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脸

xiào liǎn [xiao lian]
繁体 笑臉
注音 ㄒ一ㄠˋ ㄌ一ㄢ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笑脸,笑脸儿 xiàoliǎn,xiàoliǎnr

(1) 带笑的脸庞

处处有笑脸
smiling face

引证解释

⒈ 含笑的面容。

唐骆宾王《扬州看竞渡序》:“是以临波笑脸,艳出浦之轻莲;映渚蛾眉,丽穿波之半月。”
元无名氏《碧桃花》楔子:“我擎着箇笑脸儿将他廝问候,他陪着箇小意儿和咱相趁逐。”
茅盾《子夜》十五:“这旋涡也平息了,笑脸的女管车们登场,挨家挨户告诫那些惊惶的‘小姊妹’。”

笑脸的国语词典

带笑的面容。唐.李峤〈桃〉诗:「山风凝笑脸,朝露泫啼妆。」《文明小史.第三九回》:「那女人听了,不但不怒,而且笑脸相迎。」也作「笑容」。

笑脸的网络释义

笑脸 (谢东演唱歌曲)

  • 笑脸是一首由富钰作词,陈翔宇谱曲的民谣。谢东在1993年因演唱《笑脸》而走红歌坛,歌曲时长4分20秒,收录于专辑《笑脸·一路等候》。
  • 笑脸 (汉语词话)

  • 笑脸,指含笑的面容。
  • 笑脸造句

    公园里的荷花,有的绽开了笑脸,有的含苞欲放,美丽极了。
    炽烈的篝火映红了同学们的笑脸。
    红彤彤的篝火映红了同学们的笑脸。
    她有最飘逸的秀发,最清澈的眼睛,最可爱的笑脸,最动人的舞姿,最甜美的歌声。
    她纯真的笑脸给全班同学带来了欢乐。
    连续下了几场暴雨之后,或许太阳公公会露出灿烂的笑脸。
    今天他正襟危坐,和平日嘻皮笑脸的样子判若两人。
    我喜欢金色的秋天,喜悦的笑脸洋溢在农民伯伯的脸上。
    朱唇皓齿俏佳人,甜蜜的笑脸和曼妙身体一样重要。
    孩子们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就像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蕾。
    同学们的笑脸好像绽开的花朵。
    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占据了整个大屏幕。
    再嬉皮笑脸的,我就对你不客气!
    流氓们向她招手,嘻皮笑脸地说些不三不四的话。
    那些奇花异草朝人们绽开了笑脸,让人们充满好心情。
    对方突然发动笑脸攻势,居心叵测,我们得小心提防。
    孩子们的笑脸犹如盛开的桃花一般。
    幼儿园里随处可见孩子们纯真的笑脸。
    春天到了,一朵朵鲜花绽开了笑脸。
    篝火熊熊,映红了同学们的笑脸。

    汉字详情

    xiào [xiao]
    部首: 624
    笔画: 10
    五笔: TTD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HK
    四角: 888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竹,从夭。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字或从竹,从夭。本义:因喜悦开颜或出声)

    (2) 同本义

    笑,喜也。——《说文》。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也。 李阳冰刊定说文从之。”

    竹为乐器,君子乐然后笑也。——《字林》。朱骏声曰:“此字古皆从犬,本义犬狎人声也。从犬,箾省声。”

    一握为笑。——《易·萃》

    载笑载言。——《诗·卫风·氓》

    言笑晏晏。

    两小儿笑曰。——《列子·汤问》

    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论语·宪问》

    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笑而止之。——《列子·汤问》

    笑而不顾。——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笑唏唏(笑嘻嘻);笑咍咍(大声地笑);笑浪(无拘束地大笑);笑面夜叉(外貌和气、心地狠毒的人)

    (4) 讥笑;嘲笑

    顾我则笑。——《诗·邶风·终风》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上》

    (5) 又如:笑端(笑柄);笑骂从汝(我行我素,不顾他人饥笑责骂);笑弄(讥笑;嘲弄);笑侮(嘲笑戏弄)

    (6) 玩笑;逗乐

    勿以为笑。——《诗·大雅·板》

    (7) 又如:笑嗷(喜笑;玩闹);笑乐院本(戏曲演出在正戏前加演的小戏);笑耍头回(宋元时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先讲一个小故事作引子)

    (8) 喜爱;羡慕 。如:笑眼传心(相视而笑,以目传情);笑悦(欢笑喜悦);笑叹(可笑可叹)

    (9) 比喻花朵开放

    露浓晞晚笑,风劲浅残香。——唐太宗《赋得残菊花》

    (10) 又如:笑笑(花盛开的样子);笑靥金(菊花的别称)

    英文翻译

    smile, laugh, giggle; snicker

    方言集汇

    ◎ 粤语:siu3
    ◎ 客家话:[宝安腔] siau5 [陆丰腔] siau5 [客语拼音字汇] seu4 xiau4 [台湾四县腔] siau5 seu5 [客英字典] siau5 [海陆丰腔] siau5 [东莞腔] siau5 [沙头角腔] siau5 [梅县腔] si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五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liǎn [lian]
    部首: 444
    笔画: 11
    五笔: EWGI
    五行:
    仓颉: BOMM
    四角: 78219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佥( qiān)声。古代表示人的整个面部用“面”。“脸”字在魏晋时期才出现,只表示两颊的上部,到了唐宋时期,口语中才用“脸”表示整个面部。本义:两颊的上部)

    (2) 同本义

    蛾眉与曼脸,见此空愁人。——吴均《小垂手》

    满面黄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白居易《昭君怨》

    头圆筋骨紧,两脸明且光。——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

    (3) 又如:脸蛋(脸的两旁部分);脸巴子(面颊);脸上(面颊之上)

    (4) 脸面,人头的前部,包括下巴、嘴、鼻、颊、眼,且通常包括前额

    脸波春傍窈娘堤。——白居易《天津桥》

    你看你的脸…尽是血,我都不认识你了。——曹禺《雷雨》

    (5) 又如:脸脑(面孔);脸帕(洗脸巾);脸道(脸面,面容);脸庞(脸面形状轮廓);脸谱;脸相;脸模子;脸貌。又指情面;面子

    婆惜也不曾睡着,听得 宋江骂时,扭过身回道:“你不羞这脸!”——《水浒全传》

    (6) 又如:没脸见人;赏脸;丢尽了脸

    (7) 指某些物体的前部

    东西房全是敞脸的,是存车的所在。——老舍《骆驼祥子》

    (8) 又如:鞋脸;城门脸;脸戏儿(鞋面子);脸壳子(方言。喻指虚伪的表面);门脸儿(城门附近的地方;商店的门面)

    (9) 脸色;脸上的表情

    谁知你转背儿著他人也,又另是一样脸。——清· 吴骞《扶风传信录》

    (10) 又如:急赤白脸(心里着急,脸色难看);哭丧着脸;涎着脸;绷脸

    英文翻译

    face; cheek; reput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lim5

    宋本广韵

    笑脸的同拼音词语