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剂

wán jì [ wan ji]
繁体 丸劑
注音 ㄨㄢˊ ㄐ一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丸剂 wánjì

(1) 一种小球形的或圆团状的药,糖皮可有可无,供整粒吞服用

pill

词语解释

  1. 药物制剂的一种,把药物粉末加入赋形剂(如水、蜜、糊、液状葡萄糖等),混合调制成圆粒形的成药。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天晓诸人出市》:“有浮铺早卖汤药二陈汤,乃调气降气并丸剂安养元气者。”

引证解释

⒈ 药物制剂的一种,把药物粉末加入赋形剂(如水、蜜、糊、液状葡萄糖等),混合调制成圆粒形的成药。

宋吴自牧《梦粱录·天晓诸人出市》:“有浮铺早卖汤药二陈汤,乃调气降气并丸剂安养元气者。”

丸剂的国语词典

小球形或椭圆形的固体制剂。凡各种生药粉末、浸膏、化学药品以及其他有特殊气味的药品,都可制成丸剂,方便服用。

丸剂的网络释义

丸剂

  • 丸剂:中药制剂
  • 丸剂:中医基础术语
  • 丸剂造句

    之后,合剂、丸剂、散剂、软胶囊及滴眼剂也相继通过国家认证。
    必要时应压碎丸剂,并加蜂蜜调服。
    本发明可制成丸剂、片剂、颗粒剂或胶囊等剂型。
    包衣:颗粒、丸剂保护层、备色、缓释、薄膜、肠溶包衣等。
    结果所制得的微丸剂在人工胃液中耐酸力良好,在人工肠液中的溶出迅速而且完全。
    黄连素片或氟哌酸胶囊可治疗因肠道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腹泻,可可选用中药类丸剂治疗,如藿香正气丸、保济丸、救必应胶囊等。
    大剂量的铁能导致便秘,恶心和胃疼,服用过大剂量的补铁丸剂可能会中毒,甚至致命,特别是对儿童。
    这麽移动下我的时间继续了我的按摩和生有羽毛的划尾桨下他的腿部背面的合剂,时常回到他的小丸剂给他们一个快的轻触。
    由丹参、三七、冰片三味药组成的复方丹参滴丸,从“丸散膏丹神仙也难辨”的传统剂型,变成只有小米粒大、直接口服或者含服的滴丸剂型。
    在这些情况下,需要固定剂量的联合片剂(二合一或三合一丸剂)。
    当做在我之前让了对抗他的小丸剂的我手指使吃草拿他更角的,不过这次他们更时常被胳肢。
    比较片剂和丸剂中黄芩苷的溶出速率,考察成型工艺对药物溶出的影响。
    测定比较了参苏饮袋泡剂、丸剂及汤剂水溶出率、含糖量和总挥发油含量;
    如丸剂、片剂的外观应完整光洁、硬度适宜,无碎片,粘连、变色发霉等现象。
    目前药物的成品形式主要有片剂、丸剂和胶囊等几种,而其中胶囊的应用最为广泛。
    目的探讨中药丸剂的优势特点。
    然后我再一次开始胳肢他的小丸剂,股和处女洞。
    本机用以制药、食品行业为片剂、丸剂包裹糖衣,也可用作滚炒豆粒,果品类成熟之用。
    目的:探讨增率汤(中药合剂)与心宝丸(中药丸剂)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疗效对比。
    方法对丸剂的市场概况、物料及其结构基础进行分析,并作文献调研。

    汉字详情

    wán [wan]
    部首: 103
    笔画: 3
    五笔: V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KNI
    四角: 500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反体指事。小篆是仄的反写。本义:小而圆的物体)

    (2) 同本义

    丸,圜也。——《说文》

    五六月累丸二不坠。——《庄子·达生》

    市南宜僚弄丸。——《庄子·徐无鬼》

    首衔铜丸。——《后汉书·张衡传》

    机发吐丸。

    (3) 又如:鱼丸;肉丸;丸熊(形容母善教子。唐朝柳仲郢幼年好学,其母曾和熊胆丸,让其夜嚼以助勤促学);丸丹(圆粒状丹药);丸散(中药的丸剂、粉剂之属);丸熊(用熊胆和制的药丸);丸散膏丹(中药各种型剂的总称)

    (4) 特指弹丸

    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唐· 李白《少年子》

    (5) 小球 ,泛指球形的小东西。如:丸转(如丸转动,比喻圆滑);丸鼓(以铜丸击鼓);丸泥(一种泥丸)

    (6) 量词

    三次,三丸俱吞了。——《西游记》

    (7) 又如:一次吃三丸;此药每服两丸

    (8) 指鸟卵

    流沙之西,丹山之南,有凤之丸,沃民所食。——《吕氏春秋·本味》

    (9) 姓

    动词

    (1) 揉物使成小球形

    行者道:“要丸药。”——《西游记》

    熟剂与面剂相似,方可丸擀。——沈继孙《墨法集要·锤练》

    (2) 完

    丸,完也。——《广雅》

    英文翻译

    small round object; pellet, pill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2 jyun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yan2 [沙头角腔] jen2 [宝安腔] jen2 [海陆丰腔] ren2 [台湾四县腔] jen2 [梅县腔] jan2 [东莞腔] jen2 [客英字典] jen2
    ◎ 潮州话:in5(î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官平聲合口一等ghuan/huanɣuɑn
    [ji]
    部首: 208
    笔画: 8
    五笔: YJJH
    五行:
    仓颉: YLLN
    四角: 02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刀,齐声。“齐”亦兼表字义。本义:剪齐)

    (2) 同本义

    剂,齐也。——《说文》

    剂,剪齐也。——《后汉书·刘梁传》注

    其命剂也。——《太玄·永》。注:“剪绝也。”

    永不轨,其命剂也。——《太玄·永》

    剂,剪齐也。——《尔雅》。郭璞注:“南方人呼剪刀为剂刀。”

    (3) 割

    豫让剂面而变容,吞炭为哑。——《新书》

    (4) 调节;调和

    家之所有为剂。——清· 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调剂;剂和(调药;调和);剂救(调和弥补);剂调(调节)

    名词

    (1) 古代买卖时用的契券

    以两剂禁民狱。——《周礼·大司寇》。注:“今券书也。”

    正之以傅别约剂。——《周礼·士师》。注:“各所持券也。”

    听买卖以质剂。——《周礼·小宰》。注:“谓两书一札,同而别之,长曰质,短曰剂。”

    大市以质,小市以剂。——《周礼》

    (2) 分剂,一定的分量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三国志》

    (3) 剂子 。如:面剂儿

    (4) 制剂。能产生化学反应、物理效应或生物效应的物质;主要的有效成分 。如:杀虫剂;催化剂;冷冻剂;乳剂;试剂;毒剂;氧化剂;指示剂

    (5) 指多味药合成的药剂 。如:剂料(按一定分量和比例调制而成的药料);针剂;丸剂;麻醉剂;利尿剂;催吐剂

    量词

    用于若干味药配制的汤药 。如:一剂中药

    英文翻译

    medicinal prepar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zai1
    ◎ 潮州话:z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