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却

liǎo què [liao que]
繁体 了卻
注音 ㄌ一ㄠˇ ㄑㄩㄝ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了却 liǎoquè

(1) 了结;办理好

这就了却了我的一桩心事
settle;solve

词语解释

  1. 见“ 了却 ”。

  2. 亦作“ 了却 ”。指除掉,杀死。

    《北史·崔孝芬传》:“ 灵太后 谓曰:‘卿女今事我儿,与卿是亲,曾何相负?而内头 元叉 车内,称此嫗须了却!’”《四游记·三藏历尽诸难已满》:“一洞山妖俱被行者了却。”

  3. 指事情结束,办完。

    宋 黄庭坚 《登快阁》诗:“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母子相会,对他説出根由,教他做个报仇之人,却不了却心愿。”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祖父母﹞便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为他们了却终身大事。”

  4. 犹言彻底了解。

    《封神演义》第七十回:“混沌初分我出世,两仪太极任搜求。如今了却生生理,不向三乘妙里游。”

引证解释

⒈ 见“了却”。亦作“了却”。

⒉ 指除掉,杀死。

《北史·崔孝芬传》:“灵太后谓曰:‘卿女今事我儿,与卿是亲,曾何相负?而内头元叉车内,称此嫗须了却!’”
《四游记·三藏历尽诸难已满》:“一洞山妖俱被行者了却。”

⒊ 指事情结束,办完。

宋黄庭坚《登快阁》诗:“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母子相会,对他説出根由,教他做个报仇之人,却不了却心愿。”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祖父母﹞便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为他们了却终身大事。”

⒋ 犹言彻底了解。

《封神演义》第七十回:“混沌初分我出世,两仪太极任搜求。如今了却生生理,不向三乘妙里游。”

了却的国语词典

了结、结束。

了却的网络释义

了却

  • 了却,指了结;办理好。如:这就了却了我的一桩心事。
  • 了却造句

    这件事我们没做过却夸夸其谈,结实际去做了却一败涂地,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纸上谈兵是不行的。
    仲永小的时候冰雪聪明,长大了却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
    或者父母为完成早夭的子女的终身大事,了却心愿。
    每一个初次到首都来的人,总是赶紧去瞻仰天安门,了却多年来朝思暮想的心愿。
    她知道今生再无法见丈夫一面,不禁愁肠寸断,欲以一死了却残生。
    他年纪一大把了却做出这种事情,真是厚颜无耻。
    人面桃花,是阿明心中难以了却的情思。
    他由于不肯脚踏实地的努力,儘管小时了了,长大了却没什么成就。
    这个消息本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是,玛格丽特和我听了却面面相觑。
    雨水渐多好运连,甘露飘洒秀青山。谁不说俺家乡好,风调雨顺米粮川。好雨知节及时降,浇出万紫千红艳。喜乐农家欢声唱,五谷丰登美景展。愿友雨水冲烦忧,了却心中干旱情!
    旧军队也讲勇猛,但这种勇是“了却君王天下事”的愚忠之勇,是“箭底觅封侯”的功利之勇。
    有一种崩溃叫密码输入错误;有一种惊慌叫做账号异地登陆;有一种感情叫做隐身对其可见;有一种失落叫做你看到了却没回短信!
    看着自己的这付狼狈模样,多么的不堪,心,五内俱崩;浮想跌入崖谷了却自己的残生;就在这时“啪”。
    爱情就像喝酒,喝多了很难受,喝少了量不够,喝到吐了的时候发誓再也不喝,待到吐够了却又拿起酒杯不醉不归,所有的决心瞬间倒塌,原来有些东西真的戒不掉。
    好运挑灯看剑,快乐吹角连营,九万里大鹏展翅,秋风送你好心情,幸福秋点兵。立秋短信飞快,祝福直抵你心,了却朋友烦恼事,留得友情长久名。
    中国的年轻人如何能看到,老乔没有研究过,但女苍井空在中国红的不得了却是事实。
    正如小草,随时可能被无情的大火所烧焦,但烧焦了却不代表着生命的结束,恰恰相反,它意味着新的生命的重新开始!
    小时候我们都有最想拥有的玩具,长大后得到了却又有什么意义。单色凌 
    有些话我们说了却做不到,那是我们还年轻,有些事我们做了也没有说,那是渐渐成熟了。
    生日快乐!早点找个好女人就娶了吧!也算帮忙了却兄弟俺心中的一桩心事。

    汉字详情

    liǎo,le [liao,le]
    部首: 106
    笔画: 2
    五笔: BNH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N
    四角: 17207

    详细解释

    le

    助词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完成 。如:我已经问了老王;人老了,身体差了;头发白了;这双鞋太小了。

    语气词

    (1) 表示肯定语气 。如:明天又是星期六了;要过新年了,人们都很高兴。

    (2) 表示促进或劝止 。如:快躲了;别吵了!闪开了!

    (3) 表示感叹语气 。如:好了!别闹了!

