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固

yán gù [ yan gu]
繁体 嚴固
注音 一ㄢˊ ㄍㄨˋ

词语释义

严密牢固;严密巩固。

词语解释

  1. 严密牢固;严密巩固。

    《北齐书·神武帝纪下》:“ 神武 上言……请於险要修立城戍以防之,躬自临履,莫不严固。”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四:“ 戚密学 纶 初筮仕,知 太和县 ,里俗险悍,喜搆虚讼,公至,以术渐摩,先设巨械,严固狴牢。” 鲁迅 《华盖集·“公理”的把戏》:“女师大的许多教职员……本极以 章 杨 的措置为非,复痛学生之无辜受戮,无端失学,而校务维持会之组织,遂愈加严固。”

引证解释

⒈ 严密牢固;严密巩固。

《北齐书·神武帝纪下》:“神武上言……请於险要修立城戍以防之,躬自临履,莫不严固。”
宋文莹《玉壶清话》卷四:“戚密学纶初筮仕,知太和县,里俗险悍,喜搆虚讼,公至,以术渐摩,先设巨械,严固狴牢。”
鲁迅《华盖集·“公理”的把戏》:“女师大的许多教职员……本极以章杨的措置为非,复痛学生之无辜受戮,无端失学,而校务维持会之组织,遂愈加严固。”

严固的网络释义

严固

  • 严固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án ɡù,指严密牢固;严密巩固。
  • 汉字详情

    yán [yan]
    部首: 105
    笔画: 7
    五笔: GOD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TCH
    四角: 102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同本义

    事严,虞不敢请。——《孟子·公孙丑下》

    (2) 又如:严急(犹危急;紧急);严行(急行);严鼓(急鼓,急促的鼓声)

    (3) 严厉;严肃

    诛严不为戾。——《韩非子·五蠹》

    严限追比。——《聊斋志异·促织》

    性严毅。——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4) 又如:严紧(严厉);严查(严格检查);严假(期限严格的假期);严戢(谓严格管理);严讥(严格查问);严谴(严厉谴责);严辞(严厉的言辞);严罚(严厉处罚);严察(严厉苛察);严禁(严厉的禁令);严愎(严厉而刚愎);严参(严厉弹劾);严处(严厉处罚);严敏(严厉果断);严重(严肃而持重);严介(严肃耿介);严色(严肃的神色);严直(严肃正直);严威(严肃而威重);严庄(严肃庄重);严远(严肃而使人敬畏);严悫(严肃而诚实);严谕(严肃告谕);严凝(严肃凝重);严懔(严肃而使人畏惧)

    (5) 紧密

    《春秋》谨严,左氏浮夸。—— 唐· 韩愈《进学解》

    驰而不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防伺甚严。——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6) 又如:严严实实(形容严密);严秘(犹严密,秘密);严捕(严密搜捕);严幄(严密的帷幄);严备(严密戒备);严设(谓严密设防);严紧(严密);严确(犹严谨,严密);严严(紧密严实貌);严警(严密警戒)

    (7) 厚 。如:严冰(厚冰);严云(浓云)

    (8) 猛烈,严酷

    董之以严刑。——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风雪严寒。——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名词

    (1) 威严、威信

    有严有翼,共武之服。——《诗·小雅·六月》

    (2) 又如:严毅(威严刚毅);严惮(慑服);严翼(威严敬慎);严驵(威严傲慢);严耸(威严傲岸)

    (3) 对父亲的尊称 。如:严待(母丧父在);家严;先严;严命(对君父、长上之命的敬称)

    (4) 警戒

    严,戒也。昏鼓曰夜严,捶一鼓为一严,二鼓为二严,三鼓为三严…——《正字通》

    (5) 姓

    动词

    (1) 畏惧

    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子》

    (2) 又如:严惮(畏惧;害怕)

    (3) 整饬;整备 。如:严塞(整备要塞);严驾(整备车马)

    (4) 尊敬,尊重

    严大国之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又如:严父(尊敬父亲);严敬(尊敬;敬重)

