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觀

zhǔ guān [zhu guan]
繁体 主观

词语释义

主观 zhǔguān

(1) 受个人偏见或局限性所限定的一特定的人所特有的

主观印象

(2) 由脑子或感官感觉内部的条件而引起,而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产生的

主观感觉

(3) 艺术和艺术家、作品等表现个人的观点或感情的

主观艺术

(4) 主观的事物

近代哲学中对个体和主观过分强调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1.指人的意识、精神。与“客观”相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观和客观是对立的统一,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并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八:“由主观立论,一切真理--从物质的经济生活到心灵的精神生活--都密切依傍于‘实际’。”

主觀的国语词典

根据自己的认知对事物作判断,而不求符合实际状况。

如:「他考虑事情往往流于主观,而忽略了客观环境。」

主觀的网络释义

主观

  • 通常语境中的主观是指人的一种思考方式,与“客观”相反。所谓“主观”就是表面现象,凭借自己的观点。未经分析推算,下结论、决策和行为反应,暂时不能与其他不同看法的人仔细商讨,称为主观。

主觀的翻译

英语: subjective
德语: eigeneMeinung(subjektivohneandereSichtweisezuberücksichtigen)(S,Psych),eigeneSichtweise(subjektivohneandereSichtweisezuberücksichtigen)(S,Psych),eigenenStandpunkt(subjektivohneandereSichtweisezuberücksichtigen)(S,Psych),eigeneMeinunghaben(subjektivohneandereSichtweisezuberücksichtigen)(V,Psych),subjektiveMeinunghaben(subjektivohneandereSichtweisezuberücksichtigen)(V,Psych),subjektiv,eigen(Adj,Psych)
法语: subjectif

汉字详情

zhǔ [zhu]
部首: 108
笔画: 5
五笔: YG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G
四角: 00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点燃的火把。下面是木材。“主”是“炷”的本字。小篆字形从上往下依次为:火焰、油盏、灯台、灯座。本义:灯心)

(2) 同本义 。油灯上用来点火的灯草、纱、线等。后作“炷”

主,镫中火主也。——《说文》

(3) 君主 。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书·仲虺之诰》

今世之主。——《吕氏春秋·察今》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唐· 温庭筠《经五丈原》

畔主背亲。

(4) 又

欲斗两主。

共事之主。——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主驾(君主的车驾);主道(君主治国之道);主术(君主控制臣下的权术);主胙(帝业);主相(君主和相);主长(君上);主君(对一国之主的称呼);主位(君主的权位)

(6) 指立国一方的国君。旧史家以正统为帝,偏安为主 。如朱熹《资治通鉴纲目》以蜀为正统,故称“蜀”为“帝”,魏、吴为主

凡人主必审分。——《吕氏春秋·审分》

(7) 又如:主君(诸侯互相聘问的主国之君)

(8) 公主的简称

主( 平阳公主)见所侍美人,上弗悦。——《史记》

主家山第接云开,天子春游动地来。——唐· 李峤《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9) 又如:主第(公主的住宅);主国(公主的侯国);主傅(教导公主的女官)

(10) 主人;东道主

遂举觞对语,宾主无愧色。——《世说新语·方正》

主不能守。——《三国志·诸葛亮传》

(11) 又如:宾主;客随主便;主队;主婆(主人婆);主翁(犹主人);主客(主人与宾客);主党(主人一方的亲族);主父(婢妾、仆役对男主人之称);主人家(主人;特指店主人);主人婆(主人之妻)

