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脑

zhǔ nǎo [ zhu nao]
繁体 主腦
注音 ㄓㄨˇ ㄋㄠ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主脑 zhǔnǎo

(1) 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部分;主旨

control centre;centre of operation;substance

(2) 主要的决策人或首脑

leader;chief

词语解释

  1. 主旨;中心。

    《朱子语类》卷三四:“盖上三句是箇主脑,艺却是零碎底物事。”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立主脑》:“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 梁启超 《答飞生》:“此实 飞生 全论之主脑,亦近时报界之趋向也。”

  2. 指首领,领导人。

    冯自由 《光复会》:“自 陶成章 在 上海 医院被刺,遂丧失其主脑,势渐瓦解。” 郭沫若 《海涛集·南昌之一夜》:“那个组织里面,包含着 刘伯承 、 李立三 、 彭湃 和其它的主脑人物。”

引证解释

⒈ 主旨;中心。

《朱子语类》卷三四:“盖上三句是箇主脑,艺却是零碎底物事。”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立主脑》:“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
梁启超《答飞生》:“此实飞生全论之主脑,亦近时报界之趋向也。”

⒉ 指首领,领导人。

冯自由《光复会》:“自陶成章在上海医院被刺,遂丧失其主脑,势渐瓦解。”
郭沫若《海涛集·南昌之一夜》:“那个组织里面,包含着刘伯承、李立三、彭湃和其它的主脑人物。”

主脑的国语词典

最重要的,具有决定作用的人或事物。

如:「幕后主脑」。

主脑的网络释义

主脑

  • 主脑就是游戏《龙与地下城》中夺心魔社会的控制核心。是其所在的灵吸怪群落的物质与精神核心,它是心灵力量专家与储存这个群落中技术与历史的活仓库,以及顾问(或者更常见的,是这个群落的领导者)。
  • 主脑造句

    尔后,又得古道法传承,在外星主脑和古道法的双重守护中,绝症不药而愈。
    如今穿的是主脑自动遮丑系统的衣服,一般穿这两件衣服上街都会被人叫做裸奔。
    如果说工业是主脑,那末农业就是工业发展的基础。
    我们支持主脑和他的脑虫们拥有紧密联系的说法。
    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
    编导是知识类影视创作的主脑,创新思维是编导构思的核心。
    连串绑架事件的幕后主脑乃一名叫火狼的野心家。
    在这个半径中,主脑能够感知到所有有思想生物的存在,只要有敌人试图入侵灵吸怪橘络主脑就能迅速侦测到入侵者的位置并派出灵吸怪进行狙击。
    在丰富却失之庞杂、珍稀却缺少主脑的素材面前,如何提要钩玄,赋予文献片一个活的灵魂,是对编导功力的考量。
    主脑离线时,泰斯拉的双膝猛地内扣,虚弱地呻吟一声,请求他们摘除那华美的项圈。
    他是我们团队的主脑,也是诚恳、努力、可靠的员工。
    当中次被告因愿意作“金手指”,顶证主脑而获得减刑,亦令首被告因而愿意改为认罪及供出主脑。
    特别的三钮扣设计。两位主脑为了创作呕心沥血、互相撕杀的场面出现了!
    活体计算机所在的密室里,这台因维主脑沸腾着,很像是在发怒。
    不过,近日因为堡垒和百仕通上市,令私募基金主脑的税务安排成为了备受争议的话题。这些主脑都使用会计伎俩,去避过缴交税率高达百分之三十五的入息税。
    你将会遇到这种情况,一个曾经是卖茶壶和婴儿服装的妇女突然间就成为一个电子产品的主脑人物。
    当主脑退出连线时,泰斯拉的双膝瞬间软了下来。
    并以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家李渔的“立主脑”说对此分析加以提纲挈领式的升华,将《俄》剧的编剧法理出一条清晰而新颖的脉络。
    李渔所主张的立一人一事为作品主脑的故事先行理念在其拟话本中表现突出。
    主脑是游戏中的目的是想在有限的尝试一些秘密代码。

    汉字详情

    zhǔ [zhu]
    部首: 108
    笔画: 5
    五笔: YG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G
    四角: 00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点燃的火把。下面是木材。“主”是“炷”的本字。小篆字形从上往下依次为:火焰、油盏、灯台、灯座。本义:灯心)

    (2) 同本义 。油灯上用来点火的灯草、纱、线等。后作“炷”

    主,镫中火主也。——《说文》

    (3) 君主 。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书·仲虺之诰》

    今世之主。——《吕氏春秋·察今》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唐· 温庭筠《经五丈原》

    畔主背亲。

    (4) 又

    欲斗两主。

    共事之主。——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主驾(君主的车驾);主道(君主治国之道);主术(君主控制臣下的权术);主胙(帝业);主相(君主和相);主长(君上);主君(对一国之主的称呼);主位(君主的权位)

    (6) 指立国一方的国君。旧史家以正统为帝,偏安为主 。如朱熹《资治通鉴纲目》以蜀为正统,故称“蜀”为“帝”,魏、吴为主

    凡人主必审分。——《吕氏春秋·审分》

    (7) 又如:主君(诸侯互相聘问的主国之君)

