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节

zhōng jié [zhong jie]
繁体 中節
注音 ㄓㄨㄥ ㄐ一ㄝˊ

词语释义

谓守节秉义,中正不变。

中期。

专指四时仲月的中气,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合乎节奏。

合乎礼义法度。

中等的节操。

指中气和节气。

词语解释

  1. 谓守节秉义,中正不变。

    《易·蹇》:“《象》曰:大蹇,朋来,以中节也。” 孔颖达 疏:“得位居中,不易其节,故致朋来,故云以中节也。”

  2. 中期。

    《汉书·晁错传》:“ 秦 始乱之时,吏之所先侵者,贫人贱民也;至其中节,所侵者富人吏家也;及其末涂,所侵者宗室大臣也。”

  3. 中等的节操。

    《孔子家语·辩政》:“ 孔子 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兄事五人可以教悌矣,友事十一人可以举善矣:中节也,中人附矣,犹未足也。’” 唐 李华 《三贤论》:“ 萧 ( 萧颖士 )若百鍊之钢,不可屈折,当废兴去就之际,一死一生之间,而后见其大节;视听过速,欲人人如我,志与时多背,常见詬於人,取其中节之举,足可以为人师矣。”

  4. 指中气和节气。

    《晋书·律历志下》:“自此以降,暨於 秦 汉 ,乃復以孟冬为岁首,闰为后九月,九节乖错,时月紕繆。”

  5. 专指四时仲月的中气,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十年》:“ 魏 旧制,四时祭庙皆用中节,丙子,詔始用孟月,择日而祭。” 胡三省 注:“自 汉 以来,宗庙岁五祀,四孟及腊是也。 魏 初用中节,夷礼也。”

  6. 合乎礼义法度。

    《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后汉书·虞延传》:“﹝ 富宗 ﹞性奢靡,车服器物,多不中节。” 明 黄绾 《明道篇》卷一:“行之於身,无不中节,谓之道。”

  7. 合乎节奏。

    《淮南子·说林训》:“使但吹竽使工厌窍,虽中节而不可听。”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虎子盘旋宛转,无不中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晚霞》:“ 端 作前舞,喜怒随腔,俯仰中节。”

引证解释

⒈ 谓守节秉义,中正不变。

《易·蹇》:“《象》曰:大蹇,朋来,以中节也。”
孔颖达疏:“得位居中,不易其节,故致朋来,故云以中节也。”

⒉ 中期。

《汉书·晁错传》:“秦始乱之时,吏之所先侵者,贫人贱民也;至其中节,所侵者富人吏家也;及其末涂,所侵者宗室大臣也。”

⒊ 中等的节操。

《孔子家语·辩政》:“孔子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兄事五人可以教悌矣,友事十一人可以举善矣:中节也,中人附矣,犹未足也。’”
唐李华《三贤论》:“萧(萧颖士 )若百鍊之钢,不可屈折,当废兴去就之际,一死一生之间,而后见其大节;视听过速,欲人人如我,志与时多背,常见詬於人,取其中节之举,足可以为人师矣。”

⒋ 指中气和节气。

《晋书·律历志下》:“自此以降,暨於秦汉,乃復以孟冬为岁首,闰为后九月,九节乖错,时月紕繆。”

⒌ 专指四时仲月的中气,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十年》:“魏旧制,四时祭庙皆用中节,丙子,詔始用孟月,择日而祭。”
胡三省注:“自汉以来,宗庙岁五祀,四孟及腊是也。 魏初用中节,夷礼也。”

⒍ 合乎礼义法度。

《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后汉书·虞延传》:“﹝富宗﹞性奢靡,车服器物,多不中节。”
明黄绾《明道篇》卷一:“行之於身,无不中节,谓之道。”

⒎ 合乎节奏。

《淮南子·说林训》:“使但吹竽使工厌窍,虽中节而不可听。”
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中:“虎子盘旋宛转,无不中节。”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晚霞》:“端作前舞,喜怒随腔,俯仰中节。”

中节的国语词典

音乐合于节拍。比喻为适中节度。

中节的网络释义

中节

  • 中节,词语,读作zhongjie,指中气和节气。
  • 中节又有手指,手指除拇指外都分为3节,长指甲的那一节就是手指末节,中间的那节就是手指中节,连着手掌的那节就是手指近节。
  • 中节造句

