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严办
(1) 从严处理或从严惩罚
引证解释
⒈ 认真办理。
引《世说新语·捷悟》“即詔转公督五郡, 会稽太守” 刘孝标注引晋孙盛《晋阳秋》:“大司马( 桓温 )将讨慕容暐,表求申劝平北将军愔及袁真等严办。”
《南齐书·刘悛传》:“悛治事严办,以是会旨。”
⒉ 指皇帝出行前整备戒严诸事。
引《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夏,四月,丁亥朔,严办将发。”
胡三省注:“凡天子将出,侍中奏中严外办。此时未必能尔,沿袭旧日严办之言而言之耳。”
⒊ 严厉惩办。
引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如有反革命分子或其他破坏分子,乘机捣乱、抢劫或破坏者,定予严办。”
严办的国语词典
严厉惩办。
严办的网络释义
严办
近义词
严办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同本义
事严,虞不敢请。——《孟子·公孙丑下》
(2) 又如:严急(犹危急;紧急);严行(急行);严鼓(急鼓,急促的鼓声)
(3) 严厉;严肃
诛严不为戾。——《韩非子·五蠹》
严限追比。——《聊斋志异·促织》
性严毅。——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4) 又如:严紧(严厉);严查(严格检查);严假(期限严格的假期);严戢(谓严格管理);严讥(严格查问);严谴(严厉谴责);严辞(严厉的言辞);严罚(严厉处罚);严察(严厉苛察);严禁(严厉的禁令);严愎(严厉而刚愎);严参(严厉弹劾);严处(严厉处罚);严敏(严厉果断);严重(严肃而持重);严介(严肃耿介);严色(严肃的神色);严直(严肃正直);严威(严肃而威重);严庄(严肃庄重);严远(严肃而使人敬畏);严悫(严肃而诚实);严谕(严肃告谕);严凝(严肃凝重);严懔(严肃而使人畏惧)
(5) 紧密
《春秋》谨严,左氏浮夸。—— 唐· 韩愈《进学解》
驰而不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防伺甚严。——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6) 又如:严严实实(形容严密);严秘(犹严密,秘密);严捕(严密搜捕);严幄(严密的帷幄);严备(严密戒备);严设(谓严密设防);严紧(严密);严确(犹严谨,严密);严严(紧密严实貌);严警(严密警戒)
(7) 厚 。如:严冰(厚冰);严云(浓云)
(8) 猛烈,严酷
董之以严刑。——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风雪严寒。——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名词
(1) 威严、威信
有严有翼,共武之服。——《诗·小雅·六月》
(2) 又如:严毅(威严刚毅);严惮(慑服);严翼(威严敬慎);严驵(威严傲慢);严耸(威严傲岸)
(3) 对父亲的尊称 。如:严待(母丧父在);家严;先严;严命(对君父、长上之命的敬称)
(4) 警戒
严,戒也。昏鼓曰夜严,捶一鼓为一严,二鼓为二严,三鼓为三严…——《正字通》
(5) 姓
动词
(1) 畏惧
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子》
(2) 又如:严惮(畏惧;害怕)
(3) 整饬;整备 。如:严塞(整备要塞);严驾(整备车马)
(4) 尊敬,尊重
严大国之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又如:严父(尊敬父亲);严敬(尊敬;敬重)
(6) 通“瞰”(
)。远望内严一家而三不归。——《管子·轻重丁》。丁士涵云:“严乃瞰之借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力,辡声。力取致力之意。本义:办理;治理)
(2) 同本义
办,致力也。——《说文新附》
卿能办之者诚决。——《资治通鉴》
(3) 又如:办案;办事;办理
(4) 做,干
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怎么办;群众发动起来了,事情就好办了
(6) 创设,经营,管理
是年,谢庄办团。——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又如:办工厂;办学校;办报;办卖(变卖)
(8) 准备,操办
船、粮、战具俱办。——《资治通鉴》
(9) 又如:办酒(备办酒席);办丧事
(10) 惩罚
君信可人,必能办贼者也。——《三国志·费祎传》
(11) 又如:办罪;严办;首恶必办
(12) 做成;做好;能做到
食未为而景仁为 玄所召。——《南史·谢裕传》
趋为诸将军办装。——《后汉书·彭宠传》
名词
“办公室”的简称 。如:侨办;工交办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poiⁿ7 [揭阳、潮阳]baiⁿ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