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呼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吆喝,吵嚷。
李英儒 《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二章:“‘大清早起,你乍呼什么!’随着宏壮粗犷的声音, 周伯伯 走进来。”
引证解释
⒈ 吆喝,吵嚷。
引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二章:“‘大清早起,你乍呼什么!’随着宏壮粗犷的声音, 周伯伯走进来。”
乍呼的网络释义
乍呼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副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亡从一。本义:忽然)
(2) 同本义
乍,暂也。——《广雅》
今人乍见孺子。——《孟子》
银瓶乍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雷霆乍惊。——唐· 杜牧《阿房宫赋》
(3) 又如:离乍(分离很骤然);乍乍(忽然);江上渔火乍明乍灭;乍冷乍热,天气很不正常
(4) 刚;才
波色乍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乍出于匣。
(5) 又如:春寒乍暖,又下起了毛毛细雨;大雨乍停,球赛又继续进行
(6) 初;开始
韶光明媚,乍晴转暖清明后。——柳永《笛家弄词》
(7) 又如:初来乍到,情况又不大了解,怎能乱发议论呢!老战友分别多年,乍一见面内心多高兴!
(8) 正;恰
归去潒沉醉,小院新池月乍寒。——后周· 和凝《抛球乐》
凉透小帘栊,乍夜长迟睡。——张翥《真珠帘》
(9) ∶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怎”、“哪”
乍想到了此处,遭逢魔障,又被他遣山压了。——《西游记》
(1) 或者
或卷或舒,乍轻乍重。——秦· 李斯《用笔法》
(2) 宁可
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唐· 李白诗
动词
(1) 伸开;伸展 。如:乍翅
(2) 因害怕而颤动
不由我意张狂,心惊乍。——佚名《鸳鸯被》
(3) 耸;竖
直气得胡髭眉花一乍一乍的。——《红旗谱》
(4) 又如:毛乍(汗毛竖起)
形容词
俏丽的
俺那小姐呵,打扮的身子儿乍。——《西厢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a5 [梅县腔] za5 [客语拼音字汇] za4 zag6 [客英字典] za5 [宝安腔] za5 [海陆丰腔] za5 [东莞腔] za5 [沙头角腔] za3
◎ 潮州话:za3(tsà)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乍 | 鋤駕 | 崇 | 麻二開 | 去聲 | 禡 | 開口二等 | 假 | 麻 | dʒʰa | zrah/drah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乎声。本义:吐气,与“吸”相对)
(2) 同本义 。生物体把体内的气体排出体外——与“吸”相对
呼,外息也。——《说文》(外息,指呼气)
阴盛则呼吸万物而藏之内也。——《书·大传》
候呼引针。——《素问·离合真邪论》
(3) 又如:呼哈(呼吸吞吐);呼噏(吐云纳气);呼息(呼吸,喘气);呼翕(呼气和吸气)
(4) 大声叫喊
呼,唤也。——《广韵》
式号式呼。——《诗·大雅·荡》
城上不呼。——《礼记·曲礼上》
媵侍于户外,呼则闻。——《仪礼·士昏礼》
呼河伯妇来。——《史记·滑稽列传》
一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夫起大呼。
妇亦大呼。
千百人大呼。
(5) 又如:呼噪(嘈杂地叫喊;喧嚷);呼天(向天呼喊以求助);呼天吁地(呼喊天地以求救助)
(6) 召唤
呼张良与俱去。——《史记·项羽本纪》
前者呼。——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奋呼攻打。——《广东军务记》
忠烈大呼。——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又如:呼之即来;一呼百诺
(8) 称呼
呼宋将军。—— 明· 魏禧《大铁椎传》
不呼名。——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9) 又如:自呼其名;呼唱(大声唱名);呼称(称呼);呼谓(称呼,称谓)
(10) 姓
象词
常用来形容迅疾、风声等 。如:呼呼(形容鼾声、风声、着火声);呼呼的(像风一样快);呼啦啦(多形容风声、流水声、鸟振翅声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fu1 [客语拼音字汇] fu1 [客英字典] fu1 [台湾四县腔] fu1 [海陆丰腔] fu1 [东莞腔] fu1 [沙头角腔] fu1 [宝安腔] fu1 [陆丰腔] fu1
◎ 潮州话:hu1 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呼 | 荒烏 | 曉 | 模 | 平聲 | 虞 | 開口一等 | 模 | 遇 | ho/xu | x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