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魄

qī pò [ qi po]
注音 ㄑ一 ㄆㄛˋ

词语释义

道家谓人有七魄,各有名目。第一魄名尸狗,第二魄名伏矢,第三魄名雀阴,第四魄名吞贼,第五魄名非毒,第六魄名除秽,第七魄名臭肺。见《云笈七籤》卷五四。

词语解释

  1. 道家谓人有七魄,各有名目。第一魄名尸狗,第二魄名伏矢,第三魄名雀阴,第四魄名吞贼,第五魄名非毒,第六魄名除秽,第七魄名臭肺。见《云笈七籤》卷五四。

    晋 葛洪 《抱朴子·地真》:“欲得通神,当金水分形,形分则自见其身中之三魂七魄。”《金瓶梅词话》第五回:“喉管枯乾,七魄投望乡臺上。”

引证解释

⒈ 道家谓人有七魄,各有名目。第一魄名尸狗,第二魄名伏矢,第三魄名雀阴,第四魄名吞贼,第五魄名非毒,第六魄名除秽,第七魄名臭肺。见《云笈七籤》卷五四。

晋葛洪《抱朴子·地真》:“欲得通神,当金水分形,形分则自见其身中之三魂七魄。”
《金瓶梅词话》第五回:“喉管枯乾,七魄投望乡臺上。”

七魄的国语词典

道教谓人身有三魂七魄。参见「三魂七魄」条。

七魄的网络释义

七魄 (国产3D动画《侠岚》系列中的团体)

  • 七魄,是国产三维动画《侠岚》系列中的原创虚拟团体。名字原型出自“七魄”。
  • 七魄为7个比五败高等的零,分别为:假叶,逝炎,鬼爪,柱纹,胄,鼠尾,斑狼。
  • 七魄的翻译

    英语: seven mortal forms in Daoism, representing carnal life and desires, contrasted with

    七魄造句

    人有三魂七魄,主宰人的七情六欲,决定人的生死天命。
    可被林猛中间加一杠子,吕静就成仙女了,望一眼三魂少了七魄不说,还激发起半老衰翁的原始冲动。
    倾余生成全个情深不寿,至少够勇气被嗔痴左右,试想轮回红尘青丝白骨黄泉一切永无止休,三魂七魄都因你极尽温柔。
    上古邪神,诅咒人族,使其始得七魄之根;时有魔族问世,制御七魄乃立三魂。
    七魄为人身中之浊鬼,每每于月朔、月望、月晦之夕在人身中流荡游走,招邪致恶。
    皇天在上,我林寒对天盟誓,十年后,我和李振决一死战,正我道心,如若失败,我愿放弃仙道,自毁三魂七魄消散在天地间。
    缁衣,皂目,乌刀,玄雾,缁衣肃煞慑七魄,皂目森冷惊三魂,乌刀平地斩鬼怪,玄雾冲天噬恶神。
    千年后的崔宇,在招魂塔的帮助下,终于重聚三魂七魄,在一个平凡的小村落——草帽村呱呱坠地。
    想到这里,他将正道和魔道功法中关于修炼三魂七魄的内容摘选出来;然后开始反复推敲起来。
    这山崖虽然陡峭,但林渊手脚并用,加上圣力的运用,很快便往上攀了十余丈,到了千山雪所指的位置,他往右边一看,一处险隘的石缝中,果然长着一株七魄花。
    它一旦扑向我,我左右两侧的七魄和裸僵迅速左右夹击而来,再加上我这个东道主旁敲侧击,以此形成关门打狗之态势,使魔僵进退不能,唯有等死。
    对此残阳如血江天浩瀚,欲问归来鸿雁战讯可传,收得焚予故人遥祝魂安,再约清平江山天人共看,合:四方征鼓已歇七魄可安,八千里路云月三途路返,身经百战共老尘沙几番,长歌当哭墨染史册书丹。
    我大口喘气,好不容易松了口气,原来黑影不是什么鬼怪,是住在我们一个院的山财叔,这一惊差点没被吓的三魂出窍,七魄离体。
    三法王冷不防教主大发雷霆,惊得走三魂,失七魄,扑通一声,俱都跪地,惶惧道“属下无能,恳请圣教主息怒,准许属下立功赎罪。
    于她是解脱,一眼不过瞬间。于他是惩罚,一眼将是万年。三明七暗,十点星芒,当是她的三魂七魄,在曾经的夫婿跟前化为虚无。从此不见,再不相见。叶素衣,陌天行。寂月皎皎。
    段天琪灵魂尽失三界之后,三魂七魄被夔沌捕获,夔沌口含“时空封印石”。
    化三魂七魄修炼内丹,妄求白日飞升,与天同寿。
    叵耐我与诸位不同!你们神魂入了封神台后,遗骸尽都化为灰灰或腐朽消散,无有牵挂,是以三魂七魄完备。
    所诛者,皆罪不容赦,在生孽造无极,故得至重恶果,三魂七魄,打散不入于轮回,天之极刑,亦不轻施者。
    素步纱衣勾带起我的三魂七魄,心中俨然悄无声息为你占据。