    (6) 通“瞰”( kàn)。远望

    内严一家而三不归。——《管子·轻重丁》。丁士涵云:“严乃瞰之借字。”

    英文翻译

    strict, rigorous, rigid; stern

    方言集汇

    ◎ 粤语:jim4

    宋本广韵

    [gu]
    部首: 335
    笔画: 8
    五笔: LD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WJR
    四角: 6060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囗( wéi),“围”的古体字,象四周围起来的样子,古声。本义:坚,坚固)

    (2) 同本义

    固,四塞也。——《说文》

    亦孔之固。——《诗·小雅·天保》。传:“固,坚也。”

    脩陈固列。——《左传·成公十六年》

    弱颜固植。——《楚辞·招魂》

    筋骨欲其固也。——《吕氏春秋·达郁》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汉· 贾谊《过秦论》

    如是则兵劲城固,敌国畏之。——《荀子·王霸》

    良马固车。——《韩非子·难势》

    (3) 又如:固项(牛皮制的护领);固阴(隆冬时阴气固结);固植(根基巩固。比喻意志坚定不移)

    (4) 特指地势险要和城郭坚固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资治通鉴》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 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论语·季氏》

    (5) 又如:固塞(坚固的要塞)

    (6) 久

    固,久也。——《小尔雅·广诂》

    臣固闻之。——《国语·晋语六》

    皆以太子为非固相也。——《战国策·魏策二》

    (7) 疾病经久难治的。后作“痼”

    季冬行春令,则“国多固疾。”——《礼记·月令》

    太后前闻商有女,欲以备后宫, 商言有固疾。——《汉书·王商传》

    (8) 安定,稳固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国可以固。——《国语·晋语二》

    (9) 又如:固色(安定的情绪和神色)

    (10) 固执,专一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列子·汤问》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唐· 杜牧《阿房宫赋》

    (11) 又如:固护(精神专一,意志坚定)

    (12) 鄙陋

    鄙人固陋,不知忌讳。——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

    (13) 又如:固陋

    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论语·述而》

    (14) 坚定

    上无固植,下有疑心。——《管子·洁法》

    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15) 又如:固植(固志。坚定的意志);固色(坚定的志节);固宠(宠幸眷爱,坚定不移)

    动词

    (1) 安定 。如:固圉(使边境安静无事)

    (2) 巩固;使坚固;加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公孙丑下》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 又如:固堤;固垒(加固营垒);固壁清野(固壁,加固壁垒,使敌不易攻击;清野,转移人口、物质,使敌无所获取);固位(巩固保持权位)

    (4) 安守;坚守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晋· 陶渊明《饮酒》诗十六

    (5) 又如:固穷(信守道义,安于贫贱穷困)

    (6) 禁锢;闭塞 。如:固扃(牢牢关闭);固塞(闭塞,不开朗)

    副词

    (1) 执意;坚决地

    蔺相如固止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少年固强之。——《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固守阵地;固却(坚决拒绝);固获(坚持据为己有);固谢(执意推辞;谢绝);固让(再三辞让)

    (3) 必,一定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楚辞·屈原·涉江》

    (4) 又如:固必(引申义:一定;必然);固当如此

    (5) 原来;本来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唐· 韩愈《师说》

    (6) 当然;仍然

    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 宋· 苏轼《教战守》

    余固笑而不信也。——宋· 苏轼《石钟山记》

    (7) 确实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8) 已经

    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又如:固众(固然很多)

    (10) 通“胡”( )。何,何故

    夫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者,汝将固惊邪?——《庄子·天地》

    英文翻译

    to become solid, solidify; strength

    方言集汇

    ◎ 粤语:gu3
    ◎ 客家话:[陆丰腔] gu5 [梅县腔] gu5 [东莞腔] gu5 [客英字典] gu5 [台湾四县腔] gu5 [客语拼音字汇] gu4 [宝安腔] gu5 [沙头角腔] gu5 [海陆丰腔] g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暮去聲開口一等koh/kuh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