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浒

wū hǔ [ wu hu]
繁体 烏滸
注音 ㄨ ㄏㄨˇ

词语释义

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名。亦指其居住地区。

词语解释

  1. 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名。亦指其居住地区。

    《后汉书·南蛮传·乌浒》:“其西有噉人国……今 乌滸 人是也。” 李贤 注引 万震 《南州异物志》:“ 乌滸 ……在 广州 之南, 交州 之北。” 唐 刘言史 《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诗:“旅恨生 乌滸 ,郷心繫 洛桥 。”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名。亦指其居住地区。

《后汉书·南蛮传·乌浒》:“其西有噉人国……今乌滸人是也。”
李贤注引万震《南州异物志》:“乌滸 ……在广州之南, 交州之北。”
唐刘言史《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诗:“旅恨生乌滸,郷心繫洛桥。”

乌浒的网络释义

乌浒

  • 乌浒,是《后汉书·南蛮传》中提到的古民族名称。它可能是由瓯骆的音转。
  • 汉字详情

    wū,wù [wu,wu]
    部首: 103
    笔画: 4
    五笔: QNGD
    姓名学:
    仓颉: PVSM
    四角: 2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本义:鸟名,乌鸦)

    (2) 同本义

    燕雀乌鹊。——《楚辞·屈原·涉江》

    (3) 又如:乌鸟(乌鸦之属);乌鸢(乌鸦和老鹰);乌鹊(乌鸦和喜鹊);乌师(在妓院教唱或伴奏的乐师);乌鸦嘴(比喻说话讨厌的人)

    (4) 古代神话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因以“乌”为太阳的代称 。如:乌阳(太阳。亦喻昌明盛世);乌轮(日轮,太阳);乌焰(红日);乌照(日光);乌飞兔走(时光流逝);乌星暗没(日落);乌兔(日月)

    (5) 刚孵化出的幼蚕

    子初出者名蚕花,亦名蚁,又名乌。——《广蚕桑说辑补》

    形容词

    (1) 浅黑色

    身披乌衣,手执耒耜,以率将士。——《三国志·邓艾传》

    (2) 又如:乌衣(黑衣);乌巾(黑头巾);乌丸(墨的别名);乌油(黑而光润);乌麻(黑芝麻);乌黑黑(黑压压);乌丝(黑丝);乌靴(古官穿的黑色靴子);乌榜(用黑油涂饰的船);乌云阵头(大雨将到,乌云密布的情形);乌云屯集(像乌云一样密集)

    副词

    (1)  怎么; 怎么

    乌闻至乐?——《吕氏春秋·明理》

    乌闻梁岷核陟方之馆?——《文选·左思·吴都赋》

    (2) 又如:乌有此事?


    (1) 也作“於”。表示感叹

    乌见异则噪,…。——《埤雅》

    (2) 另见

    (2) 另见

    英文翻译

    crow, rook, raven; black, dark

    方言集汇

    ◎ 粤语:wu1
    ◎ 潮州话:ou1, u1

    宋本广韵

    hǔ,xǔ [hu,xu]
    部首: 331
    笔画: 9
    五笔: IYT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IVJ
    四角: 381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许声。本义:水边,指离水稍远的岸上平地)

    (2) 同本义

    岸上平地,去水稍远者名浒。——《尔雅·释丘》

    绵绵葛藟,在河之浒。——《诗·王风·葛藟》

    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李白《丁都护歌》

    (3) 又如:河浒(黄河边)

    (4) 淮水溢出的小水

    淮为 浒。——《尔雅》。 郭璞注:“皆大水溢出,别为小水之名。”

    (5) 浒浒,伐木声

    伐木浒浒。——《诗·小雅》

    (6) 另见

    (2) ——地名用字 。如:浒墅关;浒浦(在江苏省常熟市东北长江岸边)

    (3) 另见

    英文翻译

    riverbank, shore

    方言集汇

    ◎ 粤语:wu2
    ◎ 潮州话:何污2(府)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