    (4) 另见 liǎo

    liǎo

    动词

    (1) (象形。从子,无臂。小篆字象婴儿束其两臂形。初生的婴儿,往往束其两臂而裹之。本义:束婴儿两臂)

    (2) 手弯曲

    了,尥也。从子无臂象形。——《说文》。按,犹交也。手之挛曰了,胫之絷曰尥。

    凡物二股或一股结纠紾缚不直伸者曰了戾。——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3) 又如:了尥(手腿弯曲,引申指二物纠结绞缠不直伸的样子)

    (4) 假借为“憭”、“悟”。懂得,明白其意思

    嫌人不了。——《尔雅·释丘》注

    虽神气不变,而心了其故。——《世说新语》

    (5) 如:了法(领悟法理);了得事(懂行);了利(清楚,明白);了然(明白,清楚)

    (6) 结束,了结

    小乔初嫁了。—— 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 又如:了还(了却,偿还);了局(结局;结束);了了(了结了);了劣(了账;了结);了休(终止,了结)

    形容词

    (1) 聪敏,颖慧

    小而聪了,大未必奇。——《后汉书·孔融传》

    了,快也。秦曰了。——《方言二》

    (2) 又如:了慧(聪明);了干(精明干练)

    (3) 清楚,明晰 。如:了利(清楚;明白);了辩(对答清楚敏捷)

    (4) 明亮,光亮

    收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清· 纳兰性德《琵琶仙》

    副词

    (1) 完全,全然——与“无”、“不”连用,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范围,相当于“完全”、“完全” 。如:了无恐色;了不相涉;了不可得(到最后也得不到)

    (2) 放在动词之后,与“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 。如:办得了;你来得了来不了?

    (3) 另见 le

    英文翻译

    to finish; particle of completed a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liu5
    ◎ 客家话:[梅县腔] liau3 [台湾四县腔] liau3 le3 [客英字典] liau3 [海陆丰腔] liau3 le3 [陆丰腔] liau3 [沙头角腔] liau3 [东莞腔] liau3 [客语拼音字汇] liau3 [宝安腔] liau3
    ◎ 潮州话:liou2/liao2 liou3/liao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九篠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盧鳥上聲開口四等leux/levlieu
    què [que]
    部首: 215
    笔画: 7
    五笔: FCB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GISL
    四角: 477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作“却”,俗字作“却”。从卩,谷( què)声。卩( jié),象人下跪的样子,即腿骨节屈曲的样子。从“卩”与脚的活动有关。本义:退)

    (2) 同本义

    却,节欲也。——《说文》。按:“退也”。

    却行仄行。——《考工记·梓人》

    吾行却曲。——《庄子·人间世》

    怒战栗而却。——《战国策·秦策》

    却下而载之。——《仪礼·既夕礼》

    却骐骥以转运兮。——《楚辞·愍命》

    北救赵而却秦。——《史记·魏公子列传》

    已却秦存 赵。

    持璧却立。——《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曳笏却立。——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3) 又如:退却(向后撤退;畏难后退);却走(退避;退走);却还(退还);却避(退避);却归(退归);却略(退身);却去(后退;离去);却生(后退贪生);却立(后退站立)

    (4) 除;去

    (5) 又如:却扇(古代婚礼行礼时,新娘以扇遮面,交拜后去扇);却惑(去邪;消除疑难);了却(了结)

    (6) 避;避免

    是时李少君亦以祠灶谷道却老方见上,上尊之。——《史记·封禅书》

    (7) 又如:却老(避免衰老);却死(避死)

    (8) 拒绝 。如:却情勿过(碍着情面推辞不掉);却绝(拒绝);却妆(拒受嫁妆)

    (9) 回转;返回 。如:却回(回转);却望(回头远望);却顾(回顾,回转头看)

    (10) 反复 。如:却论(反复论难);却顾(反复考虑)

    连词

    (1) 用在偏正复句的正句中,提出跟偏句相反或不一致的动作、行为或状况,表示转折,相当于“但”、“但是”、“可是”

    一连数日,施恩来了大牢里三次,却不提防被 张团练家心腹人见了。——《水浒传》

    (2) “反而”“然而” 。如:这个吓得胆战心惊、惶惶不安并满腹牢骚的人…却具有掌权和发号施令的能力

    助词

    用在动词后,相当于“掉”,“去” 。如:冷却;忘却;失却信心;抛却旧包袱

    副词

    (1) 固然

    好却十分好了,只是一件,这孩儿生下来,昼夜啼哭,乳也不肯吃。——《喻世明言》

    (2) 再

    却与小姑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却看妻子愁何在。——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却坐促弦弦转急。——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又如:却又(再);却再(再)

    (4) 还 。如:却是(还是)

    (5) 才 。如:却才(方才)

    (6) 恰;正 。如:却好(恰好;正好);却如(恰如;好像);却待(恰待;正要)

    (7) 刚刚 。如:却才(刚才)

    英文翻译

    still, but; decline; retreat

    方言集汇

    ◎ 粤语:koek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ok7 [沙头角腔] kiok7 [东莞腔] kiok7 [海陆丰腔] kiok7 [宝安腔] kiok7 [客英字典] kiok7 [陆丰腔] kiok7 [梅县腔] kiok7
    ◎ 潮州话:kiag4 (khia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八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約藥開入聲開口三等khiak/qiakkʰĭ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