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款专用

zhuān kuǎn zhuān yòng [zhuan kuan zhuan yong]
注音 ㄓㄨㄢ ㄎㄨㄢˇ ㄓㄨㄢ ㄩㄥ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专门用于指定项目的钱款专项使用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九章:“上级一再强调专款专用。”

成语用法

专款专用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财务制度等。

专款专用造句

这职工互助保障是不是以赢利为目的要赚钱的吧?纯粹误会,职工互助保障是非盈利性的,互助金实行封闭运作,专款专用。
农场从工业利润中提取一定的比例,作为奶牛发展基金专款专用。
这位学工处主任和同事商量后存入银行,写入账本准备专款专用,看起来秉公办理没问题,结果却因为设立“账外账”而被严肃处理。
为世界各国银行,政府,财团,企业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并监督专款专用。
公路收费不论纳入国家预算与否,都应充分考虑公路资金的需求规模特点,专款专用,以便于资金的计划和管理。
国家征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收入,应主要用于城市建设和土地开发,专款专用。
他认为,既然小区建设资金由开发区筹拨,属于专款专用。
电梯运行费应当用于电梯日常管理、维护保养、直接物质损耗以及电梯检验等相关费用,并单独立账,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要加强拆迁补偿安置资金的监管,保证拆迁补偿安置资金足额到位、专户存储,确保拆迁补偿安置资金专款专用。
公司提供相配套的科研设施及科研经费,科研经费专款专用。
通知规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实行按幢立账、专户存储、核算到户、专款专用、业主决策、拨付快速、手续便捷、公开透明、政府监督的原则。
第五条专项资金实行项目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物业服务企业或者相关单位应当单独立账,专款专用,滚动使用。
清冰雪以资代劳费的征收工作也已开始,并确保专款专用。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汉字详情

zhuān [zhuan]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FN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NI
四角: 503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右边象纺塼( zhuān)形,即“叀( zhuan);左边是手(寸),合起来为用手纺织。“叀”兼作声符。本义:纺锤)

(2) 纺专,收丝器

专,纺专。——《说文》。字亦作塼,作甎,俗作磚。

载弄之瓦。——《诗·小雅·斯干》。传:“瓦,纺塼也。”按,原始的陶制纺锤。

(3) 专长 。如:一专多能

(4) 中等专科学校(即只教授某一项或一些专门技术的学校)的简称 。如:新城工专;美镇医专;兴隆商专

(5) 姓

动词

(1) 独占;独用

专禄以周旋,戮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吴王擅鄣海泽, 邓通专西山。——《盐铁论·错币》

罔俾阿衡(即伊尹)专美有商。——《书·说命下》

专其利三世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左传·庄公十年》

敢专承之。——《国语·晋语》

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2) 又如:专功(独占其功);专道(独占道路);专贵(独占尊位);专美(独享美名);专宠(独占宠爱);专据(独占)

(3) 使专一;使集中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易·系辞上》

则其读书也必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4) 又如:专必(专一不易);专专(用心专一);专愚(用心专一而至不通事情);专节(专一不变的节操);专谨(专一谨慎);专注(专心注意)

(5) 独裁,专擅,独断独行

祭仲专, 郑伯患之。——《左传·桓公十五年》

主弱臣强,专制擅权。——《汉书》

举动自专由。——《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又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7) 又

那得自任专。

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专之可也。——《三国演义》

(8) 又如:专行胁迁(独断专行,逼迫迁移);专权恣虐(独揽大权,任意肆虐—);专独(专断独行);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鄢氏、 费氏自以为王,专祸 楚国。——《左传》

(9) 又如:专封(擅自分封);专决(片面地判断);专攻(专门研究);专许(擅自许诺);专刑(专擅刑罚);专地(擅自处理领地);专朝(独揽朝政);专柄(独揽权柄);专威(独擅威信)

