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將
词语释义
中将
(1) 军衔,低于上将,高于少将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1.中等才能的将领。《淮南子·兵略训》:“及至中将,上不知天道,下不知地利,专用人与势,虽未必能万全,胜鈐必多矣。”
中將的国语词典
中等才能的将领。
中將的网络释义
中将 (中将军衔)
中将 (汉语词语)
中將的翻译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zhōng
名词
(1) (指事。甲骨文字形,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
(2) 同本义
中,和也。——《说文》
中离维纲。——《仪礼·大射仪》
与太史数射中。——《周礼·射人》
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故盛算之器即曰中。——《礼记·射义》
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新书·属远》
中有都柱。——《后汉书·张衡传》
天门中断。——唐· 李白《望天门山》
中通外直。——宋· 周敦颐《爱莲说》
中轩敝者。——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
中山峨冠而多髯者。
(4) 又如:人中(人嘴上唇当中处);华中;中浣(农历每月中旬);中土(中原地区。古以冀州为中土,汉以来以河南为中土;中国);中天(天空的中央);中夕(夜半);中色(中央之色,即黄色);中甸(京都);中江(江流的中央);中非(指非洲中部地区)
(5) 内,里面。与“外”相对
五帝之中无传政。——《荀子·非相》
儒有衣冠中。——《礼记·儒行》
皮树中、闾中、虎中、兕中、鹿中,是也。——《礼记·乡射礼记》
以益中外之累。——《后汉书·列女传》
中有鲁人 冯三保者、精技击。——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事变中起。——清· 周容《芋老人传》
(6) 又如:心中(心里);内中(里头);家中;水中;队伍中;中水(水中);中垢(尘垢之中)
(7) 半;中途;半中腰
夜中,星殒如雨。——《春秋》
(8) 又如:中缀(中途停止);中夕(半夜);中分(从中间分开);中半(对半);中白(半白);中判(对半分开);中阪(半山坡);中夜舞(夜半起舞)
(9) 方位名。泛指一个地区内或一个时期内,中间;居中
晋太元中, 武陵人捕鱼为业。—— 陶渊明《桃花源记》
(10) 又如:中门(内、外门之间的门);中阵(中陈、居中的阵地、营垒,一般为主帅所在地);中部(居中的部分);中处(适中的处所);中殿(居中的宫殿)
(11) 指宫禁之内。亦借指朝廷
赵高用事于中。——《史记》
公来自中,天子所倚。——唐· 韩愈《祭董相公文》
(12) 又如:中涓(皇帝亲近的侍从官);中侍(宫中的侍从官);中使(宫中派出的使者);中尚方(古代官署名。掌宫内营选杂作);中秘书(宫廷藏书);中书(皇宫中的藏书)
(13) 内心
忧从中来。——曹操《短歌行》
(14) 又如:中顾(内心顾念);中私(内心的感情);中函(藏蓄于内心)
(15) 中国的简称 。如:洋为中用;中美关系
(16) 中国的本地人、居民或其后代 。如:中外皆宜
(17) 内脏
五中所主,何藏最贵。——《素问》
(18) 中介人
中央向严乡绅借二十两银子。——《儒林外史》
(19) 又如:中见(见证人)
(20) 姓
形容词
(1) 中等
受中赏。——《战国策·齐策》
中家以上。——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中才(中等才能);中则(中等。指田赋);中知(中等的才智);中币(中等品级的货币);中川(中等的河流);中平(中等,平常);中甲(金代科举考试成绩中等者);中兄(才德一般的兄长)
(3) 〈方〉∶成,行,好
正要与姐姐、姐夫商量了,往府里讨去,可是中么?——《二刻拍案惊奇》
(4) 又如:中不中
(5) 容易
我是薛家丫头, 狄家媳妇,我的钱不中骗。——《醒世姻缘传》
(6) 合适,适当
是秦之计中, 齐燕之计过矣。——《战国策·齐策二》
余观君疏于世故,而谋国无不中。——宋· 叶适《袁声史墓志铭》
(7) 不偏不倚,正
头颈必中。——《礼记·玉藻》
衣冠不中,不敢以入朝。——《晏子春秋》
(8) 通“忠”。忠诚
难进而尽中。——《孝经·圣治》
中和,祗庸孝友。——《周礼·春官·大司乐》
中不上达。——《荀子·成相》
(9) 另见
zhòng
动词
(1)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中其茎。——《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
敌中则夺。——《荀子·彊国》。注:“击也。”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欧阳修《卖油翁》
