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拉西扯

dōng lā xī chě [ dong la xi che]
繁体 東拉西扯
注音 ㄉㄨㄥ ㄌㄚ ㄒ一 ㄔㄜˇ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形容说话抓不住中心,无边际地随意乱讲。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更有一种可笑的,肚子里原没有什么,东拉西扯,弄的牛鬼蛇神,还自以为博奥。”

成语用法

东拉西扯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引证解释

⒈ 东凑一言,西凑一语。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杂乱无章。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九:“那些校长先生偏要东拉西扯写上这么多的文字,真是可怪的事。”
茅盾《春蚕》四:“张老头子也换了话,东拉西扯讲镇里的‘新闻’。”

⒉ 谓从各处拾取得来。

鲁迅《书信集·致陈铁耕》:“连环图画要在这里卖版权,大约很难。刊物上虽时有木刻,然而不过东拉西扯,不化一文钱。要他们出钱,可就没人肯要子。”

东拉西扯的国语词典

言语、文字杂乱或偏离主题。《红楼梦.第八二回》:「更有一种可笑的,肚子里原没有什么,东拉西扯,弄的牛鬼蛇神,还自以为博奥。」《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亏他东拉西扯,居然没有露出马脚。」也作「东扯西拉」。

东拉西扯的网络释义

东拉西扯

  • 东拉西扯是一个成语,读音是dōng lā xī chě,意思是指说话、写文章条理紊乱,没有中心。
  • 东拉西扯的翻译

    日语: でまかせにしゃべる
    俄语: рáзные рáзности

    东拉西扯造句

    他在想什么问题时,任你怎么东拉西扯地打岔,他的思路就像是有个指南什似的,总是朝着那个方向想下去。
    王队长在台上东拉西扯地讲了两个小时,弄得大家苦不堪言。
    解决问题应就事论事,不可东拉西扯,节外生枝。
    他在想问题时,任你怎么东拉西扯地打岔,他的思路就像是有个指南针似的,总要朝着那个方向想下去。
    抓紧时间干活,别在那儿东拉西扯!
    他谈话时总爱东拉西扯的。
    他东拉西扯地说了半天,大家听了还是不得要领。
    这两个人写的诗真有天壤之别。一个是想象丰富,比喻奇妙,一个是东拉西扯,胡编乱造。
    郑老师讲话总是言简意赅,从不东拉西扯。
    现在谈正经的,别再东拉西扯。
    婶婶东拉西扯了大半天,原来想让我帮小堂弟补习功课。
    这个人讲话总喜欢东拉西扯。
    咱们就事论事,不要东拉西扯。
    东拉西扯就想到这些,希望对你有用。
    他的演讲内容东拉西扯,拖泥带水,简直不知他在讲什么。
    他演说时最喜欢咬文嚼字,古今中外,东拉西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学问。
    人家又没有指名道姓,你动不动就东拉西扯地胡缠些什么?
    你这样东拉西扯的说明,只会让人认为是一种穿凿附会,无法令人信服。
    一时闲坐无事,咱们东拉西扯,随便谈谈好不好?
    不能东拉西扯对员外进行人身攻击。

    汉字详情

    dōng [dong]
    部首: 105
    笔画: 5
    五笔: AI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D
    四角: 40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2) 同本义

    东,动也。——《说文》

    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白虎通·五行》

    东方木也。——《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

    东君,日也。——《广雅·释天》

    东邻。——《易·既济》。虞注:“震为东。”

    东方者,阳也。——《白虎通·情性》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又如:关东;旭日东升;东夏(指中国东部);东朝(东宫);东极(东方边远之处);东君(神话中与西王母相对的东王公);东坦(女婿);东裔(东方边远地方);东村女(即东施);东方作(日出);东记(古代传说中的日出处。亦泛指东方极远之地)

    (4) 特指东西向,与南北向相对 。如:东亩(使田垄东西向)

    (5) 东道主的略称。主人 。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所以主人称东。如:房东;股东;今天我们作东;东主(东家;店主;房东)

    (6) 春天 。如:东皇(指春种;司春之神);东君(春神);东作(春耕;指春季作物)

    (7) 指厕所 。即“东厕”。旧时厕所设于北房左侧,故称东厕。如:登东(上厕所);东净(厕所);东厮(厕所);东司(厕所)