形容词

(1) 专断 专门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唐· 韩愈《师说》

(2) 又如:专款;专车;专程;专经(专门诵习某一种经书);专摺明保(为保举某人专门上摺子经吏部奏军机处奏闻皇上);专条(专门条款)

(3) 狭小

独守专室而不出门。——《淮南子》

(4) 满

专车,满一车。——吴曾祺《国语韦解补证》

(5) 肥厚 。如:专肤(肥厚的皮肤)

(6) 诚笃

盖其俗朴而专,和而靖。——叶适《长溪修学记》

副词

(1) 全,都

专听其大臣者,危主也。——《管子》

(2) 很,非常

其父常以为专愚,几不知马足。——《后汉书》

(3) 仅仅,只

人材不足专恃,而道术可公行也。——《淮南子》

(4) 又如:专综(独自总揽);专爱(独受怜爱)

英文翻译

monopolize, take sole possession

方言集汇

◎ 粤语:zyun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hon1

宋本广韵

kuǎn [kuan]
部首: 427
笔画: 12
五笔: FFIW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FNO
四角: 4798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欠,塞。省。本义:真诚;诚恳)

(2) 同本义

款,诚也。——《广雅·释诂一》

谒款天神。——《史记·司马相如传》

欲效其款款之愚。——《汉书·司马迁传》

(3) 又

辞气愿款,有足感动人者。——《后汉书·江革传》

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荀子·修身》

(4) 又如:款服(诚心归服);款款深深(亲切;恳挚);款交(至交);款语(亲切谈话);款语温言(真诚而柔和的话);款心(诚心);款迎(热情、殷切地欢迎);款住(殷勤地留住);款洽(诚恳接待;亲切交谈)

(5) 通“窾”。空;空洞,不真实

款启寡闻之民。——《庄子·达生》

实不中其声者谓之款。——《汉书·司马迁传》

(6) 又

款言不听,奸乃不生。

(7) 又如:款言(空话);款空(空洞,空疏);款足(中间空的鼎足)

(8) 缓,慢

吴宫夜长官漏款,纻幕四垂灯焰暖。——元稹《冬白纻》

点水晴蜒款款飞。——杜甫《曲江》

(9) 又如:款段(从容徐缓的样子);款慢(慢慢地);款踏(缓缓地走,慢走)

名词

(1) 事项,条款

现今暴骨停尸,是坐着那一款罪犯招因。——《元曲选·神奴儿》

(2) 又如:条约的第六条第三款;款状(记录罪行的文件);款目(条款);款项(项目;条目)

(3) 样子;样式;格式

又劣弱不中于款。——《聊斋志异·促织》

(4) 又如:不中于款(不合规格。中,符合。款,款式,规格);款制(式样);款儿(样子;式样。引申为“架子”)

(5) 架子

今儿当着这些人,倒做起方子的款儿来了。——《红楼梦》

(6) 钱 。如:汇款;公款;筹款

(7) 落款,书画上的题名 。如:上款;下款;款书(落款书写);款字(落款)

(8) 款识,古代钟鼎彝器上铸刻的文字

今此鼎细小,又有款识。——《汉书》

(9) 条理

不然,雷雨乱了,显得大圣无款也。——《西游记》

动词

(1) 款待,殷勤招待

以款人事。——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款延(款待);款迓(殷勤接待);款宴(设宴款待);款遇(款待);款谢(款待答谢)

(3) 敲,叩

款关请见。——《史记·商君列传》

海外殊俗,重泽款塞。——《史记·太史公自序》

一旦款门来告。——柳宗元《钴鉧潭记》

(4) 又如:款打(敲打);款塞(叩塞门);款关(叩关);款徼(叩塞门)

(5) 求和;议和

顾战款异局也,远近异势也。——王家桢《王少司马奏疏》

(6) 又如:款局(和议的局面);款计(议和之计);款议(和谈)

(7) 招供 。如:款占(供词);款辞(供词);款状(供状)

(8) 留;歇息

湖山有意留侬款。——杨万里《诚斋集》

(9) 又如:款玩(逗留玩耍)