射者中。——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中而轻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幸啄不中。——《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中靶;猜中了;命中(射中);看中(经过观察,感觉合意);中雀(中目);中钩(上钩);中的(箭射中靶子);中鹄(射中靶子)
(3) 受到;遭到
欲中守法。——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 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说岳全传》
(4) 又如:中霜(遭受霜冻);中酒(病酒;醉酒);中暍(中暑);中疾(生病);中恶(得急病);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5) 造谣;中伤
好事者未尝不中。——《淮南子·原道》。注:“伤也。”
欲以吏事中商。——《汉书·何武传》。注:“伤之也。”
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史记》
(6) 又如:中陷(中伤陷害);中人(伤害人)
(7) 合于;符合
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中音,合乎音律。)——《庄子·养生主》
其曲中规。(它的曲度符合圆规所画出的标准。其,代车轮,相当于“它的”。中,动词,合乎。规,圆规。)——《荀子·劝学》
木直中绳。
不中于款。——《聊斋志异·促织》
(8) 又如:中节(合乎规定);中墨(符合准绳);中准(符合水准);中水(符合水平面标准);中绳(符合墨线)
(9) 考取;录取
后来孟沂中了进士。——《二刻拍案惊奇》
(10) 又如:中才(科举考试的中式之才);中元(高中);中签(填写考中者的标签);中榜(中式);中眉(中榜);中第(中选)
(11) 得到
这龟儿,就是中了头奖,什么人还想沾你一文钱吗?——沙汀《丁跛公》
(12) 又如:中失(得失)
形容词
(1) 满,充满
令其量中,必善美而已。——《汉书》
(2) 又如:中寿(寿满)
(3) 通“仲”。位居第二的
中春,教振旅,司马以旗致民。——《周礼·夏官·司马》
中祀大交霍山。——《尚书大传·虞夏传》。注:“中,仲也。”
至中冬而盛。——《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4) 又如:中秋(秋季的第二个月);中春(春季的第二个月)
(5)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zhung1 zhung5 dung1 [宝安腔] zung1 | zung5 [客语拼音字汇] dung4 zung1 zung4 [客英字典] zhung1 zhung5 [东莞腔] zung1 zung5 [沙头角腔] zung1 zung5 [陆丰腔] zhung1 zhung5 [海陆丰腔] zhung1 dung1 zhung5 [台湾四县腔] zung1 dung1 zung5 [梅县腔] zung5
◎ 潮州话:dong1 dang1 dong3【潮阳】diong1. ~ .diong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中 | 陟弓 | 知 | 東三 | 平聲 | 東 | 開口三等 | 通 | 東 | ţĭuŋ | triung/tiung |
详细解释
jiāng
動詞
(1) (形聲。從寸,醬省聲。從“寸”,錶示與手有關。(
)本義:將領,帶兵的人)(2) 扶持,扶助
將,扶也。——《廣雅》
無將大車。——《詩·小雅·無將大車》
天不我將。——《詩·大雅·桑柔》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樂府詩集·木蘭詩》
爲人將車。——《史記·田叔傳》。索隱:“猶禦車也。”
吏謹將之。——《荀子·成相》。注:“持也。”
(3) 又如:將美(助成好事);將引(扶助收納);將扶(扶持;攙扶);將助(扶助;支持)
(4) 奉行,秉承
使臣將王命,豈不如賊焉?——元結《賊退示官吏》
(5) 又如:將明(大臣的輔佐贊助。將:奉行;明:辨明);將命(奉命)
(6) 送行
耒者弗迎,去者弗將。——《淮南子·詮言》
(7) 又如:將意(緻意);將迎(送往迎來);將送(送行;遣送)
(8) 携帶
將家就魚麥,歸老江湖邊。——元結《賊退示官吏》
(9) 又如:將雛(携帶幼禽);將帶(携帶);將領(携帶)
(10) 帶領
將鬍駿馬而舊。——《淮南子·人間訓》
(11) 又如:將領(帶着;率領);將禦(統帥領導);將家(帶領家人);將引(引導,帶領)
(12) 順從;隨從
備物以將形。——《莊子·庚桑楚》
將自何所至。——《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13) 又如:將順(順着趨勢推動以加速其成功)
(14) 供養;奉養
不遑將父。——《詩·小雅·四牡》
不遑將母。
(15) 又如:將父(奉養父親);將幫(奉養)
(16) 調養;保養 。如:將理(休養,調理);將愛(保養愛護);將護(調養護理)
