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板

sān bǎn [ san ban]
注音 ㄙㄢ ㄅㄢˇ

词语释义

古代筑墙﹑坟所用的板,每块高二尺,三板为六尺。 亦作'三版'。即舢板。近海或江河上用桨划的小船。 三级。

词语解释

  1. 古代筑墙、坟所用的板,每块高二尺,三板为六尺。

    《战国策·赵策一》:“ 智伯 从 韩 、 魏 以攻 赵 ,围 晋阳 而水之,城下不沉者三板。” 宋 苏轼 《徐州谢奖谕表》:“百堵皆作,盖僚吏之劬劳;三板不沉,本朝廷之威德。” 清 吴伟业 《清江闸》诗:“石高三板浸,鼓急万夫争。”

  2. 亦作“ 三版 ”。即舢板。近海或江河上用桨划的小船。

    唐 钱起 《江行无题》诗:“一湾斜照水,三版顺风船。” 宋 陆游 《舟中作》诗:“蘧蒢作帆三版船,渔灯夜泊 閶门 边。” 清 郁永和 《采硫日记》卷上:“二十三日乘三板登岸。”原注:“三板即脚板也。海舟大,不能近岸,凡欲往来,则乘三板。至欲开行,又拽上大船载之。”

  3. 三级。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二折:“高如我三板儿的人物也出不得手,强如我十倍儿的声名道着处有。”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筑墙、坟所用的板,每块高二尺,三板为六尺。

《战国策·赵策一》:“智伯从韩、魏以攻赵,围晋阳而水之,城下不沉者三板。”
宋苏轼《徐州谢奖谕表》:“百堵皆作,盖僚吏之劬劳;三板不沉,本朝廷之威德。”
清吴伟业《清江闸》诗:“石高三板浸,鼓急万夫争。”

⒉ 亦作“三版”。即舢板。近海或江河上用桨划的小船。

唐钱起《江行无题》诗:“一湾斜照水,三版顺风船。”
宋陆游《舟中作》诗:“蘧蒢作帆三版船,渔灯夜泊閶门边。”
清郁永和《采硫日记》卷上:“二十三日乘三板登岸。”
原注:“三板即脚板也。海舟大,不能近岸,凡欲往来,则乘三板。至欲开行,又拽上大船载之。”

⒊ 三级。

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高如我三板儿的人物也出不得手,强如我十倍儿的声名道着处有。”

三板的国语词典

小船。或附挂于海船上;或长竹束成,用于近海捕鱼;或首尾置炮,两旁具桨,用以 作战。也作「舢板」、「舢舨」。

三板的网络释义

三板

  • 古代筑墙、坟所用的板,每块高二尺,三板为六尺;另外三板又有舢板的意思;还有三级的意思;股票市场中也有三板市场,全称是“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于2001年7月16日正式开办,一方面为退市后的上市公司股份提供继续流通的场所,另一方面解决原STAQ、NET系统历史遗留的数家公司法人股流通问题,截止至2008年4月,在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股票共83只。
  • 三板造句

    二板和三板的公司是重要的研发者。
    本文建立了复合材料胶接修理金属裂纹板的三板有限元模型;
    其次三板市场不具备融资功能,造成发行制度的缺位,不符合三板市场自身的法律特征。
    以创业板为代表的高估值品种面临较大的回归压力,扩容节奏的加快,尤其是新三板的推出将加速创业板泡沫的破灭。
    国家部门的一位发言人称承认出口管制是造成三板零件供应商重创的直接原因是不正确的。
    三板市场在我国仍是新生事物,其发展完善必然还有很长一段路程要走。
    现阶段,构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思路应是规范和完善主板市场、稳步推进创业板建设、推动代办股份市场向真正的三板市场转变。
    我们可以改做三板模吗?
    我国三板市场交易机制的设计关注的主题包括:交易对象与范围的确定、交易系统的选择、监管机制、上市标准、交易规则等等内容。
    在我国,三板市场的学名叫:代办股份交易系统。
    三板市场功能定位是论文的一个重点,是三板市场制度构建的出发点。
    有鉴于此,本文首先明确了三板市场的法理界定和法律范畴,阐述了完善三板市场法律制度的价值所在。
    三板花边裙。

    汉字详情

    sān [san]
    部首: 105
    笔画: 3
    五笔: DGGG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MM
    四角: 10101

    详细解释

    数词

    (1)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2) 同本义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

    三,数名。——《广韵》

    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

    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

    (3)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月九日重阳节);三学(太学、武学、宗学;或指府学、州学、县学);三衙(三次,三回);三巡(斟茶或酒三次);三休(三顿);三脚猫(比喻虚有其名而无真本事的人);三班六房(明清时地方官署中吏役的总称);三已(谓三度或多次罢官);三五(谓十五天;十五岁)