(10) 到 。如:绕黄山而款牛首(绕道黄山而到牛首山)

(11) 归顺

辄屈膝叩首迎款。——清· 周容《芋老人传》

英文翻译

item, article; clause; fund

方言集汇

◎ 粤语:fun2
◎ 客家话:[梅县腔] kwan3 [陆丰腔] kuan3 [客语拼音字汇] kan3 kuan3 [沙头角腔] kan3 [东莞腔] kan3 [台湾四县腔] kwan3 [客英字典] kwan3 kan3 [海陆丰腔] kwan3 [宝安腔] k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四緩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苦管上聲合口一等khuanx/quaankʰuɑn
zhuān [zhuan]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FN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NI
四角: 503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右边象纺塼( zhuān)形,即“叀( zhuan);左边是手(寸),合起来为用手纺织。“叀”兼作声符。本义:纺锤)

(2) 纺专,收丝器

专,纺专。——《说文》。字亦作塼,作甎,俗作磚。

载弄之瓦。——《诗·小雅·斯干》。传:“瓦,纺塼也。”按,原始的陶制纺锤。

(3) 专长 。如:一专多能

(4) 中等专科学校(即只教授某一项或一些专门技术的学校)的简称 。如:新城工专;美镇医专;兴隆商专

(5) 姓

动词

(1) 独占;独用

专禄以周旋,戮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吴王擅鄣海泽, 邓通专西山。——《盐铁论·错币》

罔俾阿衡(即伊尹)专美有商。——《书·说命下》

专其利三世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左传·庄公十年》

敢专承之。——《国语·晋语》

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2) 又如:专功(独占其功);专道(独占道路);专贵(独占尊位);专美(独享美名);专宠(独占宠爱);专据(独占)

(3) 使专一;使集中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易·系辞上》

则其读书也必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4) 又如:专必(专一不易);专专(用心专一);专愚(用心专一而至不通事情);专节(专一不变的节操);专谨(专一谨慎);专注(专心注意)

(5) 独裁,专擅,独断独行

祭仲专, 郑伯患之。——《左传·桓公十五年》

主弱臣强,专制擅权。——《汉书》

举动自专由。——《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又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7) 又

那得自任专。

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专之可也。——《三国演义》

(8) 又如:专行胁迁(独断专行,逼迫迁移);专权恣虐(独揽大权,任意肆虐—);专独(专断独行);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鄢氏、 费氏自以为王,专祸 楚国。——《左传》

(9) 又如:专封(擅自分封);专决(片面地判断);专攻(专门研究);专许(擅自许诺);专刑(专擅刑罚);专地(擅自处理领地);专朝(独揽朝政);专柄(独揽权柄);专威(独擅威信)

形容词

(1) 专断 专门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唐· 韩愈《师说》

(2) 又如:专款;专车;专程;专经(专门诵习某一种经书);专摺明保(为保举某人专门上摺子经吏部奏军机处奏闻皇上);专条(专门条款)

(3) 狭小

独守专室而不出门。——《淮南子》

(4) 满

专车,满一车。——吴曾祺《国语韦解补证》

(5) 肥厚 。如:专肤(肥厚的皮肤)

(6) 诚笃

盖其俗朴而专,和而靖。——叶适《长溪修学记》

副词

(1) 全,都

专听其大臣者,危主也。——《管子》

(2) 很,非常

其父常以为专愚,几不知马足。——《后汉书》

(3) 仅仅,只

人材不足专恃,而道术可公行也。——《淮南子》

(4) 又如:专综(独自总揽);专爱(独受怜爱)

英文翻译

monopolize, take sole possession

方言集汇

◎ 粤语:zyun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hon1

宋本广韵

yòng [yong]
部首: 526
笔画: 5
五笔: ETN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Q
四角: 772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2) 同本义

