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父

yán fù [ yan fu]
繁体 嚴父
注音 一ㄢˊ ㄈㄨˋ

词语释义

1.尊敬父亲。 2.对父亲的敬称。 3.严厉的父亲。

词语解释

  1. 尊敬父亲。

    《孝经·圣治》:“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严父。”

  2. 父亲。旧谓父严母慈,故多称父为“严父”。

    《韩非子·难一》:“举琴而亲其体,虽严父不加於子,而 师旷 行之於君,此大逆之术也。”《晋书·夏侯湛传》:“受学于先载,纳诲于严父慈母。”《宋史·司马光传》:“在 洛 时,每往 夏县 展墓,必过其兄 旦 。 旦 年将八十,奉之如严父,保之如婴儿。”《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 安老爷 正在不得意之中,父子异地相逢,也不免落泪;只是严父慈母所处不同,便不似太太那番光景。”

引证解释

⒈ 尊敬父亲。

《孝经·圣治》:“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严父。”

⒉ 父亲。旧谓父严母慈,故多称父为“严父”。

《韩非子·难一》:“举琴而亲其体,虽严父不加於子,而师旷行之於君,此大逆之术也。”
《晋书·夏侯湛传》:“受学于先载,纳诲于严父慈母。”
《宋史·司马光传》:“在洛时,每往夏县展墓,必过其兄旦。旦年将八十,奉之如严父,保之如婴儿。”
《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安老爷正在不得意之中,父子异地相逢,也不免落泪;只是严父慈母所处不同,便不似太太那番光景。”

严父的国语词典

尊敬父亲。

严父的网络释义

严父

  • 【释义】:
  • (1)指尊敬父亲。
  • 《孝经·圣治》:“孝莫大于严父。”
  • (2)指父亲对子女管教严格。
  • 夏侯湛《昆弟诰》:“纳诲于严父慈母。”
  • 严父造句

    我也想住在一个有严父慈母的家外面,由于这样可以使我人格健全。
    都说慈母多败儿,都说严父出孝儿,您的教育、您的辅导、您的支持、您的鼓舞、您的训斥…陪伴我度过岁岁年年。今天父亲节,祝福所有父亲节日快乐。
    爸爸我想对您说,话到口边又咽下。你饱尝酸甜苦辣,为儿孙熬白鬓发。父亲节不送烟酒,只说句真情实话:今生您是我严父,来世我仍叫您爸。
    中国的传统里,有“严父慈母”之说,所以在初为人父时可以对任何事情宽容放任,对儿子却一派严厉,少言语,多板脸,动辄吼叫挥拳。
    人常道严父慈母,在黎家倒是有所不同,黎仁超虽习练拳脚却从来没体罚过子女,而身为教书先生之女的黎文氏就讲究家法森严。
    在他后面作为背景的,是《傅雷家书》中那个对儿子谆谆不倦、学问超群的慈父傅雷,和在妻儿好友面前雷霆震怒、课子如吏的严父傅雷。
    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
    少小离家未曾回,严父教诲藏心扉;寒窗十年不言苦,博取功名献家父;衣锦还乡有人问,谁家孩儿人上人?白头老翁放声笑,望子成龙终有报!
    君问脱光未有期,雷声阵阵雨倾盆。严父变幻雷公脸,慈母化身雨婆婆。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情。何时相聚光棍节,共话成功脱光计。
    爸爸我想对你说,话到囗边又咽下。你为家庭饱经风霜,你为儿孙熬白鬓发。父亲节不送烟酒,只说句真情实话。今生你是我严父,来世我仍叫你爸。
    当太守卸任告别之际,绍兴士民垂涕揖别,仿佛失去了严父慈母一般。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不是所有的父亲都是严父,只会严厉教导;不是所有的父爱都无言,只懂得默默付出;并不是世上只有妈妈好,其实爸爸也很好;不是只有父亲节才送给父亲祝福,只要有孝心,天天都可以是。
    该如何才能活着,活着回去再看看可亲可爱的严父慈母?误入背后的真相究竟怎样?我,一定要把握自己的命运。
    雄企鹅为了呵护企鹅卵,会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不吃不喝,尽全力用自己的身体给后代取暖。不管是严父还是慈父,父爱同样深厚。父亲节,我们为父爱敬礼!
    亲情是慈母手中绵长的线,织出儿女高飞的梦;亲情是严父眼里饱含的泪,映出儿女成长的路。感受亲情,就是聆听绝唱,自然会情到深处泪自流了。
    他不失时机地告诉她他还是个寸步不让的严父。
    刘威刘瑞琪严父慈母除了开明的姥姥外,白尚武夫妇这对“严父慈母”的组合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并非溢于言表的亲情。
    得到禀报之时,这位灵漪的严父湘妃的夫君,刚从流云牧回到四渎水府,正准备享受天伦之乐,几乎还没等歇口气,就听到这样倒霉消息。
    离别总是有着说不完的伤,远方的游子可否记得家中的严父慈母呢,背起行囊踏足的脚步,背后是沉重的思念。

    汉字详情

    yán [yan]
    部首: 105
    笔画: 7
    五笔: GOD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TCH
    四角: 102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同本义

    事严,虞不敢请。——《孟子·公孙丑下》

    (2) 又如:严急(犹危急;紧急);严行(急行);严鼓(急鼓,急促的鼓声)