    副词

    (1) 向东,东去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又如:东流(东去的流水);东波(向东流逝之水);东徙(向东迁移)

    英文翻译

    east, eastern, eastward

    方言集汇

    ◎ 粤语:dung1
    ◎ 潮州话:dang1(tang) dong1(tong)

    宋本广韵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UGU

    英文翻译

    pull, drag; seize, hold; lengthen
    [xi]
    部首: 615
    笔画: 6
    五笔: SGH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CW
    四角: 106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2) 同本义

    西,鸟在巢上,象形。——《说文》

    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敦煌曲子词集》

    (3) 又如:西迟(游息,流连。同栖迟)

    (4) 往西走;向西去

    西通巴蜀。——《三国志·诸葛亮传》

    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长歌行》

    从小丘西行……——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西出阳关无故人。——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 又如:西上(向西去);西驾(皇帝的车驾西行);西夕(太阳西下而天黑)

    名词

    (1) 方位词。日落的方向,西方

    日在西方而鸟栖,故因以为东西之西。——《说文》

    王用享于西山。——《易·随》

    宅西。——《书·尧典》

    以白琥礼西方。——《周礼·大宗伯》

    赵王因起兵南戍 韩梁之西边。——《战国策·赵策一》

    故有东宫、有西宫、有南宫、有北宫,异居而同财,有余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仪礼·丧服》

    (2) 又如:西班(武官。唐凡朝会,武官班于西);各奔西东(各奔前程);西帮(经营钱庄业的山西人);西都(古指洛阳);西裔(西部边远地区);西牛贺洲(佛经中四大部洲之一,在西方)

    (3) 古称西边的邻国

    越山千万云门绝,西僧貌古还名月。—— 唐· 皎然《寄题云门寺梵月无侧房》

    (4) 又如:西僧(西蕃僧人);西人(宋时指西夏人)

    (5) 现代我国称欧美为“西洋”或“泰西”,简称“西”

    初中西不睦,地方官出示,禁止华人受雇外洋,供其服役。—— 清· 夏燮《粤民义师记》

    (6) 又如:西珠(西洋商人贩运到中国来的珍珠);西番柿子(番茄)

    (7) 西天的简称。佛经中指佛祖所在之处为极乐世界,也叫“西天” 。如:西土(指佛教发源地印度。印度古称天竺,因在中国之西,故称);西方净土(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

    (8) 复姓。如:西乞;西王;西宫;西郭

    英文翻译

    west(ern); westward, occident

    方言集汇

    ◎ 粤语:sai1
    ◎ 客家话:[宝安腔] si1 [台湾四县腔] si1 [客英字典] si1 [海陆丰腔] si1 [陆丰腔] si1 [沙头角腔] si1 [东莞腔] si1 [梅县腔] si1 [客语拼音字汇] xi1
    ◎ 潮州话:sa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西先稽齊開平聲開口四等sieise/sei
    chě [che]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HG
    五行:
    仓颉: QYLM
    四角: 5101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奢声。扯是“撦”的俗字。本义:撕裂)

    (2) 拉,牵引 。如:扯车(拉车);扯拉(牵扯;牵涉);扯曳(拽拉,揪扯);扯扯拽拽(拉拉扯扯。用手拉扯);扯蓬拉纤(用不正当的手段为人撮合或说情而从中取利的行为)

    (3) 撕 。如:扯裂(撕碎;拉断);把信扯得粉碎;扯下假面具;扯破(撕破)

    (4) 零买 。如:扯二尺布

    (5) 拔起 。如:扯毛;扯秧

    (6) 谈话,多指漫无边际的谈话 。如:闲扯;扯家常;东拉西扯;扯个没完;扯蛋(胡扯)

    英文翻译

    rip up, tear down; raise; haul

    方言集汇

    ◎ 粤语:ce2
    ◎ 客家话:[梅县腔] cha1 cha3 [海陆丰腔] cha3 che1 [客英字典] cha3 [宝安腔] ca3 [客语拼音字汇] ca3 [台湾四县腔] ca3 ce1 [东莞腔] ca3
    ◎ 潮州话:cê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五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昌者麻三開上聲開口三等tɕʰĭachjax/tc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