    汉字详情

    [qi]
    部首: 105
    笔画: 2
    五笔: AGN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U
    四角: 40710

    详细解释

    数词

    (1) (指事。从一ㄣ。画以纪数。本义:六加一的和)

    (2) 同本义

    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斜出也。——《说文》

    其数七。——《礼记·月令》

    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汉书·律历志》

    七主星。——《大戴礼记·易本命》

    七日得。——《易·既济》。虞注:“震为七。”

    凡攻木之工七。——《周礼·考工记》

    有子七人。——《诗·邶风·凯风》

    (3) 又如:七宝(佛经上指金、银、琉璃、砗磲、玛璃、珍珠、玫瑰);七出(旧指休妻的七种理由:无子,淫泆报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七年;七秩(七十大寿);七雄(指战国时秦、韩、魏、楚、燕、齐、赵七国)

    (4) 七次 。如:诸葛亮七擒孟获。

    名词

    (1) 文体名。亦称七体,骚体的一种 。如:七体(沿袭汉·枚乘《七发》而成的一种文体;汉·傅毅有《七激》,刘广有《七兴》,曹植有《七启》,张协有《七命》)

    (2) 旧时人死后每七天为一祭,直到四十九天为止 。如:头七,二七。

    (3) 姓(明代有七希贤)

    英文翻译

    seven

    方言集汇

    ◎ 粤语:cat1
    ◎ 客家话:[梅县腔] cit7 [台湾四县腔] cit7 [客英字典] cit7 [客语拼音字汇] qid5 [海陆丰腔] cit7 [宝安腔] cit7 [沙头角腔] cit7 [陆丰腔] cit7 [东莞腔] cit7
    ◎ 潮州话:cig4 【揭阳】cêg4 (chhik 旧时:chhit)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親吉質A入聲開口三等眞Atsʰĭĕtchit/cit
    [po]
    部首: 903
    笔画: 14
    五笔: RRQ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AHUI
    四角: 2661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鬼,白声。从鬼的字,常与灵魂、鬼怪有关。本义:阴神,迷信的人指依附于人的身体而存在的精神)

    (2) 同本义,有别于可游离于人体之外的魂

    魄,阴神也。——《说文》

    人生始化曰魄。——《左传·昭公七年》。注:“形也,既生魄,阳曰魂。疏:附形之灵为魄。”

    其魄兆于民矣。魄意之精也。——《国语·晋语》

    魄也者,鬼之盛也。——《礼记·祭义》。注:“耳目之聪明为魄。”

    忽魂悸以魄动。——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魂魄(迷信者指附在人体内可以游离出去的精神);心魄(心灵);丧魂落魄;魄荡魂飞(魄散魂消、魄散魂飞等都形容惊恐万状);魄心(灵魂)

    (4) 引申为人的形体

    人之精气曰魂,形体曰之魄。——《太平御览》引《礼记外传》

    (5) 精神;气质;神气 。如:魄虑(神思,意念);魄光(喻人的精神)

    (6) 精力;胆识 。如:气魄;体魄

    (7) 通“霸”。月出月没的微光

    惟三月哉生魄。——《书·康诰》

    月未望则载魄于西,既望则终魄于东。——《法言·五百》

    (8) 又如:魄蜍(传说月亮中的蟾蜍);魄宝(魄渊。月亮);魄兔(传说中指月中的兔)

    (9) 通“粕”。糟粕,酒滓

    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庄子·天道》

    英文翻译

    vigor; body; dark part of moon

    方言集汇

    ◎ 粤语:bok3 paak3 tok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ak7 [东莞腔] pak7 [海陆丰腔] pak7 [梅县腔] pak7 [台湾四县腔] pak7 [陆丰腔] pak7 [宝安腔] pak7 [客语拼音字汇] pag5 [客英字典] pa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九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他各鐸開入聲開口一等thaktʰɑ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