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峻

yán jùn [ yan jun]
繁体 嚴峻
注音 一ㄢˊ ㄐㄨㄣˋ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严峻 yánjùn

(1) 严厉,严格或苛刻

严峻的考验
strict;stern;severe;rigorous

词语解释

  1. 严厉;严格。

    《史记·酷吏列传》:“ 禹 ( 赵禹 )酷急,至晚节,事益多,吏务为严峻,而 禹 治加缓,而名为平。”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 世衡 少尚气节,以荫将作监主簿,累迁太子中舍,尝知 武功县 ,用刑严峻。”《明史·秦良玉传》:“ 良玉 为人饶胆智……仪度嫻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六:“ 陈景润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了最严峻的考验。”

  2. 犹险峻。

    萧军 《羊》:“远方展开的海面上,隆起着成串的或是零零星星不甚严峻的小岛。”

引证解释

⒈ 严厉;严格。

《史记·酷吏列传》:“禹(赵禹 )酷急,至晚节,事益多,吏务为严峻,而禹治加缓,而名为平。”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九:“世衡少尚气节,以荫将作监主簿,累迁太子中舍,尝知武功县,用刑严峻。”
《明史·秦良玉传》:“良玉为人饶胆智……仪度嫻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
徐迟《哥德巴赫猜想》六:“陈景润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了最严峻的考验。”

⒉ 犹险峻。

萧军《羊》:“远方展开的海面上,隆起着成串的或是零零星星不甚严峻的小岛。”

严峻的国语词典

严厉。

严峻的网络释义

严峻 (词语)

  • 严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yán jùn,意思是严厉、严肃,严重。
  • 严峻造句

    在战场上,他经受了血与火的严峻考验。
    此时正是国家存亡危急之秋,我们都肩负着拨乱反正的严峻任务。
    现在形势严峻,不容乐观。
    现在的严峻形势已经迫在眉睫了。
    摆在他面前的,是一条极为严峻的道路。
    这次考试对我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现在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都市固体废物亦是迫在眉睫的严峻问题。
    人常说疾风劲草,经过这次严峻考验,说明他的确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
    这件事对同学们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实际通胀局面仍然很严峻。
    岁寒知松柏,他是经过严峻考验的坚强的战士。
    我们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这次野外考察对他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不知他是否能承受得住。
    这几天连降暴雨,河水猛涨,防洪形势十分严峻。
    今天我要说,我们的确面临着很多严峻的挑战,而且在短期内不大可能轻易解决。但是我们要相信,我们一定会度过难关。
    她直截了当地告诉了我们形势是多么的严峻。
    在国际市场经济的严峻形势下,小平同志当机立断,做出了对外开放的决定。
    在大革命的峥嵘岁月,我们经历了严峻的考验。
    情况很严峻,谁也不能掉以轻心。

    汉字详情

    yán [yan]
    部首: 105
    笔画: 7
    五笔: GOD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TCH
    四角: 102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同本义

    事严,虞不敢请。——《孟子·公孙丑下》

    (2) 又如:严急(犹危急;紧急);严行(急行);严鼓(急鼓,急促的鼓声)

    (3) 严厉;严肃

    诛严不为戾。——《韩非子·五蠹》

    严限追比。——《聊斋志异·促织》

    性严毅。——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4) 又如:严紧(严厉);严查(严格检查);严假(期限严格的假期);严戢(谓严格管理);严讥(严格查问);严谴(严厉谴责);严辞(严厉的言辞);严罚(严厉处罚);严察(严厉苛察);严禁(严厉的禁令);严愎(严厉而刚愎);严参(严厉弹劾);严处(严厉处罚);严敏(严厉果断);严重(严肃而持重);严介(严肃耿介);严色(严肃的神色);严直(严肃正直);严威(严肃而威重);严庄(严肃庄重);严远(严肃而使人敬畏);严悫(严肃而诚实);严谕(严肃告谕);严凝(严肃凝重);严懔(严肃而使人畏惧)

