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

xiāng zhèn [ xiang zhen]
繁体 鄉鎮
注音 ㄒ一ㄤ ㄓㄣ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乡镇 xiāngzhèn

(1) 乡村和镇

villages and towns

(2) 比较小的市镇。介于农村和城镇之间

small towns

词语解释

  1. 乡和镇。泛指较小的市镇。

    周克芹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三章一:“她那身打扮和风韵,与 连云场 这个小乡镇的风俗很不协调。”《花城》1981年第1期:“由于这屯子紧挨着 松花江 ,无论冬夏,这条江都是交通要道……上下游几处较大乡镇发生了什么事情,消息也能够很快传到这儿。”

引证解释

⒈ 乡和镇。泛指较小的市镇。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三章一:“她那身打扮和风韵,与连云场这个小乡镇的风俗很不协调。”
《花城》1981年第1期:“由于这屯子紧挨着松花江,无论冬夏,这条江都是交通要道……上下游几处较大乡镇发生了什么事情,消息也能够很快传到这儿。”

乡镇的国语词典

乡与镇,为行政区域。

乡镇的网络释义

乡镇

  • 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43个地区(州、盟);290个地级市;1636个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374个县级市,852个市辖区。总计:省级34个,地级333个,县级2862个。 全国乡镇级以下行政区划共有:2个区公所,19531个镇,14677个乡,181个苏木,1092 个民族乡,1个民族苏木,6152个街道。总计:41636个。
  • 乡镇造句

    积极选拔优秀青年干部,充实乡镇领导班子。
    这家乡镇企业就地取材,生产竹编工艺品,产品远销国外。
    这家乡镇企业被逼上绝路,重打锣鼓另开张,也许会出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奇迹。
    乡镇办企业,要注意就地取材。
    如果你想生育第二个子女,可直接与乡镇或街道计生办取得联系。
    由于连年旱灾,人民逃荒去了,乡镇十室九空,满目荒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发展迅速,新建的工厂数不胜数。
    乡镇经济背景的上市公司在沪深股市中已有不少,其中包括雅戈尔、春兰股份、万向钱潮、界龙实业、粤美的等,不乏目前股市中的绩优股。
    你是否留意过城市和乡镇是怎样建设新公园的,但只是几年之后,它们便因为失修变得破烂了?
    乡镇演出往往又与民俗结合在一起,如过年过生日,为老人祝寿,观众喜欢看轻松的喜剧,不喜欢看悲剧;爱看故事性强的连台本戏,不爱看哲理性强的剧目。
    本文另以乡镇机构改革方案二则作为附录附后。
    一位乡镇干部说,在子女教育方面,盛泽人更是大笔花钱。
    大型商场、超市开辟的绿色食品专柜常常顾客盈门,北京周边的一些乡镇还成立了绿色蔬菜生产基地。
    桑植工业不强,尤其是乡镇,能有工业企业的更是凤毛麟角。
    这条河流经东西两座乡镇,却只有一边筑起高堤,造成以邻为壑,难怪会引起纠纷。
    我是乡镇干部出身,写作是我的副业,放羊拾柴,本是捎带,只是柴没捡到,意外捡到一头牛,靠运气罢了。
    他领办了几家乡镇企业,成为了知名的企业家。
    成为栾城县乡镇企业利税大户。
    结果:乡镇医院临床护理助产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淡薄,存在职业感染的危险性。
    以典型三阶抽样和一阶抽样方法,建立调查样本,对中山市乡镇和自然村四旁绿化进行抽样调查。

    汉字详情

    xiāng [xiang]
    部首: 106
    笔画: 3
    五笔: XT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VVH
    四角: 202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鄉’和‘饗’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饗”的古字)

    (2) “乡”假借为行政区域名

    乡,国离邑民所封乡也。啬夫别治封圻之内六乡六卿治之。——《说文》

    五州为乡。——《周礼·大司徒》。注:“万二千五百家。”

    十邑为乡,是三千六百家为一乡。——《广雅》

    习乡尚齿。——《礼记·王制》

    行比一乡。——《庄子·逍遥游》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

    (3) 唐、宋至今指县以下的行政区划。所辖规模历代不同。又如:乡荐(唐宋时由地方官推荐应进士考试的人);乡科(乡试);乡贡(由州县选拔出应科举的士子)

    (4) 乡村,城市外的区域

    传一乡秀才。——宋· 王安石《伤仲永》

    遍捉乡民。——《广东军务记》

    各乡逆夷

    (5) 又如:乡里迓鼓(泛指民间音乐);乡曲之誉(乡里的声望);乡先生(辞官居乡或在乡执教的长者);乡瓜子(见识少的乡下人)

