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

lín zī [ lin zi]
繁体 臨淄
注音 ㄌ一ㄣˊ ㄗ

词语释义

齐国 故城,属山东省淄博市市辖区,地处鲁中丘陵与鲁北平原交接地带,位于淄博市东北部。在8000年以前,临淄后李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创造了后李文化;距今6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临淄淄河、乌河两岸人烟稠密、生产发达,已发现齐陵薛家等12处大汶口文化遗址;距今4000多年的山东龙山文化时期,临淄开始出现规整的城邑,有了成体系的礼制,创造了发达的早期文明,临淄有桐林-田旺、董楮、于家庄等20处龙山文化遗址。

词语解释

  1. 齐国 故城。在 山东省 淄博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周 初封 吕尚 于 齐 ,建都于此,名 营丘 , 齐胡公 迁都 薄姑 , 齐献公 元年又迁回,称 临淄 。 春秋 战国 时先后作为 姜齐 与 田齐 的国都达630多年,是当时东方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亦为列国中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故城包括大城与小城两部分,总面积达15馀平方公里。城内文化遗存丰富。城东北有 韶院村 ,传为 孔子 在 齐 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之地。解放后故城内设临淄文物管理所,辟有出土文物陈列室。

引证解释

⒈ 齐国故城。在山东省淄博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周初封吕尚于齐,建都于此,名营丘,齐胡公迁都薄姑,齐献公元年又迁回,称临淄。春秋战国时先后作为姜齐与田齐的国都达630多年,是当时东方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亦为列国中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故城包括大城与小城两部分,总面积达15馀平方公里。城内文化遗存丰富。城东北有韶院村,传为孔子在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之地。解放后故城内设临淄文物管理所,辟有出土文物陈列室。

临淄造句

长寿二年腊月丁卯,改封临淄郡王。
齐都临淄是这一时代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代表,城内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对外贸易活动频繁。
疯狂寻宝记临淄区稷下小学三年级二班。
中国大陆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的邮政编码是。
董事长高庆昌原为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经委副主任,此前曾先后在临淄制酸厂任副厂长、临淄刺绣厂任厂长。
王子凌一众踏足柳街,都城晚市,繁盛兴旺,灯火完全照亮了大街,王子凌暗道不愧是名都大邑啊!此街原是柳街后来只因建立了有“临淄第一风月场”。
可听说韩信率领的汉军突然袭击了驻扎在历下的齐国军队,并且打到了齐国首都临淄时,齐国人认为郦食其欺骗了他们,便用开水煮死了郦食其。
现在,足球起源地和蹴鞠已成为淄博临淄乃至中国一张耀眼的名片。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休闲生活的视角对中国古代临淄蹴鞠与休闲生活的关系进行探讨。
而这件事,也成了整个临淄县的老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且这个话题也的确如米老爷子所愿,经久不衰的持续了近二十年。
据临淄齐文化研究中心王金智主任介绍,扁鹊是战国时的医学家,齐国人。
命名,是因为国都临淄东北的淄河南岸有一处天下名泉“天齐渊”。
齐都临淄城处处张灯结彩,朝歌夜弦一派节日景象。
首先,介绍临淄城的得名、地理位置及都城的兴建。
李旦之子、临淄王李隆基率兵讨乱,诛韦后及安乐公主,于是睿宗李旦即皇帝位,立临淄王李隆基为皇太子。
从上海长途汽车总站发车到淄博的车能到临淄么?要多久?
临淄城中还在负隅顽抗的其他高手看到这一幕,顿时面若死灰,一些人直接放弃抵抗,化作了金色流光投入到了千层白莲之上。
齐国“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以工商立国,济水在以齐都临淄为中心的国内国外商业网。
也不知何种原因,偏偏齐宣王举棋不定,竟迟迟没有决策,临淄官场市井间议论蜂起,比自己国家出了事还急色。
乐毅则不给敌军以喘息机会,率燕军乘胜前进,轻卒锐兵,长驱直入,一举攻克齐都临淄,齐闵王逃入莒城,仅以身免。

