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明

yán míng [ yan ming]
繁体 嚴明
注音 一ㄢˊ ㄇ一ㄥˊ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严明 yán míng

1.  严肃而公正。

纪律严明。
be strict and impartial;

2.  —多指法纪。

3.  使严明。

严明厂纪。

词语解释

  1. 指赏罚分明。

    《吴子·励士》:“ 武侯 问曰:‘严刑明赏足以胜乎?’ 起 对曰:‘严明之事,臣不能悉。’”

  2. 严肃而公正;严格而明确。

    《后汉书·李固传》:“ 清河王 严明,若果立,则将军受祸不久矣。” 元 李文蔚 《圯桥进履》第三折:“号令严明领大军,纷纷杀气靄征云。”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五章:“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竟因为 中国 人高度的冷静和理智,严明的纪律而挽救了。”

  3. 谓准确而分明。

    《水浒传》第九一回:“星光之下,望城上旗帜森密,听城中更鼓严明。”《东周列国志》第三四回:“三军用命,铃柝严明。 睢阳 各路城门,把守得铁桶相似。”

引证解释

⒈ 指赏罚分明。

《吴子·励士》:“武侯问曰:‘严刑明赏足以胜乎?’ 起对曰:‘严明之事,臣不能悉。’”

⒉ 严肃而公正;严格而明确。

《后汉书·李固传》:“清河王严明,若果立,则将军受祸不久矣。”
元李文蔚《圯桥进履》第三折:“号令严明领大军,纷纷杀气靄征云。”
魏巍《东方》第六部第五章:“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竟因为中国人高度的冷静和理智,严明的纪律而挽救了。”

⒊ 谓准确而分明。

《水浒传》第九一回:“星光之下,望城上旗帜森密,听城中更鼓严明。”
《东周列国志》第三四回:“三军用命,铃柝严明。 睢阳各路城门,把守得铁桶相似。”

严明的国语词典

赏罚分明。

严明的网络释义

严明 (中国著名摄影家)

  • 严明,中国著名摄影家。70后,安徽定远人。大学学的是中文,曾做过十年摇滚乐手,做过十年记者。2010年辞去公职,成为自由摄影师,现居广州。
  • 2010年凭作品《我的码头》 获法国“才华摄影基金”中国区比赛纪实类冠军、大理国际影会获最佳新锐摄影师奖,2011年凭作品《大国志》获第三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入选《Vista看天下》(2011)年度图片大赏。2012年受邀担任Thinkplus2012“大声思考”大型演讲活动演讲者、2012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策展人,2013年担任TOP20·2013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评委。作品由多家艺术机构及国内外收藏家收藏。
  • 严明 (汉语词汇)

  • 严明,汉语词汇。
  • 拼音:yán míng
  • 基本解释:1、严肃而公正纪律严明
  • 2、多指法纪
  • 3、使严明
  • 严明厂纪
  • 严明造句

    人民解放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军队没有严明的纪律和令行禁止的作风是不行的。
    由于法纪严明,罪犯逍遥法外的情形已经大为减少。
    子弟兵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受到群众的热情支援。
    这支勤王兵一路上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全军官兵,雄赳赳,气昂昂,十分英武,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
    岳家军纪律严明,所到之处,了身达命。
    孙将军的部队虽然长驻本地,但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严明的纪律是顺利开展工作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人民军队纪律严明,所经之处秋毫无犯。
    三是具有较高的个人素养。对于工作,我认真负责,有着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做事严谨。遇事懂得及时征求他人意见,能够与人一道,共同打造一个充满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战斗团队。
    解放军的纪律严明,令行禁止,不许有半点差错。
    这支部队纪律严明、无坚不摧。
    我军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鸡犬不惊。
    战士们纪律严明,精神饱满。
    军队的纪律是很严明的,谁违反了军令,就会军法从事。
    我国的法律是公正的严明的,我们的社会是文明的,法不阿贵,人人平等。
    某直属学校,该辖区一流学校、最高学府是也。素以校风谨严,校纪严明,秩序井然着称。
    看见了吧?人家解放军纪律严明,步调一致,军容严整,哪像咱们,一个个蔫得和空心萝卜一样。
    人民解放军纪律严明,公买公卖,不许妄取民间一针一线。