(12) 控制者,支配者,财产或权力的所有者

场主积薪。——《聊斋志异·促织》

山塞中只有这个主。先除了此人,小喽另外何足为虑。——《水浒传》

(13) 又如:企业主;房主;车主

(14) 长官;首脑,首长

何时见府主,长跪向之啼。——唐· 元结《贫妇词》

若乘边守险,足为一方之主。——《世说新语·识鉴》

(15) 家长;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内有主也。——《太玄》

(16) 又如:主伯(古代指家长和长子);一家之主

(17) 事主,指当事人

凡被举擢官,于诰命署举主姓名,他日不如举状,则连坐之。——《宋史·选举志》

武大扯住 郓哥道:“还我主来!”——《水浒传》

(18) 又如:买主;卖主;失主;盟主

(19) 事物的根本

天下为主。——清· 黄宗羲《原君》

(20) 又

以君为主。

以刚为主。——《明史》

不主故常。——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1) 死人的牌位

上司批准下来,制主入祠,门首建坛。——《儒林外史》

(22) 上帝

有人从墓里把主移走了,我们不知道他们把他放在那里!——《圣经》

(23) 真主 。伊斯兰教教徒对其所信仰的主神的称呼

(24) 姓

动词

(1) 主持;掌管

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苹蘩。——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有劫贼杀财主,主者捕之。——《世说新语·政事》

轩辕之时,史有仓颉,主文之职。——《文心雕龙·史传》

主缚者亦然,不如何欲,缚时既先折筋骨。——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主苹蘩(指妻子主持家政);主闱(科举考试的主试官);主簿(主管文书);主藏(主管库藏财物);主业(主管产业);主章(古代掌管木材的官吏);主书(主管文书的官吏)

(3) 支持,提倡,主张

前所主唱。——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 又如:力主(极力主张);主坐(主使的人);主莫(主谋;力求);主画(主意;谋划)

(5) 寄住在

或谓孔子于 卫主痈疽,于 齐主侍人瘠环。——《孟子》

(6) 又如:主人家(旅馆;客店)

(7) 注重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论语》

(8) 保持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文选·宋玉·招魂》

(9) 主持婚约

主王姬者,必自公门出。——《谷梁传》

(10) 预示

齐王问大臣:“铜铁鸣,主何吉凶?——《三国志平话》

(11) 存心;萌生

我力斗二将不过,看看输与他。宋江收了军马,不知主何意。——《水浒传》

形容词

(1) 主要的 。如:主楼;主量子数;主潮(主要潮流);主客(主要的客人);主故(主顾);主的(主要目标);主因(主要的原因);主回路

英文翻译

master, chief owner; host; lord

方言集汇

◎ 粤语:zyu2
◎ 客家话:[宝安腔] zu3 [梅县腔] zhu3 [台湾四县腔] zu3 [客英字典] zhu3 [东莞腔] zu3 [海陆丰腔] zhu3 [客语拼音字汇] zu3 [沙头角腔] zu3 [陆丰腔] zhu3
◎ 潮州话:zu2(tsú)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之庾上聲合口三等tɕĭucjyox/tjuu
guān,guàn [guan]
部首: 706
笔画: 24
五笔: AKKQ
仓颉: TGBUU
四角: 46212

详细解释

guān

動詞

(1) (形聲。從見,雚( guàn)聲。本義:仔細看)

(2) 同本義

觀,諦視也。——《説文》

觀,視也。——《廣雅·釋詁一》

觀者如市。——《莊子·人間世》

觀于大海。——《莊子·秋水》

曹共公聞其駢脅,欲觀其裸;浴,薄而觀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易·係、繋辭下》

吴王從台上觀,見且斬愛姬,大駭。——《史記·孫子吴起列傳》

以人民往觀之者三二千人。——《史記·滑稽列傳》

啓窗而觀,雕欄相望焉。——明· 魏學洢《核舟記》

因得觀所謂石鍾、鐘 山中者。——宋· 蘇、囌軾《石鍾、鐘 山記》

(3) 又如:觀覷(觀看);觀占(觀瞻,觀看);觀玩(觀看賞玩);觀濤(觀賞浪潮);觀成(觀看成果)

(4) 觀察,審察

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戰國策·秦策》

吾觀晋公子之從者,皆足以相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故爲之説,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説》

(5) 又如:參觀(實地觀察);綜觀(綜合觀察);坐井觀天;觀過知仁(觀察一個人所犯錯誤的性質,就可了解他的爲人);觀時(察看時機)