汉字详情

lín [lin]
部首: 101
笔画: 9
五笔: JTY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LLOA
四角: 28063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右边是人,左上角象人的眼睛,左下角象众多的器物。整个字形象人俯视器物的样子。本义:从高处往低处察看)

(2) 同本义

临,监临也。从卧,品声。——《说文》。按,隐几视下之称。》

临,视也。——《尔雅》

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上帝临女。——《诗·大雅·大明》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3) 又如:居高临下;如临深渊;临轩(在殿前平台上接见臣属);临下(从高望下);临见(居上视下看见)

(4) 引申为从上监视着

临长晋国者。——《国语·晋语》。注:“监也。”

今陛下君临四方。——《宋史·赵普传》

(5) 又如:临引(居上察下。今称监察);临制(监临控制;指皇后临朝称制);临政(亲理政务)

(6) 面对(上对下,尊对卑)

临众发政而治民。——《墨子·尚贤下》

把酒临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临表涕零。——诸葛亮《出师表》

执策而临之。——唐· 韩愈《杂说》

(7) 如:临川(面对川流);临穴(面对自己的圹穴。亦指面对(别人的)墓穴);临敌(面对敌人)

(8) 碰上, 逢着

临财无苟得,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9) 又如:临头(落到头上;当头);临风(迎风;当风);临谷(身临深谷。喻危险恐惧)

(10) 到,至。后常用作敬辞

临其穴。——《诗·秦风·黄鸟》

东临碣石(山名),以观沧海。—— 曹操《步出夏门行》

自往临视。——晋· 干宝《搜神记》

(11) 又

王即临之。

临溪而渔。——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12) 又如:光临;莅临;临按(亲临按问);临送(谓亲临送别);临讯(谓亲临审讯)

(13) 攻伐;胁制

君临函谷。——《战国策·西周策》。注:“犹守也。以临 韩魏。”注:犹伐也。”

(14) 又如:临军对阵(指战场上对峙交锋)

(15) 照着他人的字画书写或绘画

临书爱真迹。——姚合《秋夕遣怀》

中国画家自临摹旧作入手。——蔡元培《图画》

(16) 又如:临池(研习书法);临本(临摹原作的写本);临帖(照着字帖临摹)

(17) 治理、管理、统治 。

少欲,则能临其众。——《韩非子·十过》

上帝临女。(治理你们。)——《诗·鲁颂·閟宫》

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否?——《论语·雍也》

(18) 如:临人(治理百姓);临御(临视统御。指帝王治理天下而言)

(19) 靠近,逼近(多用于上对下,强对弱)

以临二周之郊,诛 周主之罪。——《战国策·秦策一》

临崩寄臣以大事。——诸葛亮《出师表》

(20) 又如:临没(将沉没时);临觞(将要喝酒的时候);临颖(临笔。指写信的时候)

(21) 临视(指位尊者对位卑者) 。如:临存(临视省问。多指地位高的人探问地位低的人);临问(亲临探问。卑者对尊者之敬辞)

(22) 置身(其中) 。如:临阵(身临战场)

介词

(1) 在…之前,在即将…的时候

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王勃《滕王阁序》

(2) 又如:临歧(临别时;分别);临文(指正在写文章的时候);临别;临行;临睡

英文翻译

draw near, approach; descend

方言集汇

◎ 粤语:lam4

宋本广韵

[zi]
部首: 331
笔画: 11
五笔: IVL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EVVW
四角: 32163

详细解释

名词

(1) 中国水名

(2) 今山东省内的淄河。源出莱芜县东北,流经临淄市东,过广饶县境,汇合小清河入海

(3) 山东省新泰县的羊流河

(4) 中国古州名 。隋置,治所在今山东省淄博市

(5) 〈形〉 黑色。通“缁”

不曰白乎?涅尔不淄。——《史记·孔子世家》

化白于泥淄。——《太玄·更》

在涅贵不淄。——崔瑗《座右铭》

英文翻译

river in Shandong province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i1 [海陆丰腔] zih1 [客英字典] zih1 [宝安腔] zu1 [台湾四县腔] zih1
◎ 潮州话:之余1(书)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側持平聲開口三等cri/trioʧĭ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