    (3) 严厉;严肃

    诛严不为戾。——《韩非子·五蠹》

    严限追比。——《聊斋志异·促织》

    性严毅。——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4) 又如:严紧(严厉);严查(严格检查);严假(期限严格的假期);严戢(谓严格管理);严讥(严格查问);严谴(严厉谴责);严辞(严厉的言辞);严罚(严厉处罚);严察(严厉苛察);严禁(严厉的禁令);严愎(严厉而刚愎);严参(严厉弹劾);严处(严厉处罚);严敏(严厉果断);严重(严肃而持重);严介(严肃耿介);严色(严肃的神色);严直(严肃正直);严威(严肃而威重);严庄(严肃庄重);严远(严肃而使人敬畏);严悫(严肃而诚实);严谕(严肃告谕);严凝(严肃凝重);严懔(严肃而使人畏惧)

    (5) 紧密

    《春秋》谨严,左氏浮夸。—— 唐· 韩愈《进学解》

    驰而不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防伺甚严。——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6) 又如:严严实实(形容严密);严秘(犹严密,秘密);严捕(严密搜捕);严幄(严密的帷幄);严备(严密戒备);严设(谓严密设防);严紧(严密);严确(犹严谨,严密);严严(紧密严实貌);严警(严密警戒)

    (7) 厚 。如:严冰(厚冰);严云(浓云)

    (8) 猛烈,严酷

    董之以严刑。——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风雪严寒。——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名词

    (1) 威严、威信

    有严有翼,共武之服。——《诗·小雅·六月》

    (2) 又如:严毅(威严刚毅);严惮(慑服);严翼(威严敬慎);严驵(威严傲慢);严耸(威严傲岸)

    (3) 对父亲的尊称 。如:严待(母丧父在);家严;先严;严命(对君父、长上之命的敬称)

    (4) 警戒

    严,戒也。昏鼓曰夜严,捶一鼓为一严,二鼓为二严,三鼓为三严…——《正字通》

    (5) 姓

    动词

    (1) 畏惧

    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子》

    (2) 又如:严惮(畏惧;害怕)

    (3) 整饬;整备 。如:严塞(整备要塞);严驾(整备车马)

    (4) 尊敬,尊重

    严大国之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又如:严父(尊敬父亲);严敬(尊敬;敬重)

    (6) 通“瞰”( kàn)。远望

    内严一家而三不归。——《管子·轻重丁》。丁士涵云:“严乃瞰之借字。”

    英文翻译

    strict, rigorous, rigid; stern

    方言集汇

    ◎ 粤语:jim4

    宋本广韵

    fù,fǔ [fu]
    部首: 411
    笔画: 4
    五笔: WQU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CK
    四角: 804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多附缀于表字后面

    维师尚父,时维鹰扬。——《诗·大雅》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 眜。——《春秋》

    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父知之乎?(父:老先生)——《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3) 又如:渔父;田父

    (4) 通“甫”。开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老子·四十二章》

    (5) 又如:教父(教戒的开始)

    (6) 天。古人以为天地生万物,故称天为“父”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呼母。——《易·说卦》

    动词

    (1) 通“捕”( )。捕捉,捉拿

    徒以而富(通福)之,父系而伏之。——《管子·侈靡》

    (2) 另见

    名词

    (1)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右手持棒之形。意思是:手里举着棍棒教子女守规矩的人是家长,即父亲。本义:父亲)

    (2) 同本义

    (3) 某人直系血统的上一代男性

    父,家长举教者。——《说文》

    生曰父,死曰考。——《礼记·曲礼》

    (4) 又

    见父之执。疏:“父执,谓执友与父同志者也。”

    父母者,人之本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父至尊也。——《仪礼·丧服传》

    (5) 又

    父子手足也。

    父者子之天也。

    乾为父。——《易·说卦》

    父者,家之隆也。——《荀子·致仕》

    孙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世说新语·言语》

    (6) 又如:父执(父亲的朋友);父祖(父亲和祖父);父宗(父亲的继承人);父艰(父丧。同父忧);父任(儿子因父亲任官而得官职);父执(父亲的朋友);父族(父亲的亲族);父业(父亲的事业)

    (7) 对某一种大事业的创始者的尊称。如:国父;革命之父;氢弹之父;原子能之父

    (8) 指万物化生之本

    乾为父。——《易·说卦传》

    (9) 又如:父天(以天为父);父母国,父国,父母之邦(祖国)

    (10) 对和父亲同辈的男性亲属的称呼。如:伯父;叔父;祖父;父老。后亦以称姻亲中的长辈。如:舅父;姨父;岳父

    (11) 古代天子、诸侯对同姓长辈的称呼

    以速诸父。——《诗·小雅·伐木》

    (12) 亦指与雏、崽有直接血缘关系的禽兽中的雄性 。如:父马(雄马)

    (13) 上古对官长的称呼。宋时,羌、西夏等少数民族对汉族官长亦尊称“父” 。如:父师(太师。上古三公之一);父舅(古代天子对诸侯的称呼。同姓诸侯称父,异姓的称舅)

    动词

    (1) 行为像个父亲 。如:父事(把别人当做父亲一般对待)

    (2) 另见

    英文翻译

    father; KangXi radical 88

    方言集汇

    ◎ 粤语:fu2 fu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u5 [东莞腔] fu5 [陆丰腔] fu5 [梅县腔] fu5 [台湾四县腔] fu5 [宝安腔] fu3 [海陆丰腔] fu5 [客语拼音字汇] fu4 [客英字典] f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方矩上聲合口三等pyox/piuup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