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些

zhēng xiē [ zheng xie]
繁体 爭些
注音 ㄓㄥ ㄒ一ㄝ

词语释义

差一点;几乎。

词语解释

  1. 差一点;几乎。

    宋 辛弃疾 《江神子·博山道中书王氏壁》词:“雪后疏梅,时见两三花。比着 桃源 溪上路,风景好,不争些。”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一折:“是箇婆婆,争些勒杀了。”《西游记》第二一回:“碧天振动 斗牛宫 ,争些刮倒 森罗殿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福有因,祸怎逃,只争些来迟到早。”

引证解释

⒈ 差一点;几乎。

宋辛弃疾《江神子·博山道中书王氏壁》词:“雪后疏梅,时见两三花。比着桃源溪上路,风景好,不争些。”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是箇婆婆,争些勒杀了。”
《西游记》第二一回:“碧天振动斗牛宫,争些刮倒森罗殿。”
清孔尚任《桃花扇·入道》:“福有因,祸怎逃,只争些来迟到早。”

争些的国语词典

差点、险些。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爹,是个婆婆,争些勒杀了。」《西游记.第二一回》:「黄河浪泼彻底浑,湘江水涌翻波转。碧天振动斗牛宫,争些刮倒森罗殿。」也作「争些个」、「争些子」、「争些儿」。

争些的网络释义

争些

  • 争些,汉语词汇,注音zhēng xiē,释义为差一点;几乎。
  • 汉字详情

    zhēng [zheng]
    部首: 207
    笔画: 6
    五笔: QVH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SD
    四角: 275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上为“爪”(手),下为“又”(手),中间表示某一物体,象两人争一样东西。从又,义同。本义:争夺)

    (2) 同本义

    争,彼此竞引物也。——《一切经音义》引《说文》

    争所有余。——《墨子·公输》

    几只早莺争暖树。——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民争负薪。——《资治通鉴·唐纪》

    人争鬻之。——明· 刘基《卖柑者言》

    (3) 如:争座(争座次;争高低);争立(争夺王位);争国(争夺君位);争恶(争夺险要之地);争标(争夺优胜);争重(争夺帝位、王权)

    (4) 辩论;争论

    争者事之末也。——《国语·越语》

    在丑不争。——《孝经》。注:“竞也。”

    分争辩讼,非礼不决。——《礼记·曲礼》

    有竞有争。——《庄子·齐物论》。注:“对辩曰争。”

    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如:争抗(抗争;抗衡);争让(争执);争口(争论);争高低;争言(争辩;争吵)

    (6) 争胜,争着

    争割地而赂秦。—— 汉· 贾谊《过秦论》

    争奔走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争延之使奏其技。——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诸将果争前抱持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如:争心(争强好胜的心理);争途(抢占道路。亦喻争夺地位);争求(竞相追求);争妍(竞相逞美);争长(争行礼先后;争相增长);争奇(竞相逞其奇特)

    (8) 争斗

    操舍鞍马,仗舟楫,与 吴越争衡。——《资治通鉴》

    (9) 如:争跤(摔跤);争交(摔跤)

    (10) 竞争;较量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1) 如:争校(争竞,计较);争春(争艳于春日);争进(为仕宦而相争);争张(争竞,夸张);争棋(下棋争胜);争强(争为强者)

    (12) 〈方〉∶欠

    争账还钱,又不犯王法。——巴金《兄与弟》

    (13) 相差

    百年身后一丘土,贫富高低争几多?——唐· 杜荀鹤《自遣》

    (14) 如:争些个(差一点);争些儿(差一点儿;险些);争不多(差不多);争差(差错;差别)

    名词

    (1) 春秋时鲁国北城护城河名,又为北城门名 。也作“净”

    (2) 姓

    代词

    (1) 多用于诗、词、曲中,相当于“怎么”

    片言争敢动吾皇。——《警世通言》

    (2) 如:争知(怎知);争似(怎似);争耐(怎标;无奈)

    英文翻译

    dispute, fight, contend, strive

    方言集汇

    ◎ 粤语:zaang1 zang1

    宋本广韵

    xiē [xie]
    部首: 447
    笔画: 8
    五笔: HXFF
    仓颉: YPMM
    四角: 221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此,从二。未详)

    (2) 细小

    雀微贱,身体些小,肌肉瘠瘦,所得盖少。——三国魏· 曹植《鹞雀赋》

    (3) 又如:些子事(指极细小的违背礼法的事情);些娘(方言。细小)

    (4) 少许;一点儿

    你今日诈得百姓许多财物,如何不借我些?——《水浒传》

    (5) 又如:些来大(些娘大。一点点大);些子儿(些微,些少,些仔,些些,些儿,些儿子,些屑等都指少许,一点儿)

    量词

    (1) 表示不定的多数。一些

    宋江取些碎银子还了酒钱。——《水浒传》

    (2) 表示不定的数量。如:有些;这些;那么些;前些日子;买些东西

    (3) 放在形容词后,表示略微的意思。如:稍大些;更好些;简单些;险些;好些

    {语气词}

    年老爹娘无倚靠,早起晚些望顾照。——《清平山堂话本》

    名词

    〈方〉∶们 ——表示复数的词缀。如:婆娘些;娃儿些;老师些

    英文翻译

    little, few; rather, somewhat

    方言集汇

    ◎ 粤语:se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a1 [梅县腔] sia1 siam1 [沙头角腔] sia1 [客英字典] sia1 [宝安腔] sia1 [台湾四县腔] sia1 [客语拼音字汇] xia1 [陆丰腔] sia1 [东莞腔] sia1
    ◎ 潮州话:sên1(seⁿ) 旧时:sê1(se)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寫邪麻三開平聲開口三等sĭasia/s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