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扃

yán jiōng [ yan jiong]
繁体 嚴扃
注音 一ㄢˊ ㄐㄩㄥ

词语释义

1.森严的门户。 2.紧闭。

词语解释

  1. 森严的门户。

    唐 杨炯 《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公洞晓戎章,妙详兵律,军国是赖,戎幕允归,由是徼道长巡,严扃每奉,朝求夕警。” 清 赵翼 《南天门》诗:“峡束青冥上,严扃构泬寥。”

  2. 紧闭。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 胡汉民 及各党员以城门严扃,不得入,分别折回。”

引证解释

⒈ 森严的门户。

唐杨炯《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公洞晓戎章,妙详兵律,军国是赖,戎幕允归,由是徼道长巡,严扃每奉,朝求夕警。”
清赵翼《南天门》诗:“峡束青冥上,严扃构泬寥。”

⒉ 紧闭。

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胡汉民及各党员以城门严扃,不得入,分别折回。”

严扃的网络释义

严扃

  • 严扃,汉语词汇。
  • 拼音:yán jiōng
  • 释义:1、森严的门户。 2、紧闭。
  • 汉字详情

    yán [yan]
    部首: 105
    笔画: 7
    五笔: GOD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TCH
    四角: 102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同本义

    事严,虞不敢请。——《孟子·公孙丑下》

    (2) 又如:严急(犹危急;紧急);严行(急行);严鼓(急鼓,急促的鼓声)

    (3) 严厉;严肃

    诛严不为戾。——《韩非子·五蠹》

    严限追比。——《聊斋志异·促织》

    性严毅。——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4) 又如:严紧(严厉);严查(严格检查);严假(期限严格的假期);严戢(谓严格管理);严讥(严格查问);严谴(严厉谴责);严辞(严厉的言辞);严罚(严厉处罚);严察(严厉苛察);严禁(严厉的禁令);严愎(严厉而刚愎);严参(严厉弹劾);严处(严厉处罚);严敏(严厉果断);严重(严肃而持重);严介(严肃耿介);严色(严肃的神色);严直(严肃正直);严威(严肃而威重);严庄(严肃庄重);严远(严肃而使人敬畏);严悫(严肃而诚实);严谕(严肃告谕);严凝(严肃凝重);严懔(严肃而使人畏惧)

    (5) 紧密

    《春秋》谨严,左氏浮夸。—— 唐· 韩愈《进学解》

    驰而不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防伺甚严。——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6) 又如:严严实实(形容严密);严秘(犹严密,秘密);严捕(严密搜捕);严幄(严密的帷幄);严备(严密戒备);严设(谓严密设防);严紧(严密);严确(犹严谨,严密);严严(紧密严实貌);严警(严密警戒)

    (7) 厚 。如:严冰(厚冰);严云(浓云)

    (8) 猛烈,严酷

    董之以严刑。——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风雪严寒。——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名词

    (1) 威严、威信

    有严有翼,共武之服。——《诗·小雅·六月》

    (2) 又如:严毅(威严刚毅);严惮(慑服);严翼(威严敬慎);严驵(威严傲慢);严耸(威严傲岸)

    (3) 对父亲的尊称 。如:严待(母丧父在);家严;先严;严命(对君父、长上之命的敬称)

    (4) 警戒

    严,戒也。昏鼓曰夜严,捶一鼓为一严,二鼓为二严,三鼓为三严…——《正字通》

    (5) 姓

    动词

    (1) 畏惧

    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子》

    (2) 又如:严惮(畏惧;害怕)

    (3) 整饬;整备 。如:严塞(整备要塞);严驾(整备车马)

    (4) 尊敬,尊重

    严大国之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又如:严父(尊敬父亲);严敬(尊敬;敬重)

    (6) 通“瞰”( kàn)。远望

    内严一家而三不归。——《管子·轻重丁》。丁士涵云:“严乃瞰之借字。”

    英文翻译

    strict, rigorous, rigid; stern

    方言集汇

    ◎ 粤语:jim4

    宋本广韵

    jiōng [jiong]
    部首: 413
    笔画: 9
    五笔: YNMK
    五行:
    仓颉: HSBR
    四角: 3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户,冋( jiǒng)声。本义:从外面关门的门闩)

    (2) 同本义

    扃,外闭之关也。——《说文》

    入户奉扃。——《礼记·曲礼》

    固扃鐍。——《庄子·胠箧》

    应门闭兮禁闼扃。——《汉书·外戚传》

    固扃鐍。——清· 黄宗羲《原君》

    (3) 又如:扃关(门闩);扃鐍(门窗或箱箧上的关锁)

    (4) 车上用来固定武器和插旗的横木

    脱扃。——《左传·宣公十二年》。注:“车上兵阑。”服注:“横木校轮间,一曰车前横木也。”

    旗不脱扃,结驷方蕲。——张衡《西京赋》

    (5) 鼎上贯穿两耳的横杠

    扃,鼎扃。以木贯鼎,所以闭鼎者。——《正字通》

    庙门容大扃七个。——《考工记·匠人》

    设扃鼎。——《仪礼·士冠礼》

    左人抽扃鼎。——《仪礼·士虞礼》

    (6) 门,门户 。如:扃键(门户的关锁);扃室(墓室);扃禁(宫禁);扃牖(门窗)

    动词

    (1) 上闩、关门

    扃牖而居。(关着门窗呆在里面,关闭。牖,窗户。)——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扃门(关门);扃户(闭户);扃闭(关闭);扃试(指科举时代考生各闭一室应答试题);扃绢(拘禁,羁绊)

    英文翻译

    a door bar placed outside a door

    方言集汇

    ◎ 粤语:gwing1 gwing2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gen3 guen3 [陆丰腔] giung1 [客英字典] kwen1 [台湾四县腔] kwen1 [梅县腔] gwen1 [海陆丰腔] kwe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螢青合平聲合口四等kiweŋku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