    (5) 紧密

    《春秋》谨严,左氏浮夸。—— 唐· 韩愈《进学解》

    驰而不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防伺甚严。——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6) 又如:严严实实(形容严密);严秘(犹严密,秘密);严捕(严密搜捕);严幄(严密的帷幄);严备(严密戒备);严设(谓严密设防);严紧(严密);严确(犹严谨,严密);严严(紧密严实貌);严警(严密警戒)

    (7) 厚 。如:严冰(厚冰);严云(浓云)

    (8) 猛烈,严酷

    董之以严刑。——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风雪严寒。——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名词

    (1) 威严、威信

    有严有翼,共武之服。——《诗·小雅·六月》

    (2) 又如:严毅(威严刚毅);严惮(慑服);严翼(威严敬慎);严驵(威严傲慢);严耸(威严傲岸)

    (3) 对父亲的尊称 。如:严待(母丧父在);家严;先严;严命(对君父、长上之命的敬称)

    (4) 警戒

    严,戒也。昏鼓曰夜严,捶一鼓为一严,二鼓为二严,三鼓为三严…——《正字通》

    (5) 姓

    动词

    (1) 畏惧

    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子》

    (2) 又如:严惮(畏惧;害怕)

    (3) 整饬;整备 。如:严塞(整备要塞);严驾(整备车马)

    (4) 尊敬,尊重

    严大国之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又如:严父(尊敬父亲);严敬(尊敬;敬重)

    (6) 通“瞰”( kàn)。远望

    内严一家而三不归。——《管子·轻重丁》。丁士涵云:“严乃瞰之借字。”

    英文翻译

    strict, rigorous, rigid; stern

    方言集汇

    ◎ 粤语:jim4

    宋本广韵

    jùn [jun]
    部首: 325
    笔画: 10
    五笔: MCW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UICE
    四角: 2374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山,雋( jùn)声。本义:高而陡峭)

    (2) 同本义

    山峻高而蔽日兮。——《楚辞·屈原·涉江》

    山道峻隘。——《北齐书·高昂传》

    是犹上高陵之颠堕峻溪之下而求生。——《韩非子·奸劫弑臣》

    (3) 又如:峻危(高耸险峻);峻朵(高峻的山峰);峻岭(崇高的山岭);峻绝(极为陡峭)

    (4) 严酷,严厉

    乃峻责租调。——《新唐书·李实传》

    严刑峻法。——《论衡·非韩》

    因以峻文诋之。——《后汉书·朱浮传》

    (5) 又如:峻政(苛政);峻责(严厉责求);峻拒(断然拒绝);峻辞(断然辞绝)

    (6) 高超 。如:峻绝(高超);峻迈(高超出众);峻论(高论);峻格(高超的格调);峻立(高超特出)

    (7) 大;高大

    克明峻德。——《礼记·大学》

    (8) 又如:峻宇(高大的屋宇);峻德(大德);峻命(大命,指天帝或帝王的命令);峻博(博大)

    (9) 高雅;高贵;高尚 。如:峻雅(高雅);峻阀(高贵的门第);峻爵(崇高的爵位)

    (10) 严正 。如:峻整(严正庄重);峻网(严正的法网);峻介(严正耿直);峻切(文词、语言严正切直)

    (11) 猛烈 。如:峻剂(猛烈的药剂);峻药(猛烈的药物);峻利(猛烈);峻烈(猛烈);峻利(味道浓烈而爽口)

    (12) 指文笔刚劲挺拔 。如:峻利(形容笔力刚劲雄健);峻健(刚劲有力);峻洁(诗文刚劲凝练)

    动词

    (1) 结束,完成 。如:峻工;峻事(完事,结束)

    (2) 增高,加高

    群臣白帝更峻京邑城隍,以从《周易》设险之义。——《魏书》

    (3) 升迁,高升 。如:峻用(提拔任用);峻除(升迁);峻擢(高升);峻迁(高升;升迁);峻登(高升)

    英文翻译

    high, steep, towering; stern

    方言集汇

    ◎ 粤语:zeon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un5 [台湾四县腔] zun5 [梅县腔] zun5 [客语拼音字汇] jin4 zun4 [海陆丰腔] zun5 [宝安腔] zu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二稕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