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章

yuè zhāng [le zhang]
繁体 樂章
注音 ㄩㄝˋ ㄓㄤ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乐章 yuèzhāng

(1) 成套乐曲中具有一定主题的独立组成部分

交响乐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
movement

词语解释

  1. 古代指配乐的诗词。后亦泛指能入乐的诗词。

    《礼记·曲礼下》:“居丧,未葬读丧礼,既葬读祭礼。丧復常,读乐章。” 孔颖达 疏:“乐章,谓乐书之篇章,谓诗也。”《晋书·乐志上》:“ 汉 自 东京 大乱,絶无金石之乐,乐章亡缺,不可復知。” 唐 韩愈 《潮州刺史谢上表》:“宜定乐章,以告神明,东巡 泰山 ,奏功皇天。” 宋 张端义 《贵耳集》卷上:“自 宣 政 间, 周美成 、 柳耆卿 辈出,自製乐章。” 清 徐士銮 《宋艳·傅会》:“见二少年公子云:‘久诵公乐章,愿得公从容笑话。’”

  2. 音乐名词。大型套曲如交响曲、奏鸣曲等的各有机组成部分。结构上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单独演奏。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阶级意识》:“﹝《三吏》、《三别》﹞虽然是各自独立的六首诗,但也可以看为是在一个主题下分成六段的一部乐章。”

  3. 泛指乐曲。

    浩然 《艳阳天》第五一章:“农业社好像办喜事儿,请来一班子吹鼓手,演奏着动人心弦的乐章。”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指配乐的诗词。后亦泛指能入乐的诗词。

《礼记·曲礼下》:“居丧,未葬读丧礼,既葬读祭礼。丧復常,读乐章。”
孔颖达疏:“乐章,谓乐书之篇章,谓诗也。”
《晋书·乐志上》:“汉自东京大乱,絶无金石之乐,乐章亡缺,不可復知。”
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宜定乐章,以告神明,东巡泰山,奏功皇天。”
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自宣政间, 周美成、柳耆卿辈出,自製乐章。”
清徐士銮《宋艳·傅会》:“见二少年公子云:‘久诵公乐章,愿得公从容笑话。’”

⒉ 音乐名词。大型套曲如交响曲、奏鸣曲等的各有机组成部分。结构上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单独演奏。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阶级意识》:“﹝《三吏》、《三别》﹞虽然是各自独立的六首诗,但也可以看为是在一个主题下分成六段的一部乐章。”

⒊ 泛指乐曲。

浩然《艳阳天》第五一章:“农业社好像办喜事儿,请来一班子吹鼓手,演奏着动人心弦的乐章。”

乐章的国语词典

乐书的篇章,指能入乐的诗词。

乐章的网络释义

乐章 (音乐名词)

  • 乐章是一个由多个内部完整的部分组成的大的经典音乐作品(如交响乐、协奏曲等)中的一个完整的部分。在一部音乐作品中,各个乐章一般按分明不同的速度、风格和节拍而排列。乐章的题目一般说明其速度(如快板、慢板等)、风格(如“热情的快板”等)或形式(如“小步舞曲”等)。
  • 乐章造句

    这是一部扣人心弦的交响乐章。
    他把那一缓慢乐章演奏得出神入化。
    轻脆的鸟鸣,和煦的风,温柔的雨,人们的欢笑声共同奏出了春的乐章。
    八桂天琴不仅是壮乡大地最动人心弦的天籁之音,也会成为华夏民族最美妙的乐章走向世界。
    这种建筑群体的艺术效果,犹如大型的乐章了。
    友谊,是一把雨伞下两个身影,是一张课桌上的两对明眸。友谊,它是理想土壤中的两朵小花,它是宏伟乐章上的两个音符。
    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清泉流经山谷,在记忆的心屏中,学生时代的生活,恰似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微笑是一种无声的亲切的语言;微笑是一种无声的动人的乐章;微笑是人类一种高尚的表情;微笑是生活里永远明亮的阳光。
    人类创造的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灿烂的精神文明,构成了社会发展进程中波澜壮阔的文明史图,形成了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文明乐章。
    花开并不意味着花落,而是为了结果,结果并不代表了终结,而是为了更生。生命是一幅亘古的画卷,生命谱写了一篇篇永恒的乐章。
    人生的岁月,是一串珍珠;漫长的生活,是一组乐曲。而青春,是其中最璀璨的珍珠、最精彩的乐章。
    谱写我梦的乐章,有你陪伴我身旁,挺起我坚实的胸膛,炙热的心能燃烧太阳。
    阳光是信念,驱使你坚持不懈,不断向前;阳光是信心,安慰你受伤的心灵;阳光是希望,给予你无限的畅想。总而言之,阳光使你的明天更加辉煌。愿每个人心中充满阳光,为明天的快乐谱写乐章。
    在天空的大画布上,一抹,又一抹,浓墨重彩的演奏出黎明的乐章。
    感恩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
    落雪一片惊天寒,隆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已经到来,痛苦已经过去,快乐马上就会到来。期待,注视,一切美好的到来,万物滋长,阳光玉露皆成欢乐的乐章。
    毫无置疑,绿是最令人心动的颜色。墨绿给人以淡泊宁静;浅绿给人以恬静轻快;嫩绿则给人以生命的畅想。而绿的乐章给人的或许就是对生存,生活,生命的思索。
    不奢望断弦弹奏出甜美的乐章。
    八月十五的月亮,明净透彻,轻洒着素洁如水的银辉,带着几颗小星星,盘旋在夜中,望着人们的团结。幸福快乐之感油然而生。七夕的月亮奏着幸福的乐章,带着祝福将光辉洒向人间。幽静的夜空嵌着情意让人们驻足欣赏。
    他演奏慢板乐章,哀悼死亡的疯狂,祝颂幸存者奇迹似的命运。