    但传统转化方法用在平面网络中破坏了网络的平面性,使平面网络中节点和边都有容量的问题比仅边有容量的问题难。
    所以又叫麦秋,端午日用菖蒲泛酒,所以又称为蒲节;六月初六日于宋祥符年间因有天书再降,故名之为天贶节,五月五日,时序刚好是天中,所以名为天中节。
    我很不情愿地决定在旅途中节省每一分钱,所以在撒马尔罕,我只能在一家背包客旅馆找了一间宿舍入住。
    陈重阳说,淘宝电商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和他们一样既无经验又无资金的创业者加入,但与市场对接不够的硬伤,让他们在与淘宝老行家的“”中节节败退。
    但是,由于在这之前,皇帝削藩中忧柔寡断,用人不当,调度失调,所以在与燕王交战中节节败退。
    一年之中节日少,望眼欲穿屈指数。只好日日盼周五,周五到来周末度。开开心心乐无数,抛开工作无人诉。愿你周五心情好,快乐生活身边驻!
    几年后,人类又在和由外星人组成的星际联盟的战斗中节节失利,使得星际联盟势不可挡。
    潞安集团司马煤业公司秉承“艰苦奋斗、勤俭办矿”的石圪节精神,从建井伊始,就从“抠”中追求高效益、从“抠”中节能减耗,从点滴做起。
    二人进了寺中,沿着侧廊而行,一路上灯盏极少,勉强可以视物,想必寺中节俭,能省便省了。
    我要把自己打扮干净,我要忘记过去写字时的奢华,要在汉语中节约,我要在干净的净中只用两点水。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没有一种获利能及得上从我们的所有中节省下来的那样确切可靠。弗兰西斯·培根。
    最好的心态就是,结束在浪费中节约的情况,把浪费的时间和财物当成必交的学费,没有什么是不付出代价就可以成就的。你应该感到很幸运——还好,我现在可以结束这种局面,不必继续下去。
    老身也不消三智五猜,只一智便猜个中节。
    然而,日前连续七年间,这番八卦火星即将近袭的谣言,如同秋季肆散的恶性流行病毒一样在网际中节节生枝,污染着你通讯录中的每一个人。
    端午中国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较为通行的符咒有“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类。
    “着由宫中节省项下,发出内币银三百万两,交由户部陆续拨用,以收士饱马腾之效。
    芒中节气到,幸福围你绕,忙着收愿望,忙着种希望,忙着趋走烦恼,忙着收获喜悦,芒种来临,送你一颗种子,种下美好的希望,来日收获无数的愿望,芒中快乐。

    汉字详情

    zhōng,zhòng [zhong]
    部首: 101
    笔画: 4
    五笔: KHK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L
    四角: 50006

    详细解释

    zhōng

    名词

    (1) (指事。甲骨文字形,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

    (2) 同本义

    中,和也。——《说文》

    中离维纲。——《仪礼·大射仪》

    与太史数射中。——《周礼·射人》

    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故盛算之器即曰中。——《礼记·射义》

    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新书·属远》

    中有都柱。——《后汉书·张衡传》

    天门中断。——唐· 李白《望天门山》

    中通外直。——宋· 周敦颐《爱莲说》

    中轩敝者。——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

    中山峨冠而多髯者。

    (4) 又如:人中(人嘴上唇当中处);华中;中浣(农历每月中旬);中土(中原地区。古以冀州为中土,汉以来以河南为中土;中国);中天(天空的中央);中夕(夜半);中色(中央之色,即黄色);中甸(京都);中江(江流的中央);中非(指非洲中部地区)

    (5) 内,里面。与“外”相对

    五帝之中无传政。——《荀子·非相》

    儒有衣冠中。——《礼记·儒行》

    皮树中、闾中、虎中、兕中、鹿中,是也。——《礼记·乡射礼记》

    以益中外之累。——《后汉书·列女传》

    中有鲁人 冯三保者、精技击。——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事变中起。——清· 周容《芋老人传》

    (6) 又如:心中(心里);内中(里头);家中;水中;队伍中;中水(水中);中垢(尘垢之中)

    (7) 半;中途;半中腰

    夜中,星殒如雨。——《春秋》

    (8) 又如:中缀(中途停止);中夕(半夜);中分(从中间分开);中半(对半);中白(半白);中判(对半分开);中阪(半山坡);中夜舞(夜半起舞)

    (9) 方位名。泛指一个地区内或一个时期内,中间;居中

    晋太元中, 武陵人捕鱼为业。—— 陶渊明《桃花源记》

    (10) 又如:中门(内、外门之间的门);中阵(中陈、居中的阵地、营垒,一般为主帅所在地);中部(居中的部分);中处(适中的处所);中殿(居中的宫殿)

    (11) 指宫禁之内。亦借指朝廷

    赵高用事于中。——《史记》

    公来自中,天子所倚。——唐· 韩愈《祭董相公文》

    (12) 又如:中涓(皇帝亲近的侍从官);中侍(宫中的侍从官);中使(宫中派出的使者);中尚方(古代官署名。掌宫内营选杂作);中秘书(宫廷藏书);中书(皇宫中的藏书)