    (8) 公主的简称

    主( 平阳公主)见所侍美人,上弗悦。——《史记》

    主家山第接云开,天子春游动地来。——唐· 李峤《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9) 又如:主第(公主的住宅);主国(公主的侯国);主傅(教导公主的女官)

    (10) 主人;东道主

    遂举觞对语,宾主无愧色。——《世说新语·方正》

    主不能守。——《三国志·诸葛亮传》

    (11) 又如:宾主;客随主便;主队;主婆(主人婆);主翁(犹主人);主客(主人与宾客);主党(主人一方的亲族);主父(婢妾、仆役对男主人之称);主人家(主人;特指店主人);主人婆(主人之妻)

    (12) 控制者,支配者,财产或权力的所有者

    场主积薪。——《聊斋志异·促织》

    山塞中只有这个主。先除了此人,小喽另外何足为虑。——《水浒传》

    (13) 又如:企业主;房主;车主

    (14) 长官;首脑,首长

    何时见府主,长跪向之啼。——唐· 元结《贫妇词》

    若乘边守险,足为一方之主。——《世说新语·识鉴》

    (15) 家长;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内有主也。——《太玄》

    (16) 又如:主伯(古代指家长和长子);一家之主

    (17) 事主,指当事人

    凡被举擢官,于诰命署举主姓名,他日不如举状,则连坐之。——《宋史·选举志》

    武大扯住 郓哥道:“还我主来!”——《水浒传》

    (18) 又如:买主;卖主;失主;盟主

    (19) 事物的根本

    天下为主。——清· 黄宗羲《原君》

    (20) 又

    以君为主。

    以刚为主。——《明史》

    不主故常。——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1) 死人的牌位

    上司批准下来,制主入祠,门首建坛。——《儒林外史》

    (22) 上帝

    有人从墓里把主移走了,我们不知道他们把他放在那里!——《圣经》

    (23) 真主 。伊斯兰教教徒对其所信仰的主神的称呼

    (24) 姓

    动词

    (1) 主持;掌管

    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苹蘩。——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有劫贼杀财主,主者捕之。——《世说新语·政事》

    轩辕之时,史有仓颉,主文之职。——《文心雕龙·史传》

    主缚者亦然,不如何欲,缚时既先折筋骨。——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主苹蘩(指妻子主持家政);主闱(科举考试的主试官);主簿(主管文书);主藏(主管库藏财物);主业(主管产业);主章(古代掌管木材的官吏);主书(主管文书的官吏)

    (3) 支持,提倡,主张

    前所主唱。——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 又如:力主(极力主张);主坐(主使的人);主莫(主谋;力求);主画(主意;谋划)

    (5) 寄住在

    或谓孔子于 卫主痈疽,于 齐主侍人瘠环。——《孟子》

    (6) 又如:主人家(旅馆;客店)

    (7) 注重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论语》

    (8) 保持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文选·宋玉·招魂》

    (9) 主持婚约

    主王姬者,必自公门出。——《谷梁传》

    (10) 预示

    齐王问大臣:“铜铁鸣,主何吉凶?——《三国志平话》

    (11) 存心;萌生

    我力斗二将不过,看看输与他。宋江收了军马,不知主何意。——《水浒传》

    形容词

    (1) 主要的 。如:主楼;主量子数;主潮(主要潮流);主客(主要的客人);主故(主顾);主的(主要目标);主因(主要的原因);主回路

    英文翻译

    master, chief owner; host; lord

    方言集汇

    ◎ 粤语:zyu2
    ◎ 客家话:[宝安腔] zu3 [梅县腔] zhu3 [台湾四县腔] zu3 [客英字典] zhu3 [东莞腔] zu3 [海陆丰腔] zhu3 [客语拼音字汇] zu3 [沙头角腔] zu3 [陆丰腔] zhu3
    ◎ 潮州话:zu2(tsú)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之庾上聲合口三等tɕĭucjyox/tjuu
    nǎo [nao]
    部首: 444
    笔画: 10
    五笔: EYBH
    五行:
    仓颉: BYUK
    四角: 7027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脑髓)

    (2) 同本义

    匘,头髓也。从匕,匕,相比著也。巛象发,囟象脑形。——《说文》。按,囟头会匘盖也。字亦作腦。

    蹙于(脑)而休于气。——《考工记·弓人》

    其荣发也。——《素问·五藏生气篇》。注:“脑为髓海。”

    人精在脑。——《春秋元命苞》

    晋侯梦与 楚子搏, 楚子伏己而盐其脑,是以惧。——《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3) 形状或颜色像脑髓的东西 。如:豆腐脑儿

    (4) 头部

    云台之高,堕者拆脊碎脑。——《淮南子·俶真》

    (5) 又如:脑箍(用刑时套在头上的刑具);脑揪(揪住头发);摇头晃脑;脑瓜;脑杓(头的后部);脑后(头的后部)

    (6) 脑力 。如:脑气(犹脑力。亦指智慧);脑精(脑力的精髓)

    (7) 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 。如:樟脑;薄荷脑

    英文翻译

    brain

    方言集汇

    ◎ 粤语:nou5
    ◎ 潮州话:nau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