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替

jiǔ tì [ jiu ti]
注音 ㄐ一ㄡˇ ㄊ一ˋ

词语释义

长期衰落。

词语解释

  1. 长期衰落。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天命不可以不答,祖业不可以久替。”

引证解释

⒈ 长期衰落。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天命不可以不答,祖业不可以久替。”

久替的网络释义

久替

  • 久替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iǔ tì ,是指长期衰落。
  • 汉字详情

    jiǔ [jiu]
    部首: 103
    笔画: 3
    五笔: Q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O
    四角: 278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灸灼。“灸”的古字

    其腹有久故瘢二所。——《睡虎地秦墓竹简》

    久,以后灸之,象人两胫后有距也。——《说文》

    皆木桁,久之。——《仪礼·既夕礼》。注:“当为灸。”

    (2) 支撑

    久诸墙以观其桡也。——《周礼·庐人》。注:“犹柱也。今本以灸为之。”

    (3) 堵塞

    幂用疏布久之。——《仪礼·士丧礼》

    (4) 等待

    轩骄之兵,则恭敬而久之。——《银雀山汉墓竹简》

    (5) 滞留

    为久也。——《公羊传·庄公八年》

    寡君以为盟主之故,是以久子。——《左传》。杨伯峻注:“久子,久留子于 晋也。”

    形容词

    (1) 长久,时间久(跟“暂”相对)

    久行怀思。——《后汉书·列女传》

    夜久语声绝。——唐· 杜甫《石壕吏》

    久已病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不可久居。——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2) 又如:久羁(长期滞留);久惯牢成(老于世故);久淹(久居于一处)

    (3) 同“旧”。从前的、先前的

    取完坚,补弊久,去苦恶。——《管子·度地》

    时暗而久章者。——《答宾戏》。注:“久,旧也。”

    (4) 又如:久德(旧时的恩惠);久要(旧日的邀约);久坟(旧坟);久将(旧将;老将);久故(故旧,老朋友)

    (5) 指经过的时间 。如:你来了多久了?久之(多时);久以后(将来,未来);久时(多时,长时间);久淫(久游)

    英文翻译

    long time (ago); time passage, grow late

    方言集汇

    ◎ 粤语:gau2
    ◎ 客家话:[梅县腔] giu3 [宝安腔] giu3 [客英字典] giu3 [客语拼音字汇] giu3 [海陆丰腔] giu3 [东莞腔] giu3 [沙头角腔] kieu3 [陆丰腔] giu3 [台湾四县腔] giu3
    ◎ 潮州话:g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舉有上聲開口三等kĭəukiux/kiov
    [ti]
    部首: 443
    笔画: 12
    五笔: FWF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QOA
    四角: 55608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作“竝”。从竝,白声。竝( bìng),二人并立。本义:废弃)

    (2) 同本义

    竝,废也。——《说文》。俗字作替。

    不替孟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勿替引之。——《诗·小雅·楚茨》

    胡不自替。——《诗·大雅·召》

    唯独居思念前世之崇替。——《国语·楚语》

    謇朝谇而夕替。——《离骚》

    (3) 又如:久替(长期废弃)

    (4) 停止

    荐可而替不。——《国语·晋语》。注:“去也。”

    (5) 又如:替手(停手)

    (6) 消亡,泯灭

    君之冢嗣其替乎。——《国语·晋语》。注:“灭也。”

    (7) 又如:替罪(诛灭有罪者)

    (8) 衰微;衰落

    风颓化替。——房玄龄《晋书》

    (9) 又如:兴替(兴盛与衰亡)

    (10) 代替

    从此替爷征。——《乐府诗集·木兰诗》

    (11) 又如:我替他去;替力(代为出力);替当(顶替充当);替归(轮替而归);替天行道(代行上天的意旨);替罪(代人受过);替下来;替我一下

    (12) 衰亡。

    (13) 如:朝代兴替

    (14) 松弛;怠惰

    于是乎下陵上替。——《左传》

    (15) 又如:替懈(替解;懈怠)

    名词

    (1) 替身,替代别人的人。对正身而言。常指代人受罪的人 。

    (2) 如:替僧(明朝,代替皇帝出家的僧人);替头(替身)

    (3) 通“屉”。抽屉

    及薨,帝常思见之,遂为通替棺,欲见则引替睹尸。——《南史·宋·孝武殷淑传》

    十娘取钥开锁,内皆抽替小箱。——《警世通言》

    介词

    (1) 为;给 。

    (2) 如:替人受罪;替我去商店买东西

    (3) 同,和

    天下多少“斯文”,若论起肚子里来,正替你一般哩。——《西游记》

    量词

    (1) 次、批、起。

    (2) 如:一替两替(一次两次);替另(再一次)

    英文翻译

    change, replace, substitute for

    方言集汇

    ◎ 粤语:tai3
    ◎ 客家话:[梅县腔] ti5 tai5 [海陆丰腔] ti5 tai5 (toi5) [客英字典] tai5 ti5 te5 [台湾四县腔] ti5 tai5 (toi5) [东莞腔] tai5 [宝安腔] tai5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ti4
    ◎ 潮州话:t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二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計齊開去聲開口四等tʰieitheh/th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