begin transaction)和事务结束(end transaction)之间执行的全体操作组成。
  • 事务 (汉语词语)

  • 事务,一般是指被考虑的事情或所做和所憧憬的事情。在计算机术语中是指访问并可能更新数据库中各种数据项的一个程序执行单元。
  • 事务造句

    他对公司事务毫无决定权,是个有名无实的总经理。
    如果你对公司的事务一直不闻不问,你这个职位就会变得有名无实。
    在世界事务的漩涡中,他们的斗争几乎没有引人注目。
    你还得完成杂七杂八的事务。
    虎视眈眈的律师事务所也受到监管。
    如由於事务烦忙,无法面面俱到,还请海涵。
    在我们家,爷爷大权独揽,掌管家中一切事务。
    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
    张书记在处理公司事务上,向来是公正无私,是非分明。
    年轻的董事长上任后,公司的事务率由旧章,不敢轻易改动。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他的妻子料理一切大大小小的事务。
    只抓些琐碎的事务,重要的问题却撇开不把大会的准备工作都安排停当了,我的心也塌实多了。
    他是当今公众事务中最受大家爱戴的人。
    庞杂的事务性工作并没有影响他们的业务学习。
    休假一个月的经理回来后,各项等待他处理的事务纷至沓来,让他大喊吃不消。
    一个公司最不期望有的就是创始人中有人不再参与事务,却模棱两可地留也不是,走也不是。
    一位老学士,一位歌手,还有一位年轻的事务员。
    监管部门一直担心,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在全球提供的服务标准不一致,而上述根本性的改革将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一问题。
    很多现代人困在千头万绪的日常事务中,却忘了灵性的提升。

    汉字详情

    shì [shi]
    部首: 105
    笔画: 8
    五笔: GKV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LLN
    四角: 500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2) 同本义

    事,职也。——《说文》

    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韩非子·五蠹》

    (3) 又如:事宦(仕宦。事通“仕”)

    (4) 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事,勤也。——《尔雅》

    为政事庸力行务。——《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在君为政,在臣为事。”

    事蚤济也。——《礼记·乐记》

    事至佚而功。——《荀子·王霸》。注:“任也。”

    陉山之事。——《战国策·秦策》。注:“役也。”

    公侯之事。——《诗·召南·采蘩》

    王事多难。——《诗·小雅·出车》

    赵太后新用事, 秦急攻之。——《战国策·赵策》

    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5) 又如:事分(职分;名分)

    (6) 职业

    舞阳侯樊哙者, 沛人也。以屠狗为事。——《史记》

    (7) 事情

    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清· 周容《芋老人传》

    (8) 又如:事不过三(同样的事不宜连作三次);事头(事因,事由;事情);事因(因由,事情来由);事苗(事情的根源);事机(时机;事情成功的机会);事有分定(凡事情总有定数);事在呼吸(比喻事情临近眼前,情况非常紧急);事序(事情的条理、秩序)。亦指天子、诸侯的国家大事,如祭祀、盟会、兵戎等

    天子无事。——《谷梁传》。范宁注:“事谓巡守、崩葬、兵革之事。”

    (9) 事业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资治通鉴》

    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0) 又如:事绩(业绩,重大的成就);事济(事业完成)

    (11) 事故,事件

    延及孝文王、 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汉· 贾谊《过秦论上》

    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宋· 苏轼《教战守》

    (12) 又如:事款则圆(遇事要从长计议,才能圆满解决)

    (13) 交媾、性交 。如:房事不宜多

    (14) 典故;故事

    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清· 袁枚《祭妹文》

    (15) 情况,情形

    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宋· 苏轼《教战守》

    (16) 又如:事色(情况,情势)

    动词

    (1) 侍奉;供奉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又如:事君;事师;事奉(供奉;侍奉);事上(事奉尊长);事畜(侍奉父母,养育妻子);事亲(侍奉父母)

    (3) 做,从事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居数月,漠然无所事。——清· 方苞《狱中杂记》

    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

    (4) 又如:无所事事;不事生产;事本(从事本业);事力(从事体力劳动);事行(做事;行事)

    (5) 使用;役使

    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注:“事任使也。”

    备承事也。——《国语·鲁语下》

    坐事国人过律。——《史记·傅靳蒯成传》

    尚安事客!——《信陵君窃符救赵》

    (6) 又如:事役(劳役);事智(运用智慧);事用(使用;应用)

    (7) 奉行

    今管仲不务尊主明法,而事增宠益爵。——《韩非子》

    (8) 治理;办理

    齐、 魏得地葆利,而详事下吏。——《战国策》

    (9) 任用

    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墨子》

    量词

    件;副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英文翻译

    affair, matter, business; to serve; accident, incident

    方言集汇

    ◎ 粤语:si6
    ◎ 客家话:[梅县腔] she5 she.5 se5 [沙头角腔] su5 [客英字典] sii5 [海陆丰腔] sii6 se6 [客语拼音字汇] se4 si4 [台湾四县腔] sii5 se5 [宝安腔] su3 [陆丰腔] sii6 [东莞腔] su3
    ◎ 潮州话:se7 se6(sūr sũr)【潮阳】su5 s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側吏去聲開口三等ʧĭəcrih/trioh
    [wu]
    部首: 217
    笔画: 5
    五笔: TL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EKS
    四角: 274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力,務( )声。从力,表示要致力于某事。本义:致力,从事)

    (2) 同本义

    非务相反也。——《吕氏春秋·察今》

    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战国策·秦策一》

    务耕织。——汉· 贾谊《过秦论》

    (3) 又如:务能(竭力);务精(极力求精;精益求精);务穑(务农);务法(致力于法治);务本(专心致力于根本);务外(谓研究学问,只致力于表面,不求深入);务纯(致力于深钻细研,以达炉火纯青);务本(致力于根本);务于东(在东方致力作战)

    (4) 操劳 。如:务时(谓及时耕作,不误农时)

    (5) 谋求

    不务文字奇。——白居易《寄唐生》

    (6) 追求

    务采色。——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7) 又如:贪多务得

    (8) 热;焐 。如:务脚(焐脚;暖脚)

    名词

    (1) 事业;事务

    必因此为务。——《史记·货殖列传》

    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汉· 晁错《论贵粟疏》

    方今之务。

    军中多务。——《资治通鉴·汉纪》

    卿言多务

    (2) 又如:公务;私务;家务;税务;国务;校务

    (3) 紧要的事情 。如:务头(词曲中最动人的地方)

    (4) 工作 。如:务外(在外游荡,不干正事)

    (5) 职业

    以剥削贫民为务。——谭嗣同《仁学》

    (6) 古代官署名。多为掌管贸易和税收的机构

    有言汝州地可为稻田者,因用其言,置务掌之,号稻田务。——《宋史·食货志上二》

    (7) 宋、元时的酒店

    村务里嗑酒去。——汤显祖《牡丹亭》

    副词

    (1) 一定;务必

    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孟子·告天下》

    来日吾出战,务要生擒黄忠。——《三国演义》

    陈言之务去。——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而务去之。

    (2) 又如:务能(尽量;尽其所能);务请出席;务使大家明白这一点

    英文翻译

    affairs, business; must, should

    方言集汇

    ◎ 粤语:mou6
    ◎ 潮州话:bhu6 (bũ )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