(6) 示範;顯示

諸侯之師觀兵于鄭東門。——《左傳·哀公十一年》

嘉量既成,以觀四國。——《周禮·冬官》

饗賜單于,觀以珍寶。——《漢書·宣帝紀》

(7) 又如:觀治(顯示治績);觀民(顯示于民);觀世(嚮世人顯示);觀示(示範)

(8) 游覽 。如:觀游(觀賞游覽);觀池(供游觀的池沼);觀山玩水(游山玩水)

(9) 玩賞;觀賞

公將如棠觀魚。——《左傳·隱公元年》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宋· 範仲淹《岳陽樓記》

(10) 又如:觀風(亦作“關風”。觀賞風光;望風);觀樂(觀賞玩樂;欣賞音樂);觀玩(觀賞玩味)

(11) 佛家語 。如:觀心(佛家語。指内觀自己的心性);觀法(佛家語。指探究真理于一心);觀照(佛家語。用智慧來照明真理)

(12) 通“勸” 。如:觀王(勸説帝王)

(13) 閲讀

余因得遍觀群書。——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姑俟异目觀。——清· 袁枚《黄生借書説》

名詞

(1) 容飾,外觀 。如:觀美(外觀美好)

(2) 景象,情景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宋· 範仲淹《岳陽樓記》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3) 又如:奇觀(雄偉美麗而又罕見的景象或出奇少見的事情);舊觀(原來的樣子);改觀(改變原來的樣子);壯觀(壯麗的景象);大觀(氣勢宏大的景象)

(4) 對事物的認識,看法 。如:世界觀;人生觀;樂觀;悲觀;觀化聽風(希望看到良好的政治教化)

(5) 另見 guàn

guàn

名詞

(1) 古代天子、諸侯宫門外張示法令的地方。同“闕”

觀謂之闕。——《爾雅·釋宫》郭璞注:“ 孫炎曰:‘宫門雙闕,舊章懸焉,使民觀之,因謂之觀。’”。

出游于觀之上。——《禮記·禮運》

是以鳳凰來信,集羽族于觀闕,肉角馴毛宗于外囿。——《後漢書·班固傳·典引》

(2) 又如:觀闕(古代帝王宫門前的兩座樓台);觀魏(即觀闕)

(3) 台榭

宫室不觀,舟車不飾。——《左傳·哀公元年》

大王見臣列觀。——《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若稍飾以樓觀亭榭,與江山相發、髮揮,自當、噹高出金山之上矣。—— 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4) 又如:觀台(台榭);觀榭(亭台樓榭);觀閣(亭台樓閣)

(5) 鳥名。通“鸛” 。如:觀雀(鸛和雀);觀諱(鳥名)

(6) 京觀 。如:築觀(建築京觀)

(7) 道教的廟宇

臣請本道定寺爲三等,觀爲二等。上寺留僧二十一,上觀道士十四。——《新唐書·李叔明傳》

玄都觀裏桃千樹,盡、儘是劉郎去後栽。——唐· 劉禹錫《戲贈看花君子》

不税于官,不隸于宫觀之籍。——顧炎武《復、複庵記》

(8) 又如:白雲觀;觀寺(寺觀);觀宇(道觀佛寺);觀闕(指廟宇)

(9) 古國名 。如:觀國(在今頓丘衛縣)

(10) 通“鸛”。雚雀鳥

彼視三釜三千鍾、鐘 ,如觀雀蚊虻相過乎前也。——《莊子·寓言》

(11) 姓。春秋楚有觀射父

(12) 另見 guān

英文翻译

see, observe, view; appearance

方言集汇

◎ 粤语:gun1 gun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on1 kwan1 [东莞腔] gon1 gon5 [海陆丰腔] gon1 kwan1 [宝安腔] gon1 [沙头角腔] gon1 [客英字典] kwan1 gwon1 gon1 [陆丰腔] gon1 [梅县腔] gwon1 gwon5 [客语拼音字汇] gon1 gon4 guon1 guon4 [梅县腔] gwo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丸平聲合口一等kuankuɑ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