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 zhě zhūn zhūn,tīng zhě miǎo miǎo
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藐藐:疏远的样子。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形容徒费口舌。
yōu guó yōu mín
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yí xiào zuò zhōng
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同“移孝为忠”。
sān jiǔ zhī wèi
三:三公;九:九卿。指官位很高的人。
yì tóng fǎn zhǎng
见“易如反掌”。
guó bù jiān nán
国步:国家的命运。国家处于危难的境地。
pí lǐ yáng qiū
皮里:内在;阳秋:即春秋;因晋简文帝之母名阿春;晋人避讳;改“春秋”为“阳秋”;春秋:即春秋笔法。对人物、事件的褒贬不在表面而在内里。
qiè fáng yǒng zhàn
小心设防,勇敢出战。
fǎn mù chéng chóu
反目:翻转眼皮;以白眼珠瞪人。反眼相看成为仇人;指夫妻不和闹得很僵;以致互相成为仇人。也指其他原来关系非常亲密;相处十分要好的人;矛盾激化;互相对立。
qù qí wú rén
阒:空。指空荡荡,没有一人。
sān mìng ér fǔ
旧是指官职步步上升,态度也愈加谦虚。
bù zhì jìn shì
栉:梳头。不绾髻插簪的进士。旧指有文采的女人。
bāo yī bó dài
亦作“褒衣博帶”。亦作“裒衣博帶”。宽衣大带。古代儒者的装束。《淮南子·氾论训》:“古者有鍪而綣領而王天下者矣……豈必襃衣博帶,句襟委章甫哉?”《汉书·雋不疑传》:“ 不疑 冠進賢冠,帶櫑具劍,佩環玦,襃衣博帶,盛服至門上謁。” 颜师古 注:“襃,大裾也。言着襃大之衣,廣博之帶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杂记》:“ 韋承貽 咸光 中策試,夜潛紀長句於都堂西南隅曰:‘褒衣博帶滿塵埃,獨上都堂納試迴!’”《明史·张士隆传》:“夫裒衣博帶之雅,孰與市井狡儈之羣。” 清 黄遵宪 《续怀人诗》:“襃衣博帶
qī kǒng bā dòng
yī diē bù zhèn
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同“一蹶不振”。
sù rán shēng jìng
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同“肃然起敬”。
gōng zhèng bù ē
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
yǐ yī jǐng bǎi
警:警戒;警告。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
guǎ lián xiǎn chǐ
寡、鲜:少;廉:廉洁;不贪污;耻:羞愧;羞耻。原指不廉洁;不知耻。现指没有操守;不知羞耻。
shǒu fēn ān cháng
信守本分,安于故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