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心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思念,怀念。
三国 魏 曹操 《祀故太尉桥玄文》:“奉命东征,屯次乡里,北望贵土,乃心陵墓。裁致薄奠,公其尚饗!”参见“ 乃心王室 ”。
引证解释
⒈ 思念,怀念。参见“乃心王室”。
引三国魏曹操《祀故太尉桥玄文》:“奉命东征,屯次乡里,北望贵土,乃心陵墓。裁致薄奠,公其尚饗!”
乃心的网络释义
乃心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代词
(1) 你,你的
余嘉乃勋。——《左传·僖公十二年》
几败乃公事。——《汉书·高帝纪上》
谁谓乃公勇者?——《史记·淮南衡山传》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父亲)。——陆游《示儿》
(2) 又如:乃父(乃翁。你的父亲);乃祖(你的祖父;先祖);乃公(你的父亲);乃兄
(3) 他的
乃心在咸阳。—— 曹操《蒿里行》
(4) 又如:乃眷(他的妻子);乃尊(尊称别人的父亲);乃老(他的父亲);乃堂(他的母亲)
(5) 此,这个
吾闻之,五子不满隅,一子可满朝,非乃子耶?——《晏子春秋》
(6) 又如:乃今(如今;从今);乃者(往日;从前)
(7) 这样,如此
子无乃称。——《庄子·德充符》
(8) 又如:因山势高峻,乃在山腰休息片刻;乃尔(如此;这样);乃若(至于)
动词
(1) 是,就是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2) 又如:真乃英雄好汉;失败乃成功之母;乃是(却是)
副词
(1) 刚刚,才,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
九月…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春秋经·定公十五年》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聊斋志异·狼三则》
(2) 只,仅仅 。如:唯虚心乃能进步
(3) 竟,竟然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何怪也!——唐· 韩愈《师说》
(4) 却
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却每天寻找可买的合适的土地房屋。)——汉· 刘向《列女传》
(5) 于是;就
屠乃奔倚其下。——《聊斋志异·狼三则》
乃令张仪佯去 秦,厚币委质事 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婉贞挥刀奋斫…敌乃纷退。——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6) 又如:乃遂(就,于是);乃其(于是,就)
连词
可是,然而
时夫仆具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徐霞客游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nai1 [海陆丰腔] nai1 nai3 [台湾四县腔] nai1 nai3 [客英字典] nai3 ne3 [客语拼音字汇] nai1 [梅县腔] nai1 [东莞腔] lai3 [宝安腔] lai1
◎ 潮州话:nai6 nai2 a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乃 | 奴亥 | 泥 | 咍 | 上聲 | 賄 | 開口一等 | 蟹 | 咍 | nɒi | naix/noj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 同本义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
其祀中霤,祭先心。——《吕氏春秋》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心腹之病(致命之祸;隐患);心上刃(“忍”字的拆写);心肝肐蒂(心肝宝贝);心气(中医指心脏的功能);心系(系悬心脏于胸腔中的筋脉);心脾(心脏与脾脏)
(4) 内心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诗·小雅·杕杜》
(5) 又如:心悦情服(真心乐意地情愿或服从);心香(敬事鬼神,心笃意诚,同于焚香);心苗(心意;心愿)
(6) 心中。心里 。如:心喻口,口喻心(自己反复思量、揣度);心肝道儿(心思。亦指财欲);心甜的(心爱);心丧(心里悼念)
(7) 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心之官则思。——《孟子》
(8) 又如:心猿智慧(喻头脑机敏灵活);心拙口夯(心笨口笨);心坌(愚笨);心知(心智)
(9) 思想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小雅·巧言》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汝心之固。——《列子·汤问》
心乐之。——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用心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10) 又如:心量(志气;抱负);心体(指思想);心识(意识);心想(思想;感情);心裁(指思想,主意);心用(思想行为)
(11) 精神 。如:心神惝恍(神志不清,迷迷糊糊);心神仿佛(心神恍惚不安);心猿(比喻心神如猿猴般变化难以控制);心体(精神与肉体)
(12) 心绪;心情 。如:心猿难系(喻人心思散乱,难于把握);心荒撩乱(心荒意乱);心惊骨软(神态惶恐);心持两端(分心,心绪不集中)
(13) 思虑;谋划 。如:心重(思虑太多);心趄(变心;不遵守诺言);心模(揣测;估量)
(14) 中心,中央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5) 又
当心画
波心荡。——宋· 姜夔《扬州慢》
(16) 又如:心号(兵卒上衣前后的标志符号);心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简称。以其概括了《般若经》的核心,故称);心子;心脏;江心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m1 [东莞腔] sim1 [梅县腔] sim1 [陆丰腔] sim1 [沙头角腔] sim1 [海陆丰腔] sim1 [宝安腔] sim1 [客语拼音字汇] xim1 [台湾四县腔] sim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心 | 息林 | 心 | 侵A | 平聲 | 侵 | 開口三等 | 深 | 侵A | sĭĕm | si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