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拿

yán ná [ yan na]
繁体 嚴拿
注音 一ㄢˊ ㄋㄚˊ

词语释义

亦作“严拏”。从速捕拿。

词语解释

  1. 亦作“ 严拏 ”。从速捕拿。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印官亲验》:“差老成妥役,立限严拿,并提取凶器。”《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吴煦档案中的太平天囯史料选辑·饬洋泾浜居民迁移告示》:“况係军务大事,倘有抗违不遵,定即严拏究办。”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严拏”。从速捕拿。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印官亲验》:“差老成妥役,立限严拿,并提取凶器。”
《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吴煦档案中的太平天囯史料选辑·饬洋泾浜居民迁移告示》:“况係军务大事,倘有抗违不遵,定即严拏究办。”

严拿的网络释义

严拿

  • 严拿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án ná,亦作“ 严拏 ”。意思是从速捕拿。
  • 汉字详情

    yán [yan]
    部首: 105
    笔画: 7
    五笔: GOD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TCH
    四角: 102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同本义

    事严,虞不敢请。——《孟子·公孙丑下》

    (2) 又如:严急(犹危急;紧急);严行(急行);严鼓(急鼓,急促的鼓声)

    (3) 严厉;严肃

    诛严不为戾。——《韩非子·五蠹》

    严限追比。——《聊斋志异·促织》

    性严毅。——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4) 又如:严紧(严厉);严查(严格检查);严假(期限严格的假期);严戢(谓严格管理);严讥(严格查问);严谴(严厉谴责);严辞(严厉的言辞);严罚(严厉处罚);严察(严厉苛察);严禁(严厉的禁令);严愎(严厉而刚愎);严参(严厉弹劾);严处(严厉处罚);严敏(严厉果断);严重(严肃而持重);严介(严肃耿介);严色(严肃的神色);严直(严肃正直);严威(严肃而威重);严庄(严肃庄重);严远(严肃而使人敬畏);严悫(严肃而诚实);严谕(严肃告谕);严凝(严肃凝重);严懔(严肃而使人畏惧)

    (5) 紧密

    《春秋》谨严,左氏浮夸。—— 唐· 韩愈《进学解》

    驰而不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防伺甚严。——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6) 又如:严严实实(形容严密);严秘(犹严密,秘密);严捕(严密搜捕);严幄(严密的帷幄);严备(严密戒备);严设(谓严密设防);严紧(严密);严确(犹严谨,严密);严严(紧密严实貌);严警(严密警戒)

    (7) 厚 。如:严冰(厚冰);严云(浓云)

    (8) 猛烈,严酷

    董之以严刑。——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风雪严寒。——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名词

    (1) 威严、威信

    有严有翼,共武之服。——《诗·小雅·六月》

    (2) 又如:严毅(威严刚毅);严惮(慑服);严翼(威严敬慎);严驵(威严傲慢);严耸(威严傲岸)

    (3) 对父亲的尊称 。如:严待(母丧父在);家严;先严;严命(对君父、长上之命的敬称)

    (4) 警戒

    严,戒也。昏鼓曰夜严,捶一鼓为一严,二鼓为二严,三鼓为三严…——《正字通》

    (5) 姓

    动词

    (1) 畏惧

    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子》

    (2) 又如:严惮(畏惧;害怕)

    (3) 整饬;整备 。如:严塞(整备要塞);严驾(整备车马)

    (4) 尊敬,尊重

    严大国之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又如:严父(尊敬父亲);严敬(尊敬;敬重)

    (6) 通“瞰”( kàn)。远望

    内严一家而三不归。——《管子·轻重丁》。丁士涵云:“严乃瞰之借字。”

    英文翻译

    strict, rigorous, rigid; stern

    方言集汇

    ◎ 粤语:jim4

    宋本广韵

    [na]
    部首: 432
    笔画: 10
    五笔: WGKR
    吉凶:
    仓颉: ORQ
    四角: 805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手合起来,表示握持,字本作“挐”。从手。奴声。本义:握持)

    (2) 同本义

    手里拿串拍板。——《水浒传》

    (3) 又如:从架上拿书;用钳子拿钉子;他拿起帽子和大衣走了;别拿我的东西

    (4) 捉拿

    差人拿不将他来;差人都合他是一个人,谁肯拿他?——《醒世姻缘传》

    (5) 又如:缉拿(搜查捉拿);拿不将(拿不了);拿究(捉拿查究);拿捕(捉拿;逮捕);拿访(捉拿查访);拿送(逮捕解送);拿解(逮捕解送)

    (6) 矜持;摆 。如:拿一手(摆架子;要挟);拿三撇四(装模作样);拿身分(犹言摆架子);拿腔(拿乔。装腔作势);拿捻(故作姿态)

    (7) 刁难

    因怕金桂拿他,所以不敢透漏。——《红楼梦》

    (8) 如:拿把;拿捏

    (9) 把握 。如:拿准(十分有把握);拿稳(有把握;沉着)

    (10) 攻克;俘获 。如:拿下敌人的碉堡

    (11) 用手把一件东西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 。如:拿回家

    (12) 用…手段表现或运用权力 。如:拿钱垫人(以钱压人);拿权

    (13) 提起;举起;抬;吊 。如:他也不管人脸上过得去过不去,咳了一声,拿起脚就走了

    介词

    (1) 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材料或方法等。相当于“用” 。如:拿事实说话

    (2) 引进所处置的对象,相当于“把” 。如:别拿他当小孩

    (3) 和“来说”、“来讲”连用,举出要说明的事物或情况 。如:拿我们来说,缺勤是极少的 注:“纷挐”的“挐”不作“拿”

    英文翻译

    take, hold, grasp; bring; with

    方言集汇

    ◎ 粤语:naa4
    ◎ 客家话:[梅县腔] na1 [沙头角腔] la1 [客英字典] na1 [宝安腔] la1 [东莞腔] la1 [台湾四县腔] na1 [客语拼音字汇] na1 na2 [陆丰腔] na1 [海陆丰腔] n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女加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ɳanra/n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