    汉字详情

    lè,yuè,lào [le,yue,lao]
    部首: 103
    笔画: 5
    五笔: QII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VD
    四角: 729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喜悦;愉快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并怡然自乐。——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君游海而乐之,奈臣有图国者何?——《韩非子·十过》

    似与游者相乐。——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熙熙而乐。——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快乐(感到幸福或满意);乐嬉嬉(喜悦貌);乐悦(欢喜);乐笑(欢笑);乐胥(喜乐);乐哈哈(形容喜笑的样子);乐好(爱好);乐志(愉悦心志)乐心(心里快乐);乐利(快乐与利益);乐易(和乐平易);乐郊(乐土);乐处(快乐的所在)

    (3) 安乐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魏风·硕鼠》

    (4) 又如:乐欣(安乐欢欣);乐佚(悠闲安乐);乐安(安乐);乐郊(乐土。安乐幸福的地方);乐居(安乐的住所);乐国(安乐的地方)

    (5) 乐于;安于

    英雄乐业。——《资治通鉴》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洪亮吉《治平篇》

    亦乐生焉。——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6) 又

    先生乐游。

    (7) 又如:乐助(乐意助成);乐用(乐于用命);乐士(喜爱贤士);乐育(乐于教育、培养人才);乐业(乐于本业);乐愿(乐意,情愿);乐成(乐于成全)

    (8) 感到快乐,享受

    不知太守乐其乐也。(第一个“乐”。)——欧阳修《醉翁亭记》

    (9) 笑 。如:乐得合不上嘴;乐眼(犹笑眼);乐哈哈(形容喜笑的样子)

    名词

    (1) 旧指“声色”。即歌舞和女色

    今吴王淫于乐而忘其百姓。——《国语》

    (2) 乐趣

    此乐何极。——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山水之乐。——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3) 又

    乐亦无穷也。

    宴酣之乐

    (4) 姓

    (5) 另见 yuè

    yuè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鼓鼙木架形。本义:音乐)

    (2) 同本义

    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其虡也。——《说文》。按,五声八音相比而成乐。

    乐者,天地之和也。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礼记·乐记》

    伶伦作乐。——《礼记·世本》

    二曰六乐,谓云咸韵夏濩武也。——《周礼·保氏》

    以乐传教。——《吕氏春秋·慎行论》

    (3) 又

    和乐之本。

    置酒设乐。——《汉书·李广苏建传》

    乐将作,遂旁设一虚坐,置琵琶于其上。——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乐作焉。——宋·  苏轼《石钟山记》

    (4) 又如:《乐》之五声(指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五音);《乐记》(《礼记》中的篇名。简述了音乐起源及作用,是我国最早的音乐论著之一);乐官(古代管理音乐的官员或官署);乐节(音乐的节奏与节拍);乐德(指古代音乐教育中的中、和等六种品德);乐仪(有音乐相配合的礼仪)

    (5) 乐器

    乐既和奏。——《诗·小雅·宾之初筵》

    太师抢乐,箕子拘囚。——司马贞《索隐述赞》

    (6) 又如:乐悬(指钟、罄之类悬挂的打击乐器);乐品(乐器);乐歌(有乐器伴奏的唱歌)

    (7) 乐工,精于音乐的人

    乐具入奏。——《诗·小雅·楚茨》

    齐人归女乐, 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 孔子行。——《论语》

    (8) 又如:乐妇(歌妓);乐人(能歌善舞的艺人);乐女(古代女乐工)

    (9) 姓

    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后汉书·列女传》

    动词

    (1) 唱,用口发音乐音

    比单而乐之。——《礼记》

    (2) 奏乐

    殿上酒九行,使相乐曲。——《辽史》

    (3) 又如:乐钟(能发出音乐声响的自鸣钟);乐手(演奏音乐的人);乐生(奏乐歌舞的人员);乐童(奏乐的童子)

