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指多子有多惧之患,富有多事之患,寿有多辱之患。
《庄子·天地》:“ 尧 曰:‘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故辞。’封人曰:‘……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於帝乡。三患莫至,身常无殃,则何辱之有!’” 宋 苏轼 《黄河》诗:“帝假一源神 禹 跡,世流三患梗 尧 乡。”一说,指病、老、死三种祸患。
指君子所忧之三事:不得闻、不得学、不能行。
《礼记·杂记下》:“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
指富贵所招致的三种祸害。
《吕氏春秋·本生》:“出则以车,入则以輦,务以自佚,命之曰招蹶之机,肥肉厚酒,务以自彊,命之曰烂肠之食;靡曼皓齿, 郑 卫 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三患者,贵富之所致也。”
引证解释
⒈ 指多子有多惧之患,富有多事之患,寿有多辱之患。一说,指病、老、死三种祸患。
引《庄子·天地》:“尧曰:‘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故辞。’封人曰:‘……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於帝乡。三患莫至,身常无殃,则何辱之有!’”
宋苏轼《黄河》诗:“帝假一源神禹跡,世流三患梗尧乡。”
⒉ 指君子所忧之三事:不得闻、不得学、不能行。
引《礼记·杂记下》:“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
⒊ 指富贵所招致的三种祸害。
引《吕氏春秋·本生》:“出则以车,入则以輦,务以自佚,命之曰招蹶之机,肥肉厚酒,务以自彊,命之曰烂肠之食;靡曼皓齿, 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三患者,贵富之所致也。”
三患的网络释义
三患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数词
(1)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2) 同本义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
三,数名。——《广韵》
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
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
(3)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月九日重阳节);三学(太学、武学、宗学;或指府学、州学、县学);三衙(三次,三回);三巡(斟茶或酒三次);三休(三顿);三脚猫(比喻虚有其名而无真本事的人);三班六房(明清时地方官署中吏役的总称);三已(谓三度或多次罢官);三五(谓十五天;十五岁)
(4) 表示多数或多次
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
卷我屋上三重茅。——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三思台(胸膛或心脏);三传(指多知古事,有才学的人);三江(长江流经武汉地区附近的主流与支流等众多水道的总称);三汲(多次取水);三反(多次往返);三辟(多次征召);三回五次(多次);三折(多次受挫);三求四告(再三求告)
(6) 三倍 。如:三耦(二人为耦,三耦则六人)
名词
(1) 指历中九宫的第三宫,即东方震位 。如:三五(九宫术谓三生五死)
(2) 指君、父、师 。如:三尊(三种最受尊敬的人。指君、父、师)
(3) 指天、地、人 。如:三一(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三才(天、地、人);三元(指天、地、人);三气(指天、地、人之气);三极(三才,天、地、人);三仪(谓天、地、人);三灵(指天、地、人)
(4) 指三皇 。如: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三五(指三皇五帝);三君(指春秋时鲁国宣公、成公、襄公三国君);三皇五帝(泛指远古时代的帝王)
(5) 指三颗星
三星在天。——《诗·唐风·绸缪》
(6) 又如:三台星(星官名。共六星。两两相比,称上台、中台、下台)
(7) 哲学用语。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称天地气合而生万物的和气 。如:三一(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三花(道教指人的精、气、神)
(8)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am1 sam5 [宝安腔] sam1 | sam3 [客英字典] sam1 sam5 [客语拼音字汇] sam1 [海陆丰腔] sam1 sam3 [东莞腔] sam1 [沙头角腔] sam1 [台湾四县腔] sam1 sam3 [陆丰腔] sam1
◎ 潮州话:san1 sam1 (saⁿ sam)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罗马字 |
三 | 蘇甘 | 心 | 談 | 平聲 | 覃 | 開口一等 | 咸 | 談 | sam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毌
)声。“串”即“毌”(贯)字。本义:担忧,忧虑(2) 同本义
患,忧也。——《说文》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书文止于一者谓之忠,持二中者谓之患,患人之忠,不一者也。——《春秋·繁露》
患货之不足。——《国语·晋语》
患秦兵之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患志之不立。——《世说新语·自新》
何患不能。——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3) 又如:患累(忧患);患御(害怕服兵役);患忧(忧患);患失(生怕失去)
(4) 憎恶;讨厌;厌烦
患,恶也。——《广雅·释诂三》
戊不好学患 申公。——《汉书·申公传》
(5) 又如:患苦(厌恶);患毒(痛恨);患恶(厌恶);患忌(嫌忌)
(6) 苦于
患,苦也。——《广雅》
近日南方赋重,北方患徭多,民困官贫,急宜省事。——《清史稿》
(7) 害病 。如:患肝炎;患麻疹;患重伤风
名词
(1) 祸患,祸害
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书·说命中》
论伦无患。——《礼记·乐记》
此阴阳不适之患也。——《吕氏春秋·重己》
恶为君之患也。——《吕氏春秋·贵生》
无敌国外患。——《孟子·告子下》
为乡里所患。——《世说新语·自新》
为操后患。——《资治通鉴》
用兵之患。
(2) 又如:水患;河患。如:患咎(灾祸);患害(祸害);患祸(祸患)
(3) 疾病;毛病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4) 又如:患子(病人);患处;防患于未然;后患无穷;有备无患;消除后患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am5 [宝安腔] fam5 [梅县腔] fam1 fam5 [东莞腔] fan5 [客语拼音字汇] fam4 [海陆丰腔] fam6 [沙头角腔] fam5 [台湾四县腔] fam5 [陆丰腔] fam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患 | 胡慣 | 匣 | 刪合 | 去聲 | 諫 | 合口二等 | 山 | 刪 | ɣwan | ghruanh/hoan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