用,可施行也。——《说文》

用,以也。——《苍颉篇》

利用为大作。——《易·益》

五行五用哉。——《虞书》

乃攘窃神胝之牺牷牺用。——《书·微子》

乘其财用出入。——《周礼·宰夫》

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周礼·小司徒》

保甲之法,起于三代丘甲。 管仲用之 齐, 子产用之 郑, 商君用之 秦, 仲长统言之 汉,而非今日之立异也。—— 宋· 王安石《上五事札子》

皆不足用。——明· 魏禧《大铁椎传》

用水彩。——蔡元培《图画》

兼用激刺。

又用篆章。——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用不着(没办法);备用(准备着供随时使用);实用(实际使用);拆用(拆开使用);用功(使用功力);用长(使用长武器);用板(使用诏书);用计(使用计谋);用天因地(利用天时,顺应地利);用钱(使用钱币);用药(使用药物)

(4) 任用(委派人员担任职务)

不用尚书郎。——《乐府诗集·木兰诗》

用于昔日。——诸葛亮《出师表》

贤能为之用。——《三国志·诸葛亮传》

不能用也。——《资治通鉴》

(5) 又如:大材小用(用人不当);重用(把某人放在重要的岗位上);叙用(任用);起用(重新起用已退职或已免职的人员);用才(任用人才);用臣(可任用之臣);用行舍藏(被任用就行其道,不被任用就退隐);用贤(任用贤人)

(6) 运用(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

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孙子·用间》

(7) 又如:用间(运用间谍);用计铺谋(安排计谋;出谋划策);用长(运用其所长);用奇(指军事上运用出人意料的策略);用思(运用心思);用智(运用智谋)

(8) 治理;管理

仁人之用国,将修志意,正身行。——《荀子》

(9) 又如:用民(治理和役使民众)

(10) 出力;效命

国有事,则学民恶法,商民善化,技艺之民不用,故其国易破也。——《商君书》

(11) 又如:用精(专心一意)

(12) 需要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李白《与韩荆州书》

(13) 又如:不用

(14) 吃;饮 。如:用茶(饮茶,喝茶);用膳(吃饭);用餐(吃饭);用烟(吸烟,抽烟)

(15) 执政;当权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史记》

(16) 行事;行动

经称鹏之用,其将飞也必待海之运,其飞也必以怒。——明· 徐渭《赡张君序》

名词

(1) 功用;功能

小礼无所用。——《史记·魏公子列传》

彼虽善事,其用不足称也。——唐· 韩愈《原毁》

其用不足称。——唐· 韩愈《原毁》

灵用不同。——唐· 李朝威《柳毅传》

其用有二。——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用头(用途)

(3) 器用;物质

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资治通鉴》

(4) 又如:用器(器物;使用器物)

(5) 费用,资财

给其食用。——《战国策·齐策四》

多求妄用。——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兵精足用。——《资治通鉴》

裹物之用。——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家常之用。

介词

(1) 因;由

觉见卧闻,俱用精神。——《论衡》

(2) 又如:用逸待劳(以逸待劳);用情(以真实的感情相待)

(3) 凭,拿

何用识夫婿。——《乐府诗集·陌上桑》

高蝉正用一枝鸣。——宋· 洪迈《容斋续笔》

(4) 因,因为

必用此为务。——《史记·货殖列传》

用甲第为国相。——清· 周容《芋老人传》

用此。——清· 方苞《狱中杂记》

(1) 表示结果,相当于“因而”、“于是”

明淫于家,用殄厥也。——《书·益稷》

(2) 又如:用是(因此)

(3) 表示目的,相当于“为了”、“为的是”

朕及笃敬,恭承民命,用永地于新邑。——《书·盘庚下

英文翻译

use, employ, apply, operate; use

方言集汇

◎ 粤语:jung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ung5 [客英字典] jung5 [海陆丰腔] rung6 [客语拼音字汇] yung4 [台湾四县腔] jung5 [宝安腔] jung3 [陆丰腔] jung6 [梅县腔] jung5 [东莞腔] ju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用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余頌去聲開口三等jyungh/jvnqjĭwo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