    (4) 另见

    lào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happy, glad; enjoyable; music

    方言集汇

    ◎ 粤语:lok6 ngok6
    ◎ 潮州话:lak8 ghaoh8 lok8 ngau6

    宋本广韵

    zhāng [zhang]
    部首: 507
    笔画: 11
    五笔: UJ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TAJ
    四角: 00406

    详细解释

    量词

    (1) (会意。从音十。音指音乐,“十”是个位数已终了的数,合起来表示音乐完毕。本义:音乐的一曲)

    (2) 同本义。今称“乐章”

    章,乐竟为一章。——《说文》

    读乐章。——《礼记·曲礼》。疏:“谓乐书之篇章。”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前赤壁赋》

    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史记·吕太后本纪》

    (3) 又如:章夏(古代乐章名。“九夏”之一)

    (4) 棵;根

    山居千章之材。——《史记·货殖列传》

    名词

    (1) 在绘画或刺绣上,赤与白相间的花纹叫“章”

    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周礼·考工记》注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章采(花纹和色彩);章服(按官品而花饰不同的官服);章绂(标志官品等级的彩色绶带等饰物);章黼(鲜明的黑白花纹);章绣(华丽的刺绣品)

    (3) 红白相间的丝织品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古诗十九首》

    (4) 文章。诗歌的段落。亦指文章的段或篇

    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文心雕龙》

    言出为论,下笔成章。——《三国志·陈思王植传》

    《缁衣》章。——清· 袁枚《祭妹文》

    (5) 又如:章什(指诗歌的篇章);章指(于每篇文章之末,总括其大义,或用韵语写成,称为章指);章句(文章的段落称章;词意完整,可以成言的称句);章回小说(以章回分段叙事的长篇小说);章句小儒(指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小儒生)

    (6) 法规;规章

    王风哀以思,周道荡无章。—— 南朝宋· 谢瞻《张子房》

    (7) 又如:章条(章程;规则);章度(程式);章宪(国家的规章法令)

    (8) 法律条目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史记·高祖本纪》

    (9) 又如:约法三章;简章;党章

    (10) 印章

    又用篆章一。——明· 魏学《核舟记》

    家藏伪章。——清· 方苞《狱中杂记》

    (11) 又如:公章;图章;私章;章印(指官印);章组(官印以及佩带);章绶(官印和系印的丝带)

    (12) 标记;徽章

    分为五选,异其旗章,勿使冒乱。——汉· 刘向《说苑》

    (13) 又如:章表(标记;象征)

    (14) 指旌旗

    变非声章,弗能移也。——韦昭注:“章,旌旗也。”

    (15) 又如:章旗(绣有徽号的旗帜)

    (16) 奏章,臣下呈给皇上的书面报告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

    温《缁衣》一章。——清· 袁枚《祭妹文》

    (17) 又如:章奏(汉制,群臣上书有章、奏、表、驕议之别,后则通称臣子上陈给皇帝的文件为章奏);章疏(臣下向君上进呈的言事文书);章满公车(形容奏章之多)

    (18) 大木材

    东园主章。——《汉书·百官公卿表》

    (19) 姓

    形容词

    (1) 通“彰”。彰明,明显,显著

    平章百姓。——《书·尧典》

    赏罚无章。——《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疏:“章,明也。”

    而尧舜之所以章也。——《吕氏春秋·知度》

    钟之与磬也,近之则钟音充,远之则磬音章。——《淮南子》

    (2) 又如:章灼(明白显著。光辉照耀);章章(显明的样子。同“彰彰”);章然(明显的样子)

    (3) 条理化

    其为言也,杂乱而无章。——韩愈《送孟东野序》

    动词

    (1) 显示;表明

    且夫兄弟之怨,不徵於他,利乃外矣。章怨外利,不义。——《国语·周语中》。韦昭注:“章,明也。”

    (2) 又如:章著(显露;分明);章理(显明的道理);章视(明示;诏告)

    (3) 通“彰”。彰明,表彰

    章之以论,禁之以刑。——《荀子》

    (4) 又如:章明(显扬);章闻(传闻;著闻)

    (5) 上奏章告发

    被诏书为将作大匠,为受罚者所章,拜议郎。——汉· 蔡邕《太尉乔公碑》

    (6) 又如:章表(奏表);章书(奏章);章左(指奏章终了空白处);章报(具奏章上报)

    英文翻译

    composition; chapter, se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zoe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ong1 [客语拼音字汇] zong1 [陆丰腔] zhong1 [东莞腔] zong1 [沙头角腔] zong1 [客英字典] zhong1 [海陆丰腔] zhong1 [梅县腔] zhong1 [宝安腔] z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諸良陽開平聲開口三等cjang/tjangtɕĭa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