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君
词语释义
东君
(1) 传说中的太阳神
词语解释
太阳神名。亦指太阳。
《史记·封禅书》:“ 晋 巫,祠 五帝 、 东君 …… 先炊 之属。” 司马贞 索隐引《广雅》:“ 东君 ,日也。”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第七人为 东君 ,太阳神,男像,面色赤,手执弓矢,青衣白裳。”
指仙人 东王公 。
三国 魏 曹操 《陌上桑》诗:“济天汉,至 崑崙 ,见 西王母 謁 东君 。” 唐 白居易 《和<送刘道士游天台>》:“斋心謁 西母 ,瞑拜朝 东君 。”参见“ 东王公 ”。
司春之神。
唐 王初 《立春后作》诗:“ 东君 珂佩响珊珊,青驭多时下九关。方信玉霄千万里,春风犹未到人间。” 宋 辛弃疾 《满江红·暮春》词:“可恨 东君 ,把春去,春来无迹。”
犹东家。对主人的尊称。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四折:“我待要题箇话头,又不知他可也甚些机彀,倒不如只做朦朧,为着东君奉劝金甌。” 明 屠隆 《綵毫记·展叟单骑》:“东君运蹇遭颠沛,愿捐躯虎穴探来,英雄抖搜平生概,定要救主回。” 清 袁枚 《新齐谐·梁朝古冢》:“ 朱生 匆匆出署,将觅船赴 浙 ,忽差役寄东君札来,止之。”
引证解释
⒈ 太阳神名。亦指太阳。
引《史记·封禅书》:“晋巫,祠五帝、东君 …… 先炊之属。”
司马贞索隐引《广雅》:“东君,日也。”
郭沫若《屈原》第二幕:“第七人为东君,太阳神,男像,面色赤,手执弓矢,青衣白裳。”
⒉ 指仙人东王公。参见“东王公”。
引三国魏曹操《陌上桑》诗:“济天汉,至崑崙,见西王母謁东君。”
唐白居易《和<送刘道士游天台>》:“斋心謁西母,瞑拜朝东君。”
⒊ 司春之神。
引唐王初《立春后作》诗:“东君珂佩响珊珊,青驭多时下九关。方信玉霄千万里,春风犹未到人间。”
宋辛弃疾《满江红·暮春》词:“可恨东君,把春去,春来无迹。”
⒋ 犹东家。对主人的尊称。
引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我待要题箇话头,又不知他可也甚些机彀,倒不如只做朦朧,为着东君奉劝金甌。”
明屠隆《綵毫记·展叟单骑》:“东君运蹇遭颠沛,愿捐躯虎穴探来,英雄抖搜平生概,定要救主回。”
清袁枚《新齐谐·梁朝古冢》:“朱生匆匆出署,将觅船赴浙,忽差役寄东君札来,止之。”
东君的国语词典
日神。《楚辞.九歌》有〈东君〉篇,是祭日神的歌。
东君的网络释义
东君 (汉语词汇)
东君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2) 同本义
东,动也。——《说文》
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白虎通·五行》
东方木也。——《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
东君,日也。——《广雅·释天》
东邻。——《易·既济》。虞注:“震为东。”
东方者,阳也。——《白虎通·情性》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又如:关东;旭日东升;东夏(指中国东部);东朝(东宫);东极(东方边远之处);东君(神话中与西王母相对的东王公);东坦(女婿);东裔(东方边远地方);东村女(即东施);东方作(日出);东记(古代传说中的日出处。亦泛指东方极远之地)
(4) 特指东西向,与南北向相对 。如:东亩(使田垄东西向)
(5) 东道主的略称。主人 。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所以主人称东。如:房东;股东;今天我们作东;东主(东家;店主;房东)
(6) 春天 。如:东皇(指春种;司春之神);东君(春神);东作(春耕;指春季作物)
(7) 指厕所 。即“东厕”。旧时厕所设于北房左侧,故称东厕。如:登东(上厕所);东净(厕所);东厮(厕所);东司(厕所)
副词
(1) 向东,东去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又如:东流(东去的流水);东波(向东流逝之水);东徙(向东迁移)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dang1(tang) dong1(tong)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本义: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2) 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
君,尊也。——《说文》
赏庆刑威曰君。——《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君也者,掌令者也。——《春秋繁露》
君者,治辨之主也。——《荀子·礼论》
君帝清问下民。——《书·吕刑》
克长克君。——《诗·大雅·皇矣》
二十余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思得明君。——《三国志·诸葛亮传》
则忧其君。——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身名君宠。——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尧舜之君;欺君罔上;贤君;暴君;昏君;国君;君臣;明君;君王(古时对帝王的一种尊称);君伐(君王的功绩);君位(国君之位);君长(国君与卿大夫;天子或诸侯);君体(人主的体统);君德(人主的德行或恩德);君侯(古代对列侯的尊称);君公(诸侯);君父(对父为国君者的称呼);君子医(术精德高的名医)
(4) 封建制度的一种尊号,尤指君主国家所封的称号或封号
君以十五之地存。——《战国策·魏策》
(5) 又如:平原君;春申君;武安君
(6) 引申为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君有疾。——《韩非子·喻老》
君之病在肌肤。
君之病在肠胃。
况君前途尚可。——《世说新语·自新》
落花时节又逢君。——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7) 又如:诸君;李君;王君;祝君早安;请君光临;君子不羞当面(君子不以当面把话说清楚为羞)
(8) 夫妇之间的尊称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杜甫《新婚别》
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夜雨寄北》
(9) 又如:夫君;君姑(古时妻子称丈夫的母亲);君舅(古时妻子称丈夫的父亲)
(10) 主体 。如:君声(指五音中的宫声。据《礼记》所载: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君指(左手的中指)
(11) 姓。如:君平(指严君平。西汉时隐士,名遵,蜀(四川)人。汉成帝时在成都卜筮,每天得百钱后即闭门读《老子》,著书十余万言。一生不愿为官)
动词
(1) 主宰、统治
君之宗之。——《诗·大雅·公刘》
(2) 又如:君火(中医称主宰神明之火)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giun1 [梅县腔] giun1 [东莞腔] giun1 [客英字典] giun1 [海陆丰腔] giun1 [客语拼音字汇] giun1 [台湾四县腔] giun1 [沙头角腔] giun1 [宝安腔] giu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君 | 舉云 | 見 | 文 | 平聲 | 文 | 合口三等 | 臻 | 文 | kĭuən | kyon/ki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