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夫
词语释义
且夫
(1) 连词。表示进一层。况且,再说
(2) 语气词。用在句首,表示要发表议论,提起话题。
词语解释
犹况且。承接上文,表示更进一层的语气。
《左传·隐公三年》:“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且夫思有利钝,时有通塞。” 宋 苏轼 《前赤壁赋》:“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儒林外史》第十八回:“及看那 卫先生 、 随先生 的诗,‘且夫’、‘尝谓’都写在内,其餘也就是文章批语上採下来的几个字眼。” 章炳麟 《大过》:“且夫暴察之政,可以慈惠改也;婪冒之吏,可以名法黜也;穷匱之生,可以樽节救也。”
引证解释
⒈ 犹况且。承接上文,表示更进一层的语气。
引《左传·隐公三年》:“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养气》:“且夫思有利钝,时有通塞。”
宋苏轼《前赤壁赋》:“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儒林外史》第十八回:“及看那卫先生、随先生的诗,‘且夫’、‘尝谓’都写在内,其餘也就是文章批语上採下来的几个字眼。”
章炳麟《大过》:“且夫暴察之政,可以慈惠改也;婪冒之吏,可以名法黜也;穷匱之生,可以樽节救也。”
且夫的国语词典
承接连词,表示更进一层。
且夫的网络释义
且夫
且夫的翻译
且夫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jū
助词
(1) 用在句末,相当于“啊”
狂童之狂也且。——《诗·郑风·褰裳》
(2) 另见
qiě
副词
(1) 将近;几乎
年且九十。——《列子·汤问》
上晚年多内宠,小王且二十人。——《资治通鉴》
去后且三年。——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2) 将要
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诗·齐风》
故天之且风,草木未动而鸟已翔矣。——《淮南子》
且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以为且噬己矣。——唐· 柳宗元《三戒》
火且尽。——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祸且及汝。——清· 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且当(该当);且然(亦将如此)
(4) 暂且;姑且
且往观乎?——《诗·郑风》
且携所著。——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甚且心之所以清。——清· 刘开《问说》
(5) 又如:你且等一下;这事且放一下;且可(犹暂且);且休(暂且休整);且自(暂且;只管);且住(暂止);且暂(犹暂且);且权(暂且;姑且);且则(姑且);且复(姑且再)
(6) 用来加强语气,表示某事物的极端的、假设的或不可能有的情况或事例 。如:死且不怕,况困难乎
(7) 〈方〉∶表示需要或可以延续很长时间 。如:这笔且用呢;他且来不了呢
(1) 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又”、“而且”
君子有酒,旨且多。——《诗·小雅》
行牧且荛。——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连拜且泣。——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香且甘者。——清· 周容《春酒堂遗书·芋老人传》
贼能且众。——清· 魏禧《大铁椎传》
(2) 又如:贫且贱;横且直;且并(并且);且是(而且)
(3) 又…又。连用以表示两件事同时并进 。如:既高且大;且战且退
(4) 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抑或”、“或者”
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 齐乎”——《战国策》
是且非邪。——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5) 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尚且”、“况且”
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三国志》
且人患志之不立。——《世说新语·自新》
余悲之,且曰…——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且欲观客。——清· 魏禧《大铁椎传》
(6) 又如:且夫(且况。况且)
(7)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若”、“假如”
且静郭君听 辨而为之也,必无今日之患也。——《吕氏春秋》
且复妄言。——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8) 又如:且如(假如;如果);且使(假使;倘若)
(9) 尚且,还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项羽本纪》
为众人师且不敢。——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且继今以往。——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10)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cia3 [梅县腔] cia3 [陆丰腔] cia3 [客英字典] cia3 [东莞腔] cia3 [沙头角腔] cia3 [客语拼音字汇] qia3 [海陆丰腔] cia3 [台湾四县腔] cia3
◎ 潮州话:cian2 (chhía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且 | 子魚 | 精 | 魚 | 平聲 | 魚 | 開口三等 | 魚 | 遇 | cio/ziv | tsĭo |
详细解释
fū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站着的人形(大),上面的“一”,表示头发上插一根簪(
),意思是成年男子,是个丈夫了。古时男子成年束发加冠才算丈夫,故加“一”做标志。本义:成年男子的通称)(2) 同本义
夫,丈夫也。——《说文》。按,夫从一大,会意兼象形。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
夫也不良。——《诗·陈风·墓门》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孟子》。注:“将必将为匹夫。”
二田为一夫。——《管子·乘马》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汉· 贾谊《论积贮疏》
(3) 又如:夫公(古代敬称男子为夫公);夫男(男人,丈夫);夫家(男女。丁男无妻者谓夫,有妻者谓家)
(4) 女子的正式配偶
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乐府诗集·陌上桑》
(5) 又如:夫主(丈夫);夫室(丈夫);夫党(丈夫的亲属)
(6) 旧称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 。如:农夫;人力车夫;马夫;轿夫;夫头(夫役的头目)
(7) 大丈夫。对男子的美称
西川 刘禅本非夫, 文灿贪庸亦竖奴。—— 柳亚子《诸将六首》
(8) 剑衣
剑则启椟,盖袭之,加夫襓与剑焉。——《礼记·少仪》
(9) 通“趺”。足背
渠长丈六尺,夫长丈二尺,臂长六尺。——《墨子·备城门》
副词
(1) 通“复”。再,又一次
回志怯来从玄谋,获我所求夫所思?——张衡《思玄赋》
(2) 另见
fú
代词
(1) “夫”假借为“彼”。他,她,它,他们 ——第三人称代词。如:使夫往而学焉
(2) 那,那个,那些 ——表示远指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这,这个,这些 ——表示近指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
(4) 所有的,大家。相当于“凡”
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书·召诰》
助词
(1) 用于句首,有提示作用
夫秦有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径》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 秦。—— 宋· 苏洵《六国论》
夫战,勇气也
(2) 用于句中,舒缓语气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
(3) 用于句尾名,表示感叹
孟子曰:“术不可不慎。”信夫!—— 清· 方苞《狱中杂记》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宋· 苏洵《六国论》
(4)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fu1 fu2 [海陆丰腔] fu1 bu1 [客英字典] fu1 [宝安腔] fu1 [客语拼音字汇] fu1 [东莞腔] fu1 [沙头角腔] fu1 [陆丰腔] fu1 fu3 [台湾四县腔] fu1 b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扶 | 防無 | 並 | 虞 | 平聲 | 虞 | 合口三等 | 遇 | 虞 | bʰĭu | byo/bi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