(17) 傳達;錶達 。如:將誠(錶達誠意);將意(錶達心意);將命(傳命)
(18) 〈方〉∶獸類生仔 。如:錢放着也没有用,又不能將羔
(19) 下象棋時攻撃對方的將或帥 。如:當、噹頭炮一將
(20) 行,進
日就月將。——《詩·敬之》
(21) 進用,吃 。如:將食
(22) 使用
菩薩將甚兵器?——《西游記》
副詞
(1) 就要;將要
君將若之何?——《左傳·隱公六年》
天將降大任。——《孟子·告子下》
將以實籩豆。——明· 劉基《賣柑者言》
將衒外。
將恐深。——《韓非子·喻老》
將益深。
將以有爲也。(這是唐朝名將南霽雲的話,見于韓愈《張中丞傳後序》。文天祥引用此語,説明自己想忍辱留生,以圖大舉。)——宋· 文天祥《後序》
柳條將舒。——明· 袁宏道《滿井游記》
將自此始。
(2) 又如:將引(將要;即將;帶領);將然(指將要發、髮生的事);將欲(將要;打算)
(3) 必,必定
將拜君賜。——《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將有所不可。——宋· 蘇、囌軾《教戰守》
民將不安。
(4) 又如:把一切朋友都得罪了,其結果將使我們自陷于孤立
(5) 才;乃;剛剛;正 。如:將在(剛剛)
(6) 將近
將五十裏也。——《孟子·滕文公》
(7) 豈;難道
若無然,民將能登天乎?——《國語·楚語》
介詞
(1) 相當、噹于“拿”、“取”
將雌劍往。——晋· 乾、幹寶《搜神記》
將子頭來。
(2) 又如:將着(拿着;帶着);將天就地(謂以高就低);將本求利(用本錢謀求利潤);將李代桃(喻代人受罪或彼此頂替)
(3) 相當、噹于“把”、“用”
將身後托汝。——清· 袁枚《祭妹文》
(4) 又如:將革命進行到底
(5) 在;于 。如:誓將死裏求生路
(1) 連接意思平等的詞或詞組,錶示并列關係、繋,相當、噹于“又”,“且” 。例如:將信將疑
(2) 如果;假若
吾將再病。——清· 袁枚《祭妹文》
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孫子》
(3) 或;抑
將有人主張之乎?將無人主張之乎?——孟郊《上常州盧使君書》
助詞
(1) 用在動詞後麵,錶示動作、行爲的趨嚮或進行。在現代漢語裏見于方言
宫使驅將惜不得。——唐· 白居易《賣炭翁》
大蟲去了一盞茶時,方才扒將起來。——《水滸傳》
(2) 又如:走將出來;叫將起來;趕將上去
(3) 另見
jiàng
名詞
(1) (形聲。從寸,醬省聲。本義:將領,帶兵的人)
(2) 同本義
將,帥也。——《説文》
將止不麵夷。——《國語·晋語》。注:“帥也。”
是將率之事也。——《荀子·富國》。注:“猶主領也。”
軍必有將。——《吕氏春秋·執一》。注:“主也。”
軍將皆命卿。——《周禮·大司馬》
魯欲使 慎子爲將軍。——《孟子》
將謂五官,左右虎賁、羽林、中郎將也。——《後漢書·桓帝紀》注
人臣無將。——《漢書·叔孫通傳》
代廉頗爲將。—— 漢· 劉嚮《列女傳》
趙將 馬服君。
諸將請所之。——《資治通鑒·唐紀》
諸將皆失色。
將吏敢復、複有言迎操者。——《資治通鑒》
(3) 又如:將器(將帥之才);將弁(將官,武官);將仕(將士。對有一定家產而無官位的人的稱呼,源于最低一級官階名稱“將仕郎”);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將領在外麵打仗,皇帝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
(4) 軍銜名。軍階在元帥之下,校官之上 。如:大將;中將;少將
(5) 中國象棋中的一子,即“帥”
(6) 能手;能人 。如:乒壇、罎老將
動詞
(1) 統率;率領
葛嬰將兵。——《史記·陳涉世家》
將荆州之軍。——《三國志·諸葛亮傳》
自將三千人。——《資治通鑒·唐紀》
李進誠將三千。
將數百之衆。(將,帶領。)——漢· 賈誼《過秦論》
括不可使將。—— 漢· 劉嚮《列女傳》
其馬將鬍駿馬而歸。——《淮南子·人間訓》
(2) 又如:將將(駕馭將帥);將禦(統率);將率(率領);將略(用兵的謀略)
(3) 另見
qiāng
動詞
(1) 願;請求。用來錶示禮貌上的尊敬
將子無怒,秋以爲期。——《詩·衛風》
(2) 另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ong1 ziong5 [客语拼音字汇] jiong1 jiong4 [客英字典] ziong1 ziong5 [东莞腔] ziong5 ziong1 [梅县腔] ziong1 ziong5 [宝安腔] ziong5 ziong1 [沙头角腔] ziong5 ziong1 [陆丰腔] ziong5 ziong1 [海陆丰腔] ziong1 ziong5 [梅县腔] ziong5
◎ 潮州话:ziang1(chiang), ziang3(chìa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將 | 即良 | 精 | 陽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三等 | 宕 | 陽 | tsĭaŋ | ciang/zi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