    (6) 家乡,故乡。在客地称原籍为乡

    国者,乡之本也。——《管子·权修》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乡音无改。——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采吾乡。——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扣其乡。——明· 魏禧《大铁椎传》

    (7) 又如:乡心(思念故乡的心情);乡味(家乡饮食的风味);乡信(家乡亲友寄来的书信)

    (8) 地方;处所

    三世居是乡。——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9) 又如:他乡;外乡;异乡;侨乡;帝乡(京城)

    (10) 某种超现实的境界 。如:梦乡;醉乡

    (11) 同一籍贯的人(在外地时说) 。如:乡中(同乡);老乡;同乡

    (12) 用作动词,读 xiàng。通“向”。面对着

    东乡坐。——《史记·田单列传》

    乡师而哭。——《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3) 姓

    英文翻译

    country; rural; village

    方言集汇

    ◎ 粤语:hoeng1

    宋本广韵

    zhèn [zhen]
    部首: 506
    笔画: 15
    五笔: QFHW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PJBC
    四角: 8478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金,真声。本义:对物体施加压力)

    (2) 同本义

    镇,博压也。——《说文》

    王执镇圭。——《周礼·大宗伯》

    镇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考工记·玉人》

    而镇其浮。——《国语·楚语》

    系方绝,又重镇之。——枚乘《上书谏吴王》

    为资币、瑞节以镇之。——《国语》。

    (3) 又如:镇在五台山下;镇笮(压住);镇迮(压榨);镇石(压物的石块);镇犀(用犀牛角制的用具);镇帷犀(挂在帷帐四角防止牵动的犀角)

    (4) 镇服

    子以君命镇抚敝邑。——《国语·鲁语》

    因请立张耳为 赵王,以镇抚其国。——《史记》

    夫内诚不解,形谍成光,以外镇人心。——《庄子·列御寇》。

    (5) 又如:镇魇法(害人的法术);镇宅(迷信者用某种法术符咒压邪,保家宅平安);镇唬(威吓);镇遏(镇压遏阻)

    (6) 压制,用武力限制 。

    治讼若此为务,助豪猾而镇贫弱也。——《潜夫论》

    (7) 又如:镇绥(镇压平定);镇讨(镇压讨伐)

    (8) 抑制

    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楚辞·九章·抽思》。

    (9) 又如:镇浮(抑制轻浮);镇止(抑止);镇神头势(即镇神头。下围棋的一种战术。乙方投三六路攻四四路时,甲方用五六路抑制它)

    (10) 安定;安抚

    镇,安也。——《广雅》

    镇定大事。——《国语·晋语》

    镇国家,抚百姓。——《史记》。

    (11) 又如:镇心(静心,安定心神);镇安(安定,镇定);镇宁(安定);镇靖(安定,安抚);镇国(使国家安定)

    (12) 镇守,驻守

    留五百人镇之。——《资治通鉴·唐纪》。

    (13) 又如:镇脊(镇守屋脊,以驱邪魔);镇边关;镇辑(镇守安抚)

    (14) 使冷 。如:把西瓜放在冷水里镇一镇。

    名词

    (1) 压东西的重物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楚辞·九歌·湘夫人》

    (2) 古代在边境驻兵戍守称为镇。镇将管理军务,有的也兼理民政。宋初废

    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新唐书·兵志》。

    (3) 又如:镇军(古代将军名号;清代总兵的俗称);镇城(负责城防的军事长官);镇台(清代总兵)

    (4) 集镇,市镇 。宋以后称县以下的小商业都市,现多为基层行政单位

    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宋· 高承《事物纪原》。

    (5) 又如:村镇(村庄和小市镇);镇集(镇市。都指集镇);镇店(方言。集镇)

    (6) 古称一方的主山为镇

    四镇五岳。——《周礼·大司乐》

    (7) 重要或险要的地方

    白帝高为 三峡镇, 瞿唐险过 百牢关。—— 杜甫诗

    (8) 明、清时军队的编制单位。清末编练新军,也称为镇 。一镇统步队两协,马炮队各一标,二辎队各一营,以及军乐队等

    (9) 根本;基础

    然则士民者,乃国家之镇也;谷帛者,乃士民之命也。——魏· 高堂隆《切谏增崇宫室疏》

    (10) 姓

    形容词

    (1) 常;永久

    莫言春稍晚,自有镇开花。——唐· 褚亮《咏花烛》。

    (2) 又如:镇长(经常;常);镇常(经常);镇驻(长存)

    (3) 整,全

    青塚镇野,黑山驾空。——宋· 王元之《北狄来朝颂》。

    (4) 又如:镇日镇夜(整日整夜,日日夜夜);镇日(整天);镇日价(整天。价,助词)

    英文翻译

    town, market place; suppress

    方言集汇

    ◎ 粤语:zan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