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菑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泛指田园。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纬东菑之故耜,浸北亩之新渠。” 唐 储光羲 《田家即事》诗:“迎晨起饭牛,双驾耕东菑。” 唐 李华 《杂诗》之四:“未闻东菑稼,一气嘉穀成。”
东菑的网络释义
东菑
东菑 (汉语词语)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2) 同本义
东,动也。——《说文》
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白虎通·五行》
东方木也。——《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
东君,日也。——《广雅·释天》
东邻。——《易·既济》。虞注:“震为东。”
东方者,阳也。——《白虎通·情性》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又如:关东;旭日东升;东夏(指中国东部);东朝(东宫);东极(东方边远之处);东君(神话中与西王母相对的东王公);东坦(女婿);东裔(东方边远地方);东村女(即东施);东方作(日出);东记(古代传说中的日出处。亦泛指东方极远之地)
(4) 特指东西向,与南北向相对 。如:东亩(使田垄东西向)
(5) 东道主的略称。主人 。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所以主人称东。如:房东;股东;今天我们作东;东主(东家;店主;房东)
(6) 春天 。如:东皇(指春种;司春之神);东君(春神);东作(春耕;指春季作物)
(7) 指厕所 。即“东厕”。旧时厕所设于北房左侧,故称东厕。如:登东(上厕所);东净(厕所);东厮(厕所);东司(厕所)
副词
(1) 向东,东去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又如:东流(东去的流水);东波(向东流逝之水);东徙(向东迁移)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dang1(tang) dong1(tong)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甾(
)声。荒地,故从艸。本义:古代指初耕的田地)(2) 同本义
菑,不耕田也。——《说文》。按,古文从田,巛声,小篆又加草耳。不耕田者,不耕而才耕之田也。
不菑畬。——《易·无妄》。董遇注:“菑,反草也。”
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畬。——《尔雅》
耕获菑畬,时时利赖其用。——明· 徐光启《甘薯疏序》
(3) 又如:菑畬(开垦一年和三年的地);菑亩(初耕的田地)
(4) 直立而枯死的树木
其菑其翳。——《诗·大雅·皇矣》
周公之状,身如断菑。——《荀子·非相》
动词
(1) 开垦;耕耘
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书·大诰》
(2) 又如:菑畬(耕耘;又耕稼为民生之本,故以喻事物的根本);菑攘(开拓;平定)
(3) 另见
“灾”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h1 zai1 [客英字典] zih1 zai1 [海陆丰腔] zih1 zai1 [梅县腔] zii1 [宝安腔] zu1
◎ 潮州话:之余1 之埃1 ,ze1 [潮阳]zu1 ,zai1(tsur [潮阳]tsu ,chai)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葘 | 側持 | 莊 | 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止 | 之 | ʧĭə | cri/tr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