    汉字详情

    yán [yan]
    部首: 105
    笔画: 7
    五笔: GOD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TCH
    四角: 102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同本义

    事严,虞不敢请。——《孟子·公孙丑下》

    (2) 又如:严急(犹危急;紧急);严行(急行);严鼓(急鼓,急促的鼓声)

    (3) 严厉;严肃

    诛严不为戾。——《韩非子·五蠹》

    严限追比。——《聊斋志异·促织》

    性严毅。——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4) 又如:严紧(严厉);严查(严格检查);严假(期限严格的假期);严戢(谓严格管理);严讥(严格查问);严谴(严厉谴责);严辞(严厉的言辞);严罚(严厉处罚);严察(严厉苛察);严禁(严厉的禁令);严愎(严厉而刚愎);严参(严厉弹劾);严处(严厉处罚);严敏(严厉果断);严重(严肃而持重);严介(严肃耿介);严色(严肃的神色);严直(严肃正直);严威(严肃而威重);严庄(严肃庄重);严远(严肃而使人敬畏);严悫(严肃而诚实);严谕(严肃告谕);严凝(严肃凝重);严懔(严肃而使人畏惧)

    (5) 紧密

    《春秋》谨严,左氏浮夸。—— 唐· 韩愈《进学解》

    驰而不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防伺甚严。——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6) 又如:严严实实(形容严密);严秘(犹严密,秘密);严捕(严密搜捕);严幄(严密的帷幄);严备(严密戒备);严设(谓严密设防);严紧(严密);严确(犹严谨,严密);严严(紧密严实貌);严警(严密警戒)

    (7) 厚 。如:严冰(厚冰);严云(浓云)

    (8) 猛烈,严酷

    董之以严刑。——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风雪严寒。——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名词

    (1) 威严、威信

    有严有翼,共武之服。——《诗·小雅·六月》

    (2) 又如:严毅(威严刚毅);严惮(慑服);严翼(威严敬慎);严驵(威严傲慢);严耸(威严傲岸)

    (3) 对父亲的尊称 。如:严待(母丧父在);家严;先严;严命(对君父、长上之命的敬称)

    (4) 警戒

    严,戒也。昏鼓曰夜严,捶一鼓为一严,二鼓为二严,三鼓为三严…——《正字通》

    (5) 姓

    动词

    (1) 畏惧

    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子》

    (2) 又如:严惮(畏惧;害怕)

    (3) 整饬;整备 。如:严塞(整备要塞);严驾(整备车马)

    (4) 尊敬,尊重

    严大国之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又如:严父(尊敬父亲);严敬(尊敬;敬重)

    (6) 通“瞰”( kàn)。远望

    内严一家而三不归。——《管子·轻重丁》。丁士涵云:“严乃瞰之借字。”

    英文翻译

    strict, rigorous, rigid; stern

    方言集汇

    ◎ 粤语:jim4

    宋本广韵

    míng [ming]
    部首: 429
    笔画: 8
    五笔: JE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AB
    四角: 67020

    英文翻译

    bright, light, brilliant; clear

    方言集汇

    ◎ 粤语:ming4
    ◎ 客家话:[梅县腔] miang2 min2 [海陆丰腔] min2 mang2 miang2 [东莞腔] min2 [宝安腔] min2 [客英字典] miang2 min2 [沙头角腔] min2 [客语拼音字汇] mang2 miang2 min2 [陆丰腔] miang3 min3 [台湾四县腔] min2 mang2 mia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武兵庚三開平聲開口三等mieng/myangmĭɐ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