    (4) 表示多数或多次

    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

    卷我屋上三重茅。——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三思台(胸膛或心脏);三传(指多知古事,有才学的人);三江(长江流经武汉地区附近的主流与支流等众多水道的总称);三汲(多次取水);三反(多次往返);三辟(多次征召);三回五次(多次);三折(多次受挫);三求四告(再三求告)

    (6) 三倍 。如:三耦(二人为耦,三耦则六人)

    名词

    (1) 指历中九宫的第三宫,即东方震位 。如:三五(九宫术谓三生五死)

    (2) 指君、父、师 。如:三尊(三种最受尊敬的人。指君、父、师)

    (3) 指天、地、人 。如:三一(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三才(天、地、人);三元(指天、地、人);三气(指天、地、人之气);三极(三才,天、地、人);三仪(谓天、地、人);三灵(指天、地、人)

    (4) 指三皇 。如: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三五(指三皇五帝);三君(指春秋时鲁国宣公、成公、襄公三国君);三皇五帝(泛指远古时代的帝王)

    (5) 指三颗星

    三星在天。——《诗·唐风·绸缪》

    (6) 又如:三台星(星官名。共六星。两两相比,称上台、中台、下台)

    (7) 哲学用语。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称天地气合而生万物的和气 。如:三一(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三花(道教指人的精、气、神)

    (8) 姓

    英文翻译

    three

    方言集汇

    ◎ 粤语:saam1 saam3
    ◎ 客家话:[梅县腔] sam1 sam5 [宝安腔] sam1 | sam3 [客英字典] sam1 sam5 [客语拼音字汇] sam1 [海陆丰腔] sam1 sam3 [东莞腔] sam1 [沙头角腔] sam1 [台湾四县腔] sam1 sam3 [陆丰腔] sam1
    ◎ 潮州话:san1 sam1 (saⁿ sam)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三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蘇甘平聲開口一等sam
    bǎn [ban]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R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DHE
    四角: 429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反声。《说文》作“版”。本义:片状的木头。后凡施于宫室器用的片状物皆可称板)

    (2) 同“版”。木板

    板,木片也。——《玉篇》

    在其板屋,乱我心曲。——《诗·秦风 ·小戎》

    五板而堵。——《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八尺曰板。”

    一丈为板。——《诗·鸿雁》传

    今一日而三斩板。——《礼记·檀弓》。

    (3) 又如:板舆(由人扛抬的板车。古代老人的一种代步工具);板梯(木板制的梯子);板箱(大车的木板车厢)

    (4) 泛指板状的扁平之物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5) 又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6) 又如:石板;钢板;纸板

    (7) 笏,手板。古代官吏上朝时所执的记事板

    不得奉板中涓,预衣裳之会。——王僧孺《与何炯书》

    (8) 又如:板笏;板书(在笏板上书写奏章)

    (9) 板筑用的夹板

    平板桢。——《左传·宣公十一年》

    (10) 又如:板筑(筑墙,用两板相夹,填土于其中,用杵捣实);板堞(板筑的女墙)

    (11) 印板,印书用的板片。现用“版”

    (12) 又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13) 拍板,中国民族乐器中用来打拍子的板片。也指音乐中的节拍。如:快板,慢板

    (14) 门窗的遮板,如店铺的门板。常作“板儿”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15) 又如:铺子都上板儿了

    (16) 中国民族音乐或戏曲中的强的拍子 。如:一板一眼;一板三眼

    (17) 姓

    形容词

    (1) 呆板,不灵活或少变化

    板者,腕弱笔痴。——郭若虚《图画见闻录》

    (2) 又如:死板;板腐(呆板而迂腐);板人(反应迟钝的人);这张照片照得太板

    动词

    (1) 表情上保持严肃 。如:板着脸

    (2) 结成硬块

    凡种绿豆,一日之内,遇大雨板土,则不复合。——宋应星《天工开物》

    (3) 又如:板田(土壤板结的田);板荒(板结的荒地)

    (1) 私营工商业的财产所有者

    (2) 旧尊称戏剧演员

    英文翻译

    plank, board; iron or tin plate

    方言集汇

    ◎ 粤语:baan2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ban3 [海陆丰腔] ban3 [东莞腔] ban3 [沙头角腔] ban3 [梅县腔] ban3 [陆丰腔] ban3 [客英字典] ban3 [宝安腔] ban3 [台湾四县腔] b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五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布綰刪開上聲開口二等panpranx/pea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