    (13) 内心

    忧从中来。——曹操《短歌行》

    (14) 又如:中顾(内心顾念);中私(内心的感情);中函(藏蓄于内心)

    (15) 中国的简称 。如:洋为中用;中美关系

    (16) 中国的本地人、居民或其后代 。如:中外皆宜

    (17) 内脏

    五中所主,何藏最贵。——《素问》

    (18) 中介人

    中央向严乡绅借二十两银子。——《儒林外史》

    (19) 又如:中见(见证人)

    (20) 姓

    形容词

    (1) 中等

    受中赏。——《战国策·齐策》

    中家以上。——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中才(中等才能);中则(中等。指田赋);中知(中等的才智);中币(中等品级的货币);中川(中等的河流);中平(中等,平常);中甲(金代科举考试成绩中等者);中兄(才德一般的兄长)

    (3) 〈方〉∶成,行,好

    正要与姐姐、姐夫商量了,往府里讨去,可是中么?——《二刻拍案惊奇》

    (4) 又如:中不中

    (5) 容易

    我是薛家丫头, 狄家媳妇,我的钱不中骗。——《醒世姻缘传》

    (6) 合适,适当

    是秦之计中, 齐燕之计过矣。——《战国策·齐策二》

    余观君疏于世故,而谋国无不中。——宋· 叶适《袁声史墓志铭》

    (7) 不偏不倚,正

    头颈必中。——《礼记·玉藻》

    衣冠不中,不敢以入朝。——《晏子春秋》

    (8) 通“忠”。忠诚

    难进而尽中。——《孝经·圣治》

    中和,祗庸孝友。——《周礼·春官·大司乐》

    中不上达。——《荀子·成相》

    (9) 另见 zhòng

    zhòng

    动词

    (1)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中其茎。——《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

    敌中则夺。——《荀子·彊国》。注:“击也。”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欧阳修《卖油翁》

    射者中。——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中而轻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幸啄不中。——《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中靶;猜中了;命中(射中);看中(经过观察,感觉合意);中雀(中目);中钩(上钩);中的(箭射中靶子);中鹄(射中靶子)

    (3) 受到;遭到

    欲中守法。——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 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说岳全传》

    (4) 又如:中霜(遭受霜冻);中酒(病酒;醉酒);中暍(中暑);中疾(生病);中恶(得急病);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5) 造谣;中伤

    好事者未尝不中。——《淮南子·原道》。注:“伤也。”

    欲以吏事中商。——《汉书·何武传》。注:“伤之也。”

    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史记》

    (6) 又如:中陷(中伤陷害);中人(伤害人)

    (7) 合于;符合

    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中音,合乎音律。)——《庄子·养生主》

    其曲中规。(它的曲度符合圆规所画出的标准。其,代车轮,相当于“它的”。中,动词,合乎。规,圆规。)——《荀子·劝学》

    木直中绳。

    不中于款。——《聊斋志异·促织》

    (8) 又如:中节(合乎规定);中墨(符合准绳);中准(符合水准);中水(符合水平面标准);中绳(符合墨线)

    (9) 考取;录取

    后来孟沂中了进士。——《二刻拍案惊奇》

    (10) 又如:中才(科举考试的中式之才);中元(高中);中签(填写考中者的标签);中榜(中式);中眉(中榜);中第(中选)

    (11) 得到

    这龟儿,就是中了头奖,什么人还想沾你一文钱吗?——沙汀《丁跛公》

    (12) 又如:中失(得失)

    形容词

    (1) 满,充满

    令其量中,必善美而已。——《汉书》

    (2) 又如:中寿(寿满)

    (3) 通“仲”。位居第二的

    中春,教振旅,司马以旗致民。——《周礼·夏官·司马》

    中祀大交霍山。——《尚书大传·虞夏传》。注:“中,仲也。”

    至中冬而盛。——《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4) 又如:中秋(秋季的第二个月);中春(春季的第二个月)

    (5) 另见 zhōng

    英文翻译

    central; center, middle; in the midst of; hit (target); attain

    方言集汇

    ◎ 粤语:zung1 zung3
    ◎ 客家话:[梅县腔] zhung1 zhung5 dung1 [宝安腔] zung1 | zung5 [客语拼音字汇] dung4 zung1 zung4 [客英字典] zhung1 zhung5 [东莞腔] zung1 zung5 [沙头角腔] zung1 zung5 [陆丰腔] zhung1 zhung5 [海陆丰腔] zhung1 dung1 zhung5 [台湾四县腔] zung1 dung1 zung5 [梅县腔] zung5
    ◎ 潮州话:dong1 dang1 dong3【潮阳】diong1. ~ .dio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陟弓東三平聲開口三等ţĭuŋtriung/tiung
    jié,jiē [jie]
    部首: 301
    笔画: 5
    五笔: AB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SL
    四角: 44227

    详细解释

    jiē

    (2) ——用于“节骨眼”、“节子”等复音词中

    (3) 另见 jié

    jié

    名词

    (1) (形声。从竹,即声。本义:竹节)

    (2) 同本义。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節,竹约也。——《说文》

    苞笋抽节。——左思《吴都赋》

    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晋书·杜预传》

    其于木也,为坚多节。——《易·说卦》

    (3) 又如:节根(草木的节与根);节旄(竹节上所缀牦牛尾饰物);节粉(竹节旁附着的白色粉末);节槎(树木上歧出的节);节次(依次,陆续;或程序,规程)

    (4) 骨节,节骨眼,关键

    客胜,则大关节不利。——《素问·至真要大论》

    人有十二节。——《素问·宝命全形论》

    彼节者有间。——《庄子·养生主》

    得失之节。——《吕氏春秋·慎行论》

    (5) 又如:节解(一种酷刑。将犯人的四肢骨节予以支解);节病(弊病。破绽);节拊(按摩骨节);节族(犹关节。节为关节;族为骨肉交错聚结的部位)

    (6) 节日,纪念日,也指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

    常恐秋节至。——《长歌行》

    (7) 又如:节下(节日期间);节导(仪仗队或在前开路的随从,警卫);节仪(节日礼物,节日赠送钱财的雅称);节朔(节日和朔日)

    (8) 气节;节操

    士大夫莫不敬节死制。——《荀子·王霸》

    屈节辱命。——《汉书·李广苏建传》

    壮其节。

    成此大节。——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爱听古人节义事。——清· 袁枚《祭妹文》

    (9) 又如:节义(节操与义行);节敬(节仪);节孝牌坊(古时经官府奏准为表扬节妇孝女而立的牌坊);节介(志节操守);节概(志节气概)

    (10) 节令,节气

    寒暑易节。——《列子·汤问》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 柳永《雨霖铃》

    (11) 又如:节序(时节的次第);节物(应时节的风物景色);节和(节令和顺);节分(季节的分际)

    (12) 节度

    寝食违节。——清· 方苞《狱中杂记》

    (13) 又如:节宣(一种养生的方法。指身体的劳逸要有一定的节度,才能使体内郁气顺畅地宣泄)

    (14) 礼节,有礼貌的行为

    长功之节。——《论语·微子》

    (15) 又如:节文(礼节;仪式);节法(礼节与法度)

    (16) 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

    司马握节以死,故书以官。——《左传·文公八年》

    持节云中,何日遣 冯唐?—— 苏轼《江城子》

    持节送匈奴使。——《汉书·苏武传》

    乘轺建节。——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幢节玲珑。——唐· 李朝威《柳毅传》

    (17) 又如:节钺(符节与斧钺。古代授与官员或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节帅(古代节度使的略称);节楼(节度使驻节办公的楼);节镇(即节度使);节印(符节和印信)

    (18) 节拍,节奏

    应节而舞。——《聊斋志异·促织》

    (19) 又如:节会(音乐的段落节奏);节调(节拍和音调);节变(指乐曲的节奏变化)

    (20) 由一整体分成的部分、段、区、片段或章节

    冲至第节。——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21) 又如:章节;音节;季节;时节;第二章第一节;节旨(文章的段落大意);节本(节录的本子)

    (22) 乐器名。拍板一类的乐器

    击节碎。——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3) 又如:节鼓(古乐器。形状似博局,中开圆孔,恰容其鼓,击之以节乐)

    动词

    (1) 减省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无论》

    节器用。——《左传·成公十八年》

    谨身节用。——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裁节邮传冗费。——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如:节啬(吝啬);节限(节约限制);节养(自奉俭省);节缩(节俭紧缩);节简(节俭简朴)

    (3) 节制;管束

    不以礼节之。——《论论》

    种树节四时之适。——《韩非子·难二》

    好廉自克曰节。——《周书·谥法》

    (4) 又如:节性(节制性情);节矜(节制约束而又刚毅坚强)

    (5) 调节

    节其流,开其源。——《荀子·富国》

    量词

    (1) 用于分段的事物。如:两节车厢;三节课

    (2) 另见 jiē

    形容词

    高峻的样子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山石满满。)——《诗·小雅·节南山》

    英文翻译

    knot, node, joint; se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zit3
    ◎ 潮州话:zak4 旧读:zat4 ,zoih4